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麗娟
中圖分類號:633.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8)22-0125-01
分層教學是指在原有基礎的課程上,教師根據每個學生自身學習能力與對題目的解析能力的不同,將學生在原有基礎題目上根據個人能力逐漸增加難度,對那些基礎較差,自身理解能力不足或是存在智力缺陷的同學,教師耐心講解基礎知識理論,而對于那些學習天賦較強,自身領悟力好的同學,可以在完成正常課程的學習后適當為其增加難度,引導他們思考與討論,但是不能改變應有的教學進度與教學內容。因此,本文就如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實施分層教學這一問題做了討論。
1.對學生進行分層教學
每一個初中生都是一個單獨的個體,他們的學習能力,發(fā)散思維,學習基礎和學習態(tài)度都有著很大的差別,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依據每個人的學習能力的不同進行綜合教學,結合初中生的心理想法及每個人的性格和學習技巧做到盡最大的努力使每一位初中生都能掌握應該掌握的知識。在教學過程中,可以依據學生的學習成績,學習基礎,發(fā)散思維以及學習的努力程度對學生進行一個籠統(tǒng)的分類,將班級學生分為優(yōu)秀與普通兩種,優(yōu)秀的學生指的是學習能力強,思維活躍,學習態(tài)度積極,學習成績優(yōu)異的學生;普通生則指的是學習能力較弱,理解能力一般,沒有自主學習的興趣并且成績中等甚至偏低的學生。通過對班級的同學進行分層教學,使每個人都可以對自己有一個大致的了解,引導學生有一個正確的學習方法,培養(yǎng)他們對學習的積極性。教師必須足夠了解每位學生的具體學習狀況才能做到合理的進行分層因而才能夠做到因材施教。
2.因材施教,分層授課
分層教學著重在于能否正確的對學生進行分層施教。分層施教極為關鍵,可以對學生的學習有重要的影響。教師在對同學進行分層施教的同時應該運用有一定技巧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從而使學生能夠合理掌握自己的學習目標。在分層施教中,首先教師需要對教學的內容進行分層。教師需要根據數學課本中的一些概念、例題進行分析,從概念本身一些廣義狹義的角度進行考慮,適當減輕普通學生的學習壓力。在例題中運用到的概念及規(guī)范的解題步驟應該做到熟練掌握,對例題的難易程度有明確的分層,困難的題目不需全班理解,可以適當嘗試能否解決,而可以掌握的題目必須掌握,讓學生根據自身能力進行選擇。其次要從教師提問的角度進行分層。教師在課堂上的提問要面面俱到,為了活躍課堂,可以在備課時事先準備幾個難易不同的問題,在課堂上根據學生學習程度進行提問,在學生回答不上來時進行適當地引導與鼓勵。使每一位學生都能感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對學習數學充滿信心。最后要對課堂練習和課后作業(yè)進行分層。初中教師需要根據學生學習程度和課堂進度安排課堂練習及課后作業(yè),課堂練習與課后作業(yè)可以在基本一致的基礎上根據同學差異注重個人的發(fā)展,充分根據學生的個人能力來進行布置。對其進行分層化,主要目的是為了使每一位同學都能在課堂上及課后也多加對數學的學習進行思考。題目的難易程度不同,對于優(yōu)秀生來說是在鞏固基礎的同時提高自身的能力,善于思考,對于普通生來說,是回顧所學知識,對自己學習情況的一個基本的測試,查缺補漏。這樣能夠在教學過程中照顧到每一位同學的學習,使優(yōu)等生能夠在鞏固基礎的同時勤加思索,普通生能夠查缺補漏,解決基礎問題。
3.適當的對初中生進行分層輔導
初中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方法上存在的差異使得他們在學習過程中可能會遇到許多問題,因此,初中教師在數學教學中可以對學生進行分層次的數學輔導。對于優(yōu)秀的學生,教師應該讓他們自主鞏固基礎知識,利用與老師討論的時間著手于更加高深的題目中,鍛煉自己的解題思維,了解更多從未接觸過的題型。而對于一般的學生,教師應該帶領他們復習基礎知識,使基本知識更加扎實牢固,意在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方法而不是讓學生好高騖遠。例如在解一元二次方程組的時候,教師應該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有著不同的解題思維。對于優(yōu)秀生來說,可以將方法簡化,因式分解,快速得到答案以便留給后面的大題更多的思考時間,而對于一般的學生來說,更加偏重于基本的解題方法,對一元二次方程組化簡,然后通過公式法來得到答案,這種解題過程雖然麻煩耗時,但是對于一般同學而言這同時也是一個復習鞏固的過程,可以在解題的同時發(fā)現自己對于哪一部分知識的掌握還不全面和熟練,對以往所學的知識再一次復習加深印象。教師可以在考試中留出一部分選做題,可以使優(yōu)秀的學生做完試卷后接著進行思考,通過選做題對優(yōu)秀生的考試進行排名,與此同時也激發(fā)普通同學學習的斗志,在原有基礎上更加努力思考。
結束語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使用分層次教學即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動力,有可以使班級的和諧發(fā)展。除了上面所說的集中優(yōu)勢,應用分層次教學的方法還可以進行分層次的評價。在實際的教學工作實踐中,我們仍然需要不斷的研究和探索,根據每位學生的基礎和所要教學的內容,進行合理的分層教學,努力做到因材施教,充分發(fā)揮每個學生的主體作用,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發(fā)展,真正實現素質教育的目標,進而使我國的教育事業(yè)持續(xù)健康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宋宇.關于如何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實施分層教學的探討[J].理科考試研究:初中版,2015,22(5):4-5.
[2] 蔡文兵.因材施教分層教學——淺談初中數學分層教學策略[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4).
[3] 陳賢寶.分層教學策略在農村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