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高淡
【摘要】文言文內(nèi)涵豐富多彩、博大精深,對于小學生而言學習起來有較大難度。筆者認為要采取多種教學手段讓學生對文言文產(chǎn)生興趣,消除對文言文的畏難心理,引導學生主動去接受文言文,做一個積極的文化傳承者和創(chuàng)造者。
【關(guān)鍵詞】興趣 文言文 小學語文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38-0053-01
文言文,作為承載中華民族數(shù)千年文化的書面語言表達形式,其內(nèi)涵豐富多彩、博大精深。但由于小學生一直學習的是現(xiàn)代白話文,在詞語、句式、說法方式等方面都與古典風格的文言文格格不入,學習起來有相當大的難度,盡管小學語文課本從五年級才出現(xiàn)文言文,并且數(shù)量極少,但不少學生反映“學習難度大、不好學、學不好”,這種心理無疑也影響到學生對語文學習的積極性。
如何才能讓學生愛上文言文?我認為還得從“興趣”入手,因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學生對文言文產(chǎn)生興趣,才能減弱或消除對文言文的畏難心理,主動去接受承載“中華文明”的文言文,做一個積極的文化傳承者和創(chuàng)造者。
一、借用故事,化繁為簡
文言文雖然難懂,但每一個文言文都是一個很好的歷史故事。在教學中可以利用文言文中的成語典故、寓言故事,將課文理解難度“白話文化”,化繁為簡、化難為易,減弱學生對文言文的畏難心理,并借助故事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增強學生對文言文的理解深度。
我在教學《楊氏之子》時,就先給學生講述了“楊氏之子”的故事,然后讓學生根據(jù)故事來理解課文,并對課文進行自己理解的翻譯。最后我發(fā)現(xiàn),效果很明顯,除了幾個難理解的字詞學生不能對應(yīng)翻譯外,其他的都能對應(yīng)故事進行翻譯,學生不僅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而且從中品嘗到解決學習成功的快樂。
二、組織活動,提高樂趣
合作學習是新課改倡導的學習方法。對于小學生一時難以接受的文言文,我們可以在課堂上組織學習活動,把文言文與活動進行有機融合,比如開展文言文對話、文言文朗讀比賽等,通過活動有效分解文言文的理解難度,激發(fā)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
在教學《兩小兒辯日》一課時,看到學生記憶的“有氣無力”,我就轉(zhuǎn)變單獨背誦記憶的傳統(tǒng)方法,采取活動記憶法:讓學生分小組分批次進行“小兒、孔子”角色扮演,然后用課文原話進行對話表演?;顒娱_展后,學生“玩”的是不亦樂乎,搖頭晃腦,宛如古人,在最后班級表演時,大多數(shù)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做到了熟背入流,對于他人的問話,也能脫口而出?;顒拥膶W習方式,不僅能有效提高學生學習興趣,還能提高學習效率,實現(xiàn)樂學、優(yōu)學。
三、引導誦讀,激發(fā)興趣
新課標提出:“注意通過詩文的聲調(diào)、節(jié)奏等體味作品的內(nèi)容和情感?!毙W生喜歡誦讀古詩,就是很好的例證。這種方法也能用在文言文的教學中。反復誦讀文言文,不但可以幫助學生熟悉文言文內(nèi)容,理解文言文的內(nèi)容,而且還能讓學生在文章耳濡目染中,潛移默化地受到文言文蘊含的故事與哲理的熏陶和感染。
在學習《伯牙絕弦》,我就組織學生進行誦讀:“伯牙/善/鼓琴,鐘子期/善聽……”。伴隨著古典式的背景音樂響起,師生一起搖頭晃腦、聲情并茂的朗讀;師生配對朗讀、分角色朗讀、分組齊讀、男女賽讀等,形式多樣的誦讀讓學生對“伯牙絕弦”由生澀變得流暢、由不通變得神會。學生在課下也不由自主地用“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善哉,洋洋兮若江河!”進行對話。文言文用于生活,這就是產(chǎn)生濃厚興趣的表現(xiàn)。
四、善加講解,增強信心
小學生為什么不愛學文言文?究其原因就是文言文與現(xiàn)代白話文相比,難讀懂、難理解,從而對文言文的學習失去自信,沒有學習的自信,何來學習的興趣。所以,教師在教學文言文時,要強化講解功能:第一要給學生講清楚文言文并不可怕,讓學生先入為主明白“古詩也屬于文言文,在幼兒園已經(jīng)開始學習了”,消弱學生對文言文的抵觸情緒,增強文言文的親近感;第二要對學習的文言文進行科學的解釋,幫助學生解決文言文字詞翻譯與理解上的“攔路虎”,減輕學習壓力,增強學習信心,提高學習興趣。
在教學《學弈》時,我就先鼓勵學生對課文進行揣讀,引導學生對照課文后面的注釋,大膽揣摸、把握課文的大致意思;學生揣讀過程中,我對學生把握不準、錯誤的字詞進行統(tǒng)計,在班級中進行詳盡講解,幫助學生徹底弄清楚“古文字”的含義。對疑難字詞的解決,我發(fā)現(xiàn)學生非常順利地完成了對課文的翻譯,首次對文言文失去了“害怕”情緒,學習的信心和興趣重新點燃并愈燃愈亮。
總之,對小學生進行文言文教學,我們語文教師一定要采取多元化的教學方式,讓學生愛上文言文,用數(shù)千年的經(jīng)典傳統(tǒng)文化為學生的人生奠基,潤澤生命,促進我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繼承與發(fā)揚。
參考文獻:
[1]陳婷婷.扣開小學生文言文學習興趣之門[J].中小學電教(下),2012,02:132-133.
[2]周恩娜.如何提高小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J].新課程(小學),2014,07: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