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春蓉,楊森,余文興,唐梓軒,馬瑩,張靜
慢性咽炎是耳鼻咽喉科門診常見病癥之一,好發(fā)于中年人,其中以更年期女性多見,具有治愈率低,療效差,復發(fā)率高的特點。更年期女性伴有難治性咽炎者多表現出程度不等的情緒焦慮,精神緊張等狀態(tài)。這部分患者反復就診于我科,占用大量醫(yī)療資源,但療效較差,導致醫(yī)療資源浪費。為了有效改善這部分患者的病情,提高門診醫(yī)療資源的合理利用,本科對更年期女性伴有難治性咽炎的部分病例進行了研究。
1.1 臨床資料 患者均來自于2014年7月~2017年5月就診于遂寧市中心醫(yī)院耳鼻咽喉科門診的患者。納入標準:①45~55歲女性;②因咽異感、咽部不適反復于耳鼻咽喉科治療1月以上無效且病程3月以上;③咽部檢查可見咽部充血呈暗紅色、咽黏膜增生肥厚、咽后壁淋巴濾泡增生;④并排除慢性扁桃體炎、胃食管返流者、鼻竇炎等疾病;⑤在此之前均未進行更年期綜合癥的相關治療。排除標準:已進行更年期綜合癥的相關治療者,合并有嚴重心腦血管疾病和精神疾病者,其他疾病所致的慢性咽炎表現者。剔除標準:因故中斷治療,無法評定療效者。
1.2 方法
1.2.1 分組與治療 符合本實驗標準的患者126例,將以上標準獲得的病例隨機數字分為治療組(63例)和對照組(63例)。對照組僅給予清咽利嗓的中成藥物藍芩口服液,治療組在給予藍芩口服液的同時給予艾司唑侖(1.5 mg,睡前服)及谷維素(30 mg,口服,tid),療程4周。在治療期間停用其他治療,同時忌煙酒及辛辣刺激食物。
1.2.2 療效評價標準 顯效:用藥2周癥狀緩解,3周后咽部不適癥狀消失,咽部黏膜慢性充血消失,黏膜色澤逐漸紅潤;有效:慢性咽炎患者在用藥4周后,咽部黏膜慢性充血好轉,咽部黏膜色澤趨于正常,咽部不適癥狀減輕;無效:慢性咽炎患者用藥4周后癥狀及咽部體征均無緩解。顯效與有效之和為總有效。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實驗所得數據采用SPSS 19.0 for windows統(tǒng)計軟件進行分析,計數資料用例數(n)表示,計數資料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可發(fā)現在治療過程中治療組較對照組患者總有效率顯著增加,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01),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比較Table 1 Total effective rate comparison of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慢性咽炎是耳鼻咽喉科門診的常見病,多發(fā)病,其病因復雜,臨床表現及癥狀多樣,均表現為黏膜、黏膜下及淋巴組織中的慢性炎癥,是上呼吸道慢性炎癥的一部分。慢性咽炎的病因復雜,包括咽部局部炎癥,臨近組織器官炎癥蔓延影響所致及精神心理因素等[1]。慢性咽炎的治療方法較多,但仍有很大一部分慢性咽炎治療效果欠佳。發(fā)生于更年期女性的慢性咽炎多有治愈率低,治療效果差,反復發(fā)作的特點。研究發(fā)現[2]更年期咽異感癥占門診難治性咽炎的9.5%。
更年期又叫圍絕經期,包括絕經前期、絕經期及絕經后期,是卵巢功能逐漸衰退至最終消失的一個過渡時期。在此期間因人體內性激素分泌減少,將出現一系列軀體及神經癥狀如心煩易怒,失眠多夢,頭暈耳鳴,潮熱盜汗,心慌心悸,情緒異常等,統(tǒng)稱為更年期綜合癥。研究表明約4/5的更年期女性表現出程度不一的更年期綜合癥[3],病情較重者需加以藥物控制癥狀。
隨著人類社會的進步,人們保健意識的增強,更年期女性因慢性咽炎的就診率越來越高,但治療效果卻并不理想。早在1996年已經有研究表明更年期女性伴有慢性咽炎的患者通過心理及更年期藥物治療,可以達到很好的治療效果[4]。周伯榮等[5]發(fā)現更年期女性焦慮抑郁患者約25.4%被診斷為慢性咽炎,而忽略了更年期綜合癥的治療,導致醫(yī)療資源的大量浪費。本實驗通過對就診于本科的更年期女性,且通過單獨清咽利嗓治療效果欠佳的126例患者進行分組實驗。其中實驗組在對照組僅給予咽炎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給予谷維素及艾司唑侖。兩組治療效果表面治療組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01)。通過該實驗我們發(fā)現用藥物控制更年期綜合癥后,患者慢性咽炎的癥狀及體征均得到改善,由此,我們推斷更年期綜合征是導致慢性咽炎反復發(fā)作且不易治療的重要原因之一。
更年期發(fā)生慢性咽炎的病因復雜,發(fā)病機制尚不完全明確。柳慶君等[6]認為,更年期慢性咽炎,咽異感癥的原因并不是局部炎癥,而是神經功能快速退行性變所致的局部感覺異常。所以治療更年期的最佳治療方案是處理神經功能退行性變。艾司唑侖具有鎮(zhèn)靜和幫助睡眠的作用,谷維素有鎮(zhèn)靜及改善植物神經功能的作用,其中谷維素更是更年期綜合癥的一線用藥。本實驗中實驗組加用谷維素及艾司唑侖,改善神經功能后,患者慢性咽炎治療的總有效率明顯提高,應證了更年期慢性咽炎是植物神經功能減退的所致。但從實驗中可以看出,即使給予了更年期綜合癥的相應藥物治療,仍有44.45%的患者無效,說明除了植物神經功能退化,可能仍有其他機制參與發(fā)病,有待于進一步研究明確,以便更好的對此部分患者進行有效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