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丹華
【內容摘要】二十一世紀是全球化的信息化社會,隨著科技的不斷發(fā)展,新技術、新知識在這一過程中呈井噴之勢。因而,學會學習、堅持學習是人類在二十一世紀生存和發(fā)展的基礎?,F如今的基礎教育階段的初中教育重點就在與培養(yǎng)中學生的自我教育意識和自主學習的能力,讓中學生會學習、愛學習,這在初中歷史的教育中亦是如此。新課改要求中學歷史的教學要將學生視為教學的主體,但是著眼于當下的初中歷史實際教學狀況,部分學校的教師仍然采用傳統的歷史教學模式,這對中學生歷史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是極為不利的。因此,本文將對歷史課堂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策略進行分析和探究,以期尋求到教育教學的最優(yōu)路徑。
【關鍵詞】歷史課堂 初中歷史 自主學習能力 培養(yǎng)策略 教學方式
在我國經濟水平不斷提高、科學技術日益進步的同時,教育體制的改革被越來越多的人所關注。而初中歷史,作為基礎教育的重點學科,在當前的背景下對其教學模式上提出了更高水平的要求。新課程改革中所需要實現的是一種學習方法的轉變,這個當前的教育模式是相符合的,而在新課程改革中也把自主學習的能力視作為學生能力培養(yǎng)的重點部分。中學生因其處于成長和發(fā)育的特殊階段,正是培養(yǎng)自主學習能力的“黃金時期”,因而中學歷史教師在日常教學活動中不能忽略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教師要充分利用自主學習的方式來引導學生思維模式的完善,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對于學習的興趣和愛好,讓中學生能夠自主學習、善于學習、愛好學習,這不僅僅是對傳統的學習方式的變革,更是讓中學生的各方面能力能夠得到全面提升和完善的有效途徑。
一、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
美國著名學者布魯納曾經說過:“學習最好的刺激,乃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币晃粚W生只有對歷史這門神秘且又蘊含無限知識的學科充滿興趣,才能主動參與到課堂之中,才能跟著歷史教師的腳步去走進世界浩瀚歷史之中,找尋人類發(fā)展的軌跡,探究人類發(fā)展的規(guī)律。因而,這就要求著初中歷史教師在日常教學時,要充分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去思考學生需要獲取什么樣的歷史知識、會對什么樣的教學內容感興趣,從而去調整自己的教學計劃和教學內容,創(chuàng)設有效的歷史課堂教學情境,使之更適應于中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和興趣愛好。
比如,在對“絲綢之路”這一知識點進行教學時,教師就可以從網絡上搜集一些有關“絲綢之路”的紀錄片,并將其插入至教學課件之中,讓學生在課堂上先觀看紀錄片對“絲綢之路”的形成和發(fā)展歷史有著大致的了解,然后再向學生講解教材中的重要知識點與內容。這樣的情境教學方式,一方面能夠以特殊的教學情境吸引學生對課堂的關注,啟發(fā)學生的歷史學習思路,讓學生在學習中主動發(fā)現、思考歷史問題,強化其自主學習意識,另一方面能夠為中學生打造一種輕松、形象化的學習氛圍,培養(yǎng)中學生對于初中歷史的學習興趣和熱情。
二、引入歷史故事,進行榜樣教學
歷史教材對于很多問題的講解都過于死板、枯燥,初中生生并不能通過歷史課本的介紹了解到這一知識點的全部信息,這就成為了中學歷史教學中的主要障礙。因而歷史教師可以在日常教學中引入歷史故事的方式來化解課堂教學的難點,為學生樹立榜樣,運用榜樣的力量激勵學生展開自主學習和教育,引發(fā)學生對于歷史問題的思考,幫助其掌握中國歷史和世界歷史的發(fā)展脈絡。
比如,在對“百家爭鳴”這一知識點進行教學時,就可以引入一些歷史故事,從嚴謹的歷史科學角度出發(fā),對春秋戰(zhàn)國時期諸子百家的文化發(fā)展進行故事引入,并以孟子、墨子、韓非子等學者為榜樣,對學生進行教化,讓學生感知到歷史文化的趣味與魅力,幫助學生在古代學者的榜樣作用下主動去探索這一時期的歷史演變規(guī)律和時代發(fā)展特征,從而大大提升學生對于歷史問題的探究意識和能力,提升初中生的自主學習水平。
三、成立歷史學習小組,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
在歷史課堂的教學中,教師的講解固然重要,但是教師的講授時間是極為有限的,只憑教師的力量很難讓學生主動去理解、掌握歷史知識,提升其歷史水平。因此,成立歷史學習小組,讓初中生在合作與競爭中學習歷史知識,對于激發(fā)藝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而言得至關重要。小組合作式學習方式,讓歷史課堂不再是傳統的封閉模式,而是一種開放式教學,中學生可以在課堂上自行分組,針對某一問題充分發(fā)表自己的看法與觀點,并積極與本組同學進行交流與互動,與外族同學進行辯論與競賽,從而形成一種濃厚的歷史學習氛圍。
比如,在講解完中國近代史之后,歷史教師可以開展一場“中國近代史知識點競賽”,鼓勵學生五人一組自行進行分組,在競賽中由歷史教師提供與中國近代史有關的問題,小組成員可以在臺下進行充分的交流與資料的搜集,然后每小組派一名成員上臺針對這一歷史問題進行回答,將本小組成員的看法和觀點分享給全班同學,歷史教師根據學生答題思路的完整度和論點的有效性進行打分,評出最佳小組、最佳發(fā)言人等獎項,讓學生主動去探索歷史學習中的重難點問題,促進學生比、趕、幫、超,全面提升班內學生對于歷史學科的自主學習意識。
總之,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已經成為當代初中歷史教學的重點內容,教師們都在不斷總結教學經驗,發(fā)掘多樣化的教學方式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和熱情,而如何在今后的教學中更進一步的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仍需要廣大歷史教師的不斷探索、不懈努力!
【參考文獻】
[1]王大位.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探析[J].學周刊,2016(3):188.
[2]劉海英.初中歷史教學中怎樣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5,12(9):174.
(作者單位:啟東市濱海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