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進,張薈瑩
前置胎盤即為妊娠28周時,附著在子宮下段、胎盤下緣處,甚至覆蓋整個宮頸內口,其位置顯著低于胎先露部。而該現象的出現,則會在某種程度上引起胎兒宮內窘迫、先兆早產、胎死宮內等問題[1]。鑒于此,擇取本院2017年2月~2017年12月期間診治的40例先兆早產前置胎盤患者為研究對象,觀察先兆早產的前置胎盤患者應用芐羥麻黃堿與硫酸鎂治療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擇取本院2017年2月~2017年12月期間診治的40例先兆早產前置胎盤患者,按照入院日期奇偶數的差異,劃為對照組與試驗組,各20例。對照組患者年齡20~38歲,平均年齡(30.3±3.8)歲;孕周26~35周,平均孕周(29.7±2.5)周;8例初產婦、12例經產婦。試驗組患者年齡20~39歲,平均年齡(30.2±2.7)歲;孕周25~36周,平均孕周(30.2±2.7)周;6例初產婦、14例經產婦。各組患者年齡、孕周等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患者入院時,應禁止施行陰道檢查,采取左側位臥床休息;叮囑患者增加飲水量,增加新鮮瓜果、蔬菜的攝取,保證排便正常;施行常規(guī)治療,即每天吸氧3次,每次30 min;每日肌注沙丁胺醇(上海福達制藥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31022999)和地塞米松(上海北杰集團關東藥業(yè)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2022648),前者每次2.4 mg,每天4次,后者每次6 mg,每天2次;配合葡萄糖、氨基酸和維生素C等合劑治療;抗生素、抗感染治療;密切監(jiān)測患者胎心變化[2]。
對照組患者在此基礎上,給予硫酸鎂(天津藥業(yè)焦作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43974,規(guī)格10 ml/2.5 g的25%硫酸鎂)治療,即4 g硫酸鎂+100 ml 5%葡萄糖溶液,施行靜脈滴注;再將10 g硫酸鎂+500 ml 5%葡萄糖溶液持續(xù)滴注至患者靜脈血管;持續(xù)治療3天后,依據患者癥狀情況終止用藥。
試驗組患者在此基礎上,給予芐羥麻黃堿(廣東先強藥業(yè)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67444,規(guī)格5 ml/50 mg)治療,即將50 mg芐羥麻黃堿+250 ml 5%葡萄糖溶液予以混合,施行靜脈持續(xù)滴注;初次用藥速率應為0.05 mg/min,給藥10 min后可調至1 mg/min,再以分鐘為間隔增加0.05 mg,直至患者無宮縮癥狀出現,且心率在130次/min以上,持續(xù)滴注12 h。停藥前0.5 h,口服芐羥麻黃堿(信東生技股份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C20080023,規(guī)格10 mg/片),每間隔2 h口服1片,次日調至每4小時口服1片,逐天調至每6小時口服1片、每5小時口服1片[3]。
1.3 評價指標 有效:患者妊娠期在37周以上,且胎兒成熟,母嬰均存活;無效:患者出血未達到有效控制,胎兒未成熟,終止妊娠[4]。
1.4 統計學方法 本研究數據均用SPSS 20.0統計軟件處理,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例數(n)表示,計數資料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有效率比較 對照組患者治療有效14例、占比70.00%,無效6例、占比30.00%;試驗組患者治療有效19例、占比95.00%,無效1例、占比5.00%。即試驗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95.00%顯著高于對照組70.00%,數據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4.329 0,P=0.037 4)。
