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天喜
摘要 小龍蝦因其食性雜、生長速度快、適應能力強,成為近年來重要的經濟養(yǎng)殖品種,又因其肉味鮮美深受人們歡迎。本文介紹了稻田養(yǎng)蝦的優(yōu