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韻 趙婭
上海市楊浦區(qū)控江醫(yī)院心內(nèi)科,上海 200093
左心室射血分數(shù)正常心力衰竭(HFNEF)亦稱舒張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室收縮功能正常,但心室松弛性與順應性的降低使得心室充盈量下降、充盈壓升高,肺循環(huán)和體循環(huán)明顯淤血[1]。自20世紀80年代初首次報道以來,HFNEF的臨床檢出率不斷提高,雖然與射血分數(shù)減低心力衰竭(HFREF)相比,HFNEF患者死亡率較低,但對患者生活質(zhì)量的影響仍不容忽視[2]。目前臨床研究多關注HFREF心臟康復,關于HFNEF康復方案選擇與康復治療效果的報道較為缺乏。此次研究即針對性分析有氧運動康復對HFNEF患者心肺功能的影響。
擇100例自愿參與研究的HFNEF患者進行前瞻性對照分析?;颊邿o先天性心臟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其他可能影響心肺功能的疾?。粺o心肌梗死、房顫發(fā)作史。使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患者分為運動組、對照組各50例,兩組患者年齡、性別、體質(zhì)量指數(shù)(BMI)等基線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兩組患者均接受HFNEF常規(guī)內(nèi)科綜合治療,治療方案均參照相關臨床指南[3]。在此基礎上,運動組患者入組后即開始有氧運動康復訓練,康復訓練原則參照美國心臟病學會制定的運動處方,采用間歇性訓練方式[4]:每次訓練分為訓練—休息—訓練三個階段,每次訓練前行10~15 min低熱量熱身準備,充分調(diào)動肌肉、關節(jié)、心血管系統(tǒng);此后以平板步行、踏車、啞鈴、關節(jié)伸展運動、運動操等方式行康復訓練,康復訓練強度根據(jù)最大心率調(diào)整且以稍累、微汗為宜,保持訓練強度在最大預測心率的60%~80%即可,最大預測心率=220-年齡[5];訓練完畢后,行10~15 min放松恢復,結(jié)束訓練。患者每次訓練30~45 min,每周訓練4~5次,訓練過程中若出現(xiàn)胸悶、憋喘等不適癥狀,此次訓練暫停,下一次訓練適當降低訓練強度[6]。兩組患者治療均持續(xù)6個月。
表1 兩組患者基線資料比較(n/%)
使用IE-33心臟超聲儀(荷蘭PHILLIPS公司),參照美國超聲心動學會推薦標準[7]測量左室舒張末期容積(LVEDV)、左室收縮末期容積(LVESV)以及左室射血分數(shù)(LVEF)。心功能分級參照美國紐約心臟病協(xié)會(NYHA)標準[8]。使用K4B2便攜式運動功能儀(意大利COSMED公司),借助活動平板試驗檢測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峰值耗氧量(VO2max)、峰值CO2排出量(VCO2max)、最大心率(HRmax)以及最大氧脈搏(VO2/HRmax)[9]。使用健康調(diào)查簡表(SF-36)評價患者治療前后生活質(zhì)量變化,SF-36量表包括生理機能、生理職能、軀體疼痛等8個維度,得分越高則生活質(zhì)量越佳[10]。
使用SPSS 21.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心肺功能指標等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并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與治療前相比,兩組患者治療后VO2max、HRmax、VO2/HRmax及VCO2均有所升高;治療6個月后,運動組VO2max、HRmax、VO2/HRmax及VCO2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治療前后LVEDV、LVESV、LVEF均未見明顯變化且組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心肺功能指標變化比較()
