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曉萍
(濮陽市婦幼保健院,河南 濮陽 457000)
本文以分組采取不同護理措施的方式對我院產科收治的100例妊娠合并癥患者展開了研究,研究結果證實了針對性護理措施的重要性與有效性?,F(xiàn)報告如下。
選取我院2016年8月~2018年1月產科收治的100例妊娠合并癥患者為對象,根據(jù)隨機雙盲原則對患者分組,觀察組50例,平均年齡(26.17±2.05)歲,平均孕周(39.27±1.21)周;對照組50例,平均年齡(26.39±2.09)歲,平均孕周(39.52±1.43)周。兩組患者基線資料相似,無顯著差異;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給予50例對照組患者臨床常規(guī)護理,所有護理措施和流程均以醫(yī)囑和院內相關規(guī)定進行。
給予50例觀察組患者針對性護理,即在入院的當天對患者展開生理、心理評估,然后以評估結果為依據(jù)明確患者護理風險的高低以及護理重點內容,本次針對護理工作的措施主要如下:①心理護理。與患者保持交談,在交談中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并展開必要的心理引導與干預;同時,在與患者溝通過程中調動患者的積極心理,讓患者明白健康向上的情緒對胎兒發(fā)育至關重要。② 健康宣教。對解患者疾病知識情況進行調查,以此為依據(jù)展開針對性宣教,如告知患者自身合并癥的發(fā)生原因、治療要點等,借此為針對性護理工作的開展奠定基礎[1]。③ 合并癥護理。根據(jù)患者具體的合并癥選擇適合的護理方式。若患者合并妊娠高血壓,則囑咐其充分臥床休息、嚴格控制飲食,適當增加蛋白攝入量,并嚴格把握低鹽、高鈣的飲食原則;同時,教會患者正確的尿蛋白、血壓測量方法,要求其對于自身心電圖的變化給予充分關注和重視,一旦發(fā)現(xiàn)異常及時告知醫(yī)護人員處理。若患者合并妊娠糖尿病,則應將對其的臨床護理重點放在患者的飲食與教育之上,在飲食方面,要求患者在選擇飲食時將低糖、低鹽作為首要標準,與此同時,教會患者正確的血糖測量方法,增強患者自我護理能力。
記錄兩組各自的不良妊娠事件,如胎膜早破、早產、胎兒窘迫以及產后異常出血等;與此同時,比較兩組患者各自的分娩方式,計算剖宮產率與順產率。
數(shù)據(jù)組間比較差異用SPSS 19.0檢驗,檢查指標為x2、t,以P<0.05為數(shù)據(jù)比較差異顯著的判斷標準。
50例觀察組患者中,胎膜早破2例(4%)、早產3例(6%)、胎兒窘迫2例(4%)、產后異常出血2例(4%);50例對照組患者中,胎膜早破14例(28%)、早產12例(24%)、胎兒窘迫10例(20%)、產后異常出血11例(22%)。對比分析可知,觀察組患者各項不良妊娠事件的發(fā)生率均更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相較于對照組患者,觀察組患者剖宮產率明顯更低、順產率明顯更高,兩組數(shù)據(jù)比較具有顯著差異;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分娩方式比較表 [n(%)]
結合本次研究結果,相較于對照組患者,觀察組患者不良妊娠事件發(fā)生率以及剖宮產率均明顯更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果證實了針對性護理在妊娠合并癥患者中的積極應用效果[2-3]。鑒于此,對妊娠合并癥患者而言,在臨床治療的過程中對其進行針對性護理是切實可行的,是改善患者分娩方式和妊娠解決的有效途徑,臨床應用價值顯著,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