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玉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27-0058-02
識字是提高學生語言能力,增加文化底蘊,學會科學探究的開始。教師要通過精心選擇教學內容,重視培養(yǎng)學生識字能力,采用豐富的識字方式來增強學生識字的主動性,進而提高學生的識字量。教師要給學生創(chuàng)設輕松快樂的識字氛圍,通過趣味性的識字方式,選擇學生喜愛的學習內容來引導學生識字。教師別具一格的教學方式會促進學生自主比較,積極分析,主動地實現知識的遷移,在無形中掌握方法,提高語文核心素養(yǎng),傳承文化。
一、科學選擇識字內容,增加識字興趣
教師要給小學生提供一些適合他們的識字內容,關注識字內容的趣味性、知識性、教育性。教師可以借鑒傳統(tǒng),利用傳統(tǒng)的《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來引導學生識字。因為這些都是經典的傳統(tǒng)文化,其中包含了中華民族的精髓,不僅可以幫助學生識字,而且還有很好的教育意義。這些經典文化讀起來朗朗上口,隔句押韻,語調和諧,達到提高了小學生識字的趣味性。如《三字經》中“頭懸梁,錐刺股,彼不教,自勤苦,如囊螢,如映雪,家雖貧,學不輟?!苯o小學生講訴了讀書者的勤奮和刻苦,在無形中培養(yǎng)了小學生的閱讀主動性,使小學生可以產生學習的動力。《百家姓》中的“趙錢孫李,周吳鄭王,馮陳褚衛(wèi),蔣沈韓楊……”就是通過平平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的隔句押韻的方式來增強閱讀的節(jié)奏感,進而使小學生可以產生閱讀的動力。小學生的記憶能力是超強的,他們通過閱讀這些經典傳統(tǒng)文化,就會在不斷的積累中產生興趣,了解字形和字義,進而熟記漢字,達到“潤物細無聲”的作用。
二、關注識字能力培養(yǎng),課堂有的放矢
戴汝潛曾經撰文說:“民族文化素質問題說到底是識字水平問題?!笨梢娮R字對于一人個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重要性。教師在培養(yǎng)學生識字能力的時候要注意采用寓教于樂的方式。教師可以采用“加減部首”的方式帶領學生識字:一個漢字減去它的部首,再加上一個新的部首。例如“明”字,學生可以減去它的部首,再加上一個新部首變成“陰”字;“悄”可以變成“哨”;“襯”可以變成“村”。一減一加大大增加了學生識字的主動性,他們會積極地進行漢字的識記和背誦。教師還可以帶領學生玩“開心大轉盤”的游戲:教師提前做好一個大轉盤,轉盤分為兩個圓圈,內圈是“偏旁部首”,外圈是“聲旁”,學生在課堂上通過轉動轉盤的方式來使指針停留在一個偏旁上,之后尋找外圈中哪些字可以與這個偏旁構成一個新字,學生說的越多越好。例如學生轉動的指針停留在“三點水旁”上,通過對外圈的尋找,學生會找到“清、海、湖、泊、江、流、溜、波、濤”等字,快樂地學習漢字。學生會迫不及待地去轉動轉盤,看看不同的偏旁和部首會與其他的字組成哪些新字,增加了學生識字的主動性。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去說一說漢字的結構,哪些字是上下結構的,哪些字是拼字結構的,哪些字是品字結構的。這樣在交流中,學生就會認識到品字結構的字有:森、晶、眾等。識字過程中,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通過繪畫和猜測的方式來進行識字。因為漢字有很多都是象形字,比如:水、日、田、火等等,繪畫調動了學生的興趣,也會使學生了解漢字的書寫特點,達到強化記憶的效果。
三、識字方法豐富多樣,重視寓教于樂
教師引導學生識字不應是千篇一律的讀、寫,那樣會使小學生感覺到枯燥、無聊。教師可以采用歸類識字的方法來指導小學生認字,很多字都是具有共同特征的。比如“狗、豬、狼、猴”這些字都與動物有關,所以他們的偏旁都一樣;還有“把、推、扔、提”都與手有關,它們的偏旁也一樣。這是從他們的意義上來劃分的。如果從漢字的外形來看,把形近字歸類,那么“請、情、清、晴”等則可以歸到一類,它們雖然都包含了一個“青”字,可以說是形近,但是不同的偏旁表示不同的含義,“請”與語言有關;“情”與情感有關;“清”與水有關;“晴”與天氣有關。教師將這些形近字放在一起指導學生歸類,會促進學生強化記憶,更深刻地理解漢字,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
四、積極比較相互對比,關注漢字讀音
在小學生識字過程中,教師要善于采用比較的方式來引導學生通過比較和對比的方式來掌握漢字。比較中學生可以了解每一個漢字的特點和讀音,進而可以更好地學習漢字。教師組織學生比較漢字的時候可以通過給學生提供同音字和多音字的方式來鼓勵學生比較。這些字具有一些共同的特點是學生容易混淆的。教師帶領學生進行比較和對比,會促進學生掌握漢字特點,進而正確的學習漢字。例如教師可以給學生提供同音字:胡、湖、蝴,讓學生在比較中掌握這幾個字。比較中學生會發(fā)現它們的讀音都是相同的,而且都包含了一個“胡”字,當加上三點水的時候就指的是“湖泊”;加上蟲字旁的時候就指的是一種動物,比如“蝴蝶”。比較中學生會形成清楚的認識。同時教師還可以給學生提供多音字鼓勵學生去比較,了解漢字在與不同詞進行組詞的時候發(fā)出的不同讀音。例如“惡”字,可以組詞“惡毒”“惡心”這兩個詞中“惡”的讀音是不同的,它們表達的意義也是不同的。教師給學生提供這樣的多音字鼓勵學生比較會幫助學生更好地認識這些多音字。
總之,教師要關注識字的方式和策略的引導,使小學生可以開心識字,主動識字,這樣小學生就會在無形中感受到漢字的魅力,增強識字的主動性,提高識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