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堅英
【摘要】新課標明確提出,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這意味語文教學本質的回歸,也使語文作文教學的著眼點不僅關注學生的基本知識,更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要把寫作內化到人的身心與品質中去,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情懷,做到“文以載道”。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不但在平時生活中得到熏陶,而且在課堂中感悟素養(yǎng),收到的效果更佳。在課堂中不同的科目培養(yǎng)核心素養(yǎng)也不同,我根據(jù)學生愛好作文的特點,在作文教學中對學生采用多種途徑吸引學生學習,并進行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收到良好的效果。
【關鍵詞】作文 學生 語文 核心素養(yǎng)
【基金項目】本文是廣州市增城區(qū)石灘鎮(zhèn)中心小學規(guī)劃2017年度立項課題201701《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研究》的研究成果。
【中圖分類號】G623.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27-0081-02
新課標明確提出,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這意味語文教學本質的回歸,也使語文作文教學的著眼點不僅關注學生的基本知識,更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要把寫作內化到人的身心與品質中去,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情懷,做到“文以載道”,而這正是作文教學的終極目標。
一、以素材為導線,感受美的熏陶
每一次作文前,都要學生做好寫作的準備,搜集資料,以備在課堂中有話可說,有材料可寫,從中使思想升華。如:讓學生深入生活,參與社會中各種有益的活動,在實踐中挖掘美的素材,接受美的熏陶,提高審美能力,激發(fā)寫作動機。
首先組織活動,激發(fā)情感。每一個學生都喜歡看影視片,我就組織學生到電教室觀看愛國主義的影片,然后開展影評征文活動?;顒娱_展以后,全班學生反映強烈,大家都被影片中的愛國人士的精神所感動,一篇篇感人的佳作出來了,大家互相閱讀著,交談著,熱火朝天。
其次活動要有思想性。在組織趣味活動的同時,還要開展有益于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的思想教育活動。如:捐錢助人活動。組織學生自愿捐錢,幫助農(nóng)村的一位貧困殘疾老人,了解并記下老人的生活情況。組織學生在清明節(jié)到烈士墓前瞻仰,緬懷先烈。這些活動不僅培養(yǎng)了學生愛英雄、愛祖國、助人為樂的高尚品德,還為學生提供了大量的寫作素材。之后學生寫出了《愛心》、《烈士墓前》等許多內容豐富的作品。
二、以生活為契機,表達思想的內涵
作為教師,在作文教學中不僅要引導學生挖掘寫作素材,更要引導學生提高認識,挖掘深刻的生活內涵,準確的表達生活的積極意義。就中年級開始接觸寫作,就要求學生寫什么,怎么寫,為什么要這樣寫。寫作目的明確,文章的立意就更鮮明,表現(xiàn)出的主題思想就更健康。如一位學生在寫自己喜歡的一個人,他是這樣寫的:“我是一個沒有媽媽的孩子,爸爸平時不關心我,每天很早出差到深夜才回家,只有奶奶陪著我。我不喜歡爸爸,也因此無心上學,經(jīng)常逃學。想不到有一次爸爸居然很早就回來了,原來那天是我的生日,爸爸買了生日禮物送給我,并告訴我是因為忙,平時很少的關心我,請原諒。我聽了,眼淚不由自主的流下來了,知道自己錯了,錯怪了爸爸,爸爸這樣的忙碌,都是為了我的生活過的更好些。從此我對爸爸的態(tài)度改觀了,不但尊敬爸爸,而且努力學習,成績提高了很多,我非常感謝我親愛的爸爸?!庇纱丝梢姡@位同學在明確寫作目的過程中,自己對這件事的認識也提高了,思想進一步升華。
三、以個性為亮點,發(fā)揚好的精神
在每個學生的心靈空間,都有他自己的不同看法,包括在社會中的所見所聞,我都要求學生將自己的感受用文字表達出來,每天寫點滴的內容,發(fā)揚好的精神。在人教版語文第十二冊里的一篇習作里,要求寫一個人,同學寫的題材多樣,都能寫出自己的真實感受。有位同學以《父親》為題,寫的是:“在換界選舉中,在村里選拔干部,父親當上了村委主任的候選人,他和其他的人一樣,都是在努力做一些對村民有貢獻的事,爭取得到更多人的擁護,得到更多的支持,所以我深深的感到要想成功,就必須付出辛勤的汗水,多為村民辦實事。但也看到有一些不好的現(xiàn)象,那些人拉幫結派,搞出很多不利于村民的事情,討厭這種做法。同時我更加尊敬自己的父親,佩服父親的那種為人民服務的精神。”我看完后覺得這同學的思想覺悟也挺高的,能夠通過自己的所見所聞,把自己的感受寫下來。所以,不同的社會現(xiàn)象,有著不同的社會觀念,作為教育者,更加要注意正確的引導學生,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思想,只有這樣,才能培養(yǎng)出新一代的接班人。
四、以點評為突破,強化真情效果
作文評講不但是寫作知識,寫作技能的總結和補充,也是思想教育的重要步驟。就小學生來說,他們天真無邪,作文中往往流露出真情實感,教師可通過作文抓住其思想狀況,引導他們做人。如一位學生在《我的媽媽》一文中寫到:“我的媽媽是一位中學老師,今年教初三,不論白天還是夜晚,都給學生上課,復習,根本顧不上我的學習和生活。爸爸又在外地工作。而我的成績又特別差,班里的同學都嫌棄我,說這說那,我覺得我的生活太沒有意思了。”對于一篇格調低沉、認識錯誤的習作,教師在評改中只注意文詞,不講究思想性,就不利于學生成長了。因此我在作文評講課上讓大家討論文中的觀點,同學們紛紛發(fā)表自己的見解:“關心體貼父母是我們的義務,面對困難和不幸不能悲觀失望,應該正確對待生活的坎坷和挫折,要在逆境中鍛煉自己的意志”,然后我又講了保爾,張海迪等在逆境中成才的感人故事。講著,講著,我發(fā)現(xiàn)小作者面有愧色,眼里再沒有暗淡的色彩,重新閃現(xiàn)出希望的光芒。課后,我又組織學習小組幫助他補習功課,樹立學習信心,這樣,他的學習進步很快,而且積極的做家務,不用媽媽操心了,讓媽媽專心工作。我看到這里,心里感到很欣慰。
總之,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發(fā)展培養(yǎng)與寫作訓練都要有生動活潑的人、事、物作基礎,他們就像一隊連體兄弟,彼此相互依存,互相幫助。所以,我們在對學生進行寫作訓練的過程中,一定要重視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這是素質教育的需要,也是作文訓練的靈魂。
參考文獻:
[1]玄麗彥.提升農(nóng)村學生語文素養(yǎng)之我見[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1年21期
[2]牛建國.語文素養(yǎng)的提高貴在培養(yǎng)習慣[J];快樂閱讀;2011年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