王躍
八一廠著名導演嚴寄洲6月21日凌晨在北京病逝,享年101歲。得知嚴老去世的消息,我的心情久久難以平靜。我與嚴老相識于2000年伊始,當時他老人家已經(jīng)83歲高齡,他給我講述了許多有關(guān)他的人生故事。如今老人仙逝,我把他的人生經(jīng)歷簡要地梳理一下,分享給熱愛他的觀眾朋友們。
嚴寄洲是江蘇常熟人,少年時代曾夢想當一名畫家,把桑梓“小橋流水人家”的大好風景通過自己的畫筆展示給世人。就在這期間,上海某電影公司走進了這座半封閉的江南小鎮(zhèn),以這里的自然山水、古城老宅為背景,拍攝武打片。正在“背著書包上學堂”的嚴寄洲又開始對電影這門新鮮藝術(shù)癡迷,聽說拍電影的來了,寧可逃學、餓飯,也要跑到拍攝現(xiàn)場看個究竟。初中畢業(yè)后,由于家境衰落,他交不起蘇州美專的昂貴費用,畫家夢也隨之成為泡影,不得不來到大上海謀生,成為世界書局的一名月薪12塊法幣的練習生。
大都市看電影方便,嚴寄洲常常利用工作之余走進廉價電影院,觀看了大量的中外影片。他在欣賞電影故事情節(jié)的同時,琢磨其中的藝術(shù)技巧,并收集影片故事內(nèi)容資料,裝訂成冊,以備隨手翻閱。此時的嚴寄洲沒有想過自己日后能成為電影導演,甚至是著名大導演,他只想努力工作,爭取提職做~個月薪20多塊法幣的職員,這樣就能多看幾場電影了。然而好景不長,“淞滬抗戰(zhàn)”的槍炮聲又一次使他的美好前景化為泡影,他失業(yè)了。不久,在中共地下黨的關(guān)懷下,已是“上海國民救亡團”成員的嚴寄洲來到了革命圣地延安,并被安排在賀龍師長麾下的120師“戰(zhàn)斗劇社”任教員(導演),從此真正拉開了他藝術(shù)人生的序幕。是年他年僅21歲。
新中國成立后,32歲的嚴寄洲走上了八一電影制片廠導演的崗位。戰(zhàn)爭年代,自己導的是舞臺戲,能否勝任電影導演這一重要職務(wù),嚴寄洲一時有些顧慮。但他初生牛犢不怕虎,積極尋找拍片機會。1 955年,當他推出自編自導的處女作《腳印》后,即刻引起一片嘩然:“這也叫電影?導演就那么好當啊……”賀龍元帥看了這部片子,親自約嚴寄洲談話,鼓勵這位沒有進過藝術(shù)院校的青年導演不要灰心,多看些著名大片、多讀一些有關(guān)導演的理論書籍。同時,八一廠的領(lǐng)導也很支持嚴寄洲的工作。嚴寄洲沒有辜負老首長和廠領(lǐng)導的期望,陸續(xù)拍出了《五更寒》《戰(zhàn)斗里成長》《英雄虎膽》《赤峰號》《海鷹》《哥倆好》《野火春風斗古城》等一批膾炙人口的優(yōu)秀故事片。其中《英雄虎膽》在當年“極左”的情況下,嚴導大膽設(shè)計了一場由著名演員王曉棠飾演的敵人“阿蘭”跳所謂的資產(chǎn)階級探戈舞的戲,為此片增色不少。影片公映后,上座率一路攀高,出口蘇聯(lián)同樣引起了轟動。
敢于擔當、勇于創(chuàng)新,是嚴寄洲拍片的一貫風格?!拔母铩苯Y(jié)束后,他拍攝的故事片《獵字99號》,創(chuàng)造性地把國外的電子音樂運用到影片里。當時人們的思想意識尚未完全擺脫“極左”陰影,有朋友擔心會受到批判,建議嚴導再搞一套交響樂,萬一電子音樂通不過,可馬上替換。但嚴老就是不信這個邪,認為交響樂也是從外國傳進來的,沒什么關(guān)系。1983年,嚴寄洲完成的故事片《再生之地》又一次在國際上贏得好評,且在摩洛哥“第六屆世界和平運動會電影節(jié)”上參展;在國內(nèi)也獲得“金雞獎”5個單項獎和“人道主義”優(yōu)秀影片獎。
他曾對朋友嘆道,如果沒有十年“文革”,自己起碼能夠拍出15部上座率頗高的好作品,來回報廣大觀眾朋友!是的,這時的嚴老已逾古稀之年,有心多拍片,但力有未逮。他導演的收官之作,是1 988年拍攝的《獵豹出擊》。
2005年,在紀念中國電影誕辰100周年的日子里,嚴寄洲被授予“國家有突出貢獻電影藝術(shù)家”榮譽稱號,與黃宗江、陳強、王心剛、秦怡、王曉棠、田華等49名同獲此殊榮的藝術(shù)家們,一起載人中國電影史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