2.2 陰道流血時間、妊娠延長時間、新生兒體質量比較 對照組患者陰道流血時間、妊娠延長時間、新生兒體質量與試驗組數據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各組患者陰道流血時間、妊娠延長時間、新生兒體質量比較(x±s)Table 1 Comparison of disappearance time of mass,abdominal pain and vaginal bleeding in the two groups after treatment(x±s)
2.3 滿意度比較 對照組患者護理總滿意度為80.00%,即非常滿意12例,占比60.00%;滿意4例,占比20.00%;不滿意4例,占比20.00%。試驗組患者護理總滿意度為100.00%,即非常滿意18例,占比90.00%;滿意2例,占比10.00%;不滿意0例,占比0.00%。即試驗組患者護理總滿意度100.00%顯著高于對照組80.00%,數據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4.444 4,P=0.035 0)。
前置胎盤作為妊娠晚期出血主要原因,是妊娠期患者常見并發(fā)癥,好發(fā)于經產婦,個別患者為初產婦。按照胎盤、宮頸內口間的關系,前置胎盤包含完全性或中央性、部分性、邊緣性等幾種。目前,雖然對前置胎盤致病誘因尚未明確,但已知和以下因素存在關聯:①多次妊娠、刮宮和人工流產,致使子宮內膜出現不同程度的損傷,受精卵置入子宮蛻膜時因血液供給障礙,逐步擴大自身胎盤面積,延伸至子宮下段;②受精卵滋養(yǎng)層發(fā)育較慢,使其在未著床狀態(tài)下移至子宮下段,且在此處生長發(fā)育,形成前置胎盤;③母體吸毒、吸煙等行為引起子宮胎盤供血不足,而胎盤為滿足自身生長發(fā)育而造成面積擴大,逐步覆蓋宮頸內口;④由多胎妊娠引起的胎盤面積擴大[5]。
此外,在患者存在前置胎盤現象時,主要癥狀為無誘因無痛性陰道出血。而此現象的成因為子宮增大的情況下,胎盤難以伸展而出現錯位分離,繼而引發(fā)出血。雖然初次流血量相對較少,但隨著子宮下段的持續(xù)伸展,陰道出血呈現反復狀態(tài),且出血量逐次增多,甚至患者出現休克狀態(tài),不僅會增加母體貧血比例,還會引起胎兒缺氧,誘發(fā)胎死宮內的現象[6]。
而先兆早產作為前置胎盤常見并發(fā)癥,是指妊娠期在28周以上,但<38周的胎兒娩出現象,早產兒體質量更是在1 000 g~2 499 g。雖然在醫(yī)療水平逐漸提高的背景下,早產兒生存率得以顯著提高,但其傷殘率仍是醫(yī)療救治的重點。早產判定標準:規(guī)律宮縮,即每20分鐘宮縮次數≥4次或1 h宮縮次數≥8次;宮頸擴張>1 cm,宮頸縮短在80%以上;陰道流血等[7-8]。
硫酸鎂是預防宮縮的常見藥物,可有效延長患者宮縮時間,建議可在胎兒成熟后停用。依據相關資料顯示,在<32周早產兒中,硫酸鎂可顯著降低新生兒大運動腦癱。但是,在硫酸鎂使用中,應對以下事項予以掌握:呼吸頻率>16次/min,尿量>400 ml/d或>17 ml/h,存在膝反射現象,應禁用;若患者存在鎂中毒,則應選擇10 ml 10%葡萄糖酸鈣注射液,靜脈滴注,以此達到解毒的效果[9]。依據本文數據可知,對照組患者治療有效14例、占比70.00%,無效6例、占比30.00%;陰道流血時間為(7.6±1.5)d、妊娠延長時間為(14.5±5.7)d、新生兒體質量為(2491.4±313.6)g;對照組患者護理總滿意度為80.00%,即非常滿意12例,占比60.00%;滿意4例,占比20.00%;不滿意4例,占比20.00%。
芐羥麻黃堿作為腎上腺素β2受體激動藥,能夠和子宮平滑肌處β2受體相結合,以此激活腺苷酸環(huán)化酶,提高其在細胞內的濃度,抑制子宮收縮,確保妊娠繼續(xù)。相較于硫酸鎂藥物而言,芐羥麻黃堿具有抑制宮縮效果強、顯效快、延長孕期、改善循環(huán)等作用,使胎兒能夠有較長的生長發(fā)育時間,繼而增加自身出生體質量,提高生存率[10]。依據本文數據可知,試驗組患者治療有效19例、占比95.00%,無效1例、占比5.00%;陰道流血時間為(5.2±1.2)d、妊娠延長時間為(22.6±6.3)d、新生兒體質量為(2 729.3±322.0)g;試驗組患者護理總滿意度為100.00%,即非常滿意18例,占比90.00%;滿意2例,占比10.00%;不滿意0例,占比0.00%。
綜上所述,對于先兆早產前置胎盤患者而言,芐羥麻黃堿治療比硫酸治療效果更佳,且更好改善患者癥狀表現,延長孕期,保證新生兒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