表2 兩組患者心肺功能指標變化比較()
注:與治療前比較,*P<0.05;與運動組同時期比較,#P<0.05
指標 運動組(n=50)治療前 治療6個月后LVEDV(mL) 79.81±22.36 80.35±19.94 LVESV(mL) 31.26±8.74 31.26±9.87 LVEF(%) 60.39±8.52 57.24±9.64 VO2max(mL/min) 1076.47±245.81 1281.47±322.64*HRmax(次 /min) 122.37±15.41 139.95±21.40*VO2/HRmax(mL/次) 8.16±1.52 9.71±1.48*VCO2(mL/min) 1183.59±311.70 1416.28±325.48*指標對照組(n=50)治療前 治療6個月后LVEDV(mL) 78.95±21.47 79.71±20.18 LVESV(mL) 31.35±8.62 33.25±6.59 LVEF(%) 60.49±8.71 57.52±8.46 VO2max(mL/min) 1052.84±246.82 1103.52±317.70*#HRmax(次 /min) 125.48±17.31 132.26±18.87*#VO2/HRmax(mL/次) 7.94±1.65 8.62±1.37*#VCO2(mL/min) 1152.60±299.87 1229.50±331.80*#
與治療前相比,兩組患者治療后NYHA心功能分級均有所改善;治療6個月后,運動組心功能分級較對照組改善更為明顯,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心功能分級變化比較(n/%)
運動組治療前、治療6個月后SF-36評分分別為(65.39±13.28)分、(89.71±2.66)分,對照組分別為(66.42±11.95)分、(78.26±2.78)分。兩組患者治療6個月后SF-36評分均較治療前上升,運動組治療6個月后SF-36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相對于收縮性心力衰竭而言,HFNEF的發(fā)病因素更為多樣。流行病學調(diào)查表明,目前我國HFNEF患者約占全部心力衰竭患者的50%以上,部分地區(qū)甚至高達71%且呈上升趨勢[11]。研究發(fā)現(xiàn),年齡是HFNEF發(fā)病的獨立危險因素,隨著年齡的增加,血管彈性組織進行性減少、膠原組織含量逐漸上升,血管彈性的下降、心室壁功能的順應性減退均是引發(fā)心臟舒張功能不足的主要原因[12]。該類患者即便較小的運動負荷也可引發(fā)靜脈回心血量大幅上升、心臟舒張功能進一步減退,甚至造成左室舒張末壓升高、肺毛細血管壓上升以及呼吸困難[13]。因此,在HFNEF的治療中,提高患者肺功能及運動能力,與改善心功能同等重要。
當前臨床治療HFNEF的方案仍以內(nèi)科藥物為主[14-15]。與單純藥物治療的對照組相比,運動組VO2max、HRmax、VO2/HRmax及VCO2改善更為明顯,說明合理的有氧運動康復策略能夠進一步改善患者運動耐力與心肺功能,運動耐力參數(shù)主要受心輸出量、肌肉氧化能力、動靜脈壓差影響,通過間歇性有氧運動,患者心肌有氧代謝能力得以增強,并伴有肌凝蛋白ATP活性、橫橋活化水平上升,使心肌收縮力增強、心輸出量增加,同時,長期鍛煉對肌肉氧化酶活性的增強作用,亦可上調(diào)骨骼肌氧化能力、增加血液氧攝取效率,從而恢復動-靜脈壓差,明顯改善功能儲量[16-17]。與此同時,運動組患者生活質(zhì)量較對照組改善更為明顯,也顯現(xiàn)出有氧運動康復在單純內(nèi)科藥物治療基礎上,對于提高患者日?;顒幽芰εc生活質(zhì)量的明顯優(yōu)勢。
兩組患者治療6個月后心臟超聲LVEDV、LVESV、LVEF均未見明顯變化,考慮與左室結(jié)構重塑需要較長時間有關[18],因此,HFNEF患者,單純心臟超聲無法敏感反映患者治療效果,綜合心功能分級、運動耐力變化,能夠全面準確評估患者短期治療效果。
綜上所述,有氧運動康復訓練短期內(nèi)能夠明顯改善HFNEF患者心肺功能相關參數(shù)與生活質(zhì)量,進一步補充遠期隨訪數(shù)據(jù)可觀察其對心室重構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