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玲靜 盧智偉
摘 要 本研究想要了解自卑感與人際關系之間的關系。通過自卑量表(FIS)、人際關系量表對廣西南寧市某中職學校的學生進行問卷調(diào)查。結果得出:(1)男女生在自卑感上存在顯著差異。(2)中職生的自卑感和人際關系存在顯著的正相關。
關鍵詞 中職生 自卑感 人際關系
1綜述
人際關系是個體在人與人的交往中所形成的心理關系。它能夠表現(xiàn)出人們在人際交往過程中的親疏遠近的差別。而中職生正在經(jīng)歷著從初中進入到中職學校的變化,他們的人際交往的對象也在隨著環(huán)境的變化而發(fā)生著改變。并且由于進入到了新的環(huán)境中職學生們對自己的評價也會由于對新環(huán)境的優(yōu)劣評價從而影響著他們對自己的主觀評價,即對自己的自我概念開始發(fā)生轉(zhuǎn)變。如果對環(huán)境滿意度較低的話,自我對自己的評價也同樣會受到影響,自卑感也會隨著而來。對自己的人際關系產(chǎn)生不利的影響。本文希望能夠分析兩者之間的關系,對中職學校學生的成長提供一些參考。
自卑感是個體對自己的評價過低從而導致的一種消極而不能自助的情緒體驗,具有自卑情緒的個體一般會輕視自己,認為自己不如他人的一種心理狀態(tài)。人際關系是人們在生產(chǎn)或者生活中所建立的一種情感連接,也是一種社會關系。
對于自卑感和人際關系的研究中,在韋耀陽的研究中表明人際交往效能感與自卑感各因子呈現(xiàn)顯著的正相關。人際交往效能感是表明個體在進行社交活動的時候,對自己能夠在多高的水平上完成社交活動的能力判斷。并且表明人際交往效能感對個體的自卑水平具有直接的回歸效應。但是在其他的研究中卻表明,社會適應性在人際關系和自卑感之間存在部分的中介效應。也有研究表明人際關系對個體的自卑水平存在一定程度的預測作用,提高個體的人際關系有利于降低個體的自卑水平。
2研究假設
(1)中職生中不同性別的學生在自卑感上存在顯著的差異。
(2)中職生的自卑感對人際關系存在顯著的正相關。
3研究方法
3.1被試
本研究在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某職業(yè)學校隨機抽取學生120人填寫問卷,回收問卷104份有效問卷,問卷回收率87%。其中男生45人,女生59人。
3.2研究工具
自卑量表。國內(nèi)用于自卑心理測量的工具主要有 Fleming & Courtney 修訂的《自卑感量表》,又稱《缺陷感量表》。該量表有良好的信效度,共分為36個題目。
人際關系量表。本研究使用的該量表由鄭日昌等人編制,是用于測量人際關系的。該量表總共含有 28 個題項,該量表在以往的使用中信度和效度良好。
4結果分析
表1顯示出,男女生的性別差異對個體的自卑水平有顯著影響(P<0.05),總體來說,女生的自卑水平顯著高于男生的自卑水平。
從表2的自卑感和人際關系的相關關系分析可知,自卑總分和人際交往總分呈現(xiàn)顯著的正相關(P<0.01)。具體看來,交談困擾和自敬自卑、社交自卑、外表自卑、體能自卑之間呈現(xiàn)顯著的正相關(P<0.01)。交際困擾和自敬自卑、社交自卑、學業(yè)自卑、外表自卑、體能自卑五個維度之間都呈現(xiàn)顯著的正相關(P<0.01)。接人待物困擾和自敬自卑、外表自卑之間呈現(xiàn)顯著的正相關(P<0.05)。異性交往困擾和自敬自卑之間呈現(xiàn)顯著的正相關(P<0.01)。
5討論
自卑感在性別上存在顯著差異,可能的原因是女生對于外在的不安全感比較男性而言更高,而且在我們社會的傳統(tǒng)分工中,男性和工具性、體能性的能力有關,而女性和親和性行為連接在一起。所以在傳統(tǒng)中社會的集體潛意識中,女性和脆弱、被保護想關聯(lián),而且女性被認為更多的時間應該花費在家庭上,減少外出社交的時間,才是和女性特征相聯(lián)系的。所以女性在對自己的價值感和自我認同水平上的評價較低。因此,女性的自卑感顯著高于男性。從結果可知,自卑感和人際關系之間呈現(xiàn)顯著的負相關。原因可能是自卑水平高的個體對自己的評價可能不夠客觀、全面,更容易看到自己的消極方面,對他人的否定評價更加敏感。因此,可能自卑感強的個體在人際交往的過程中可能更容易采用一些回避和隔離的自我防御機制,沒有清晰的認識到自己的潛力和能力。因此,在發(fā)揮自己內(nèi)在的潛能和優(yōu)勢的時候可能會產(chǎn)生阻礙,從而在人際交往過程中對挫折和他人的拒絕更為敏感,在未來的人際交往中越發(fā)處于被動的位置。
6結論與不足
(1)男女生在自我概念上存在顯著差異。(2)中職生的自卑感和人際關系存在顯著的正相關。在研究方法上,本文采用的是問卷法,問卷法有它本身的局限性,學生填寫的認真程度以及社會掩飾效應都可能導致數(shù)據(jù)的誤差,未來的研究者在進行研究的時候可以考慮使用實驗法或者訪談法對學生的自卑水平和人際困擾的內(nèi)容進行更加詳細和控制水平更高的研究,從而保證數(shù)據(jù)的客觀性和科學性。
參考文獻
[1] 劉妍.中職生父母教養(yǎng)方式、自卑感和成就動機之間的關系研究[D].天津:天津師范大學, 2015.
[2] 李陽.大學生的人際安全及其與自卑心理的關系研究[D].南寧:廣西師范大學,2008.
[3] 李藝敏,李永鑫.青少年人際關系能力對社交自卑感和心理健康的影響:社會適應性的作用[J]. 心理科學,2015(01):109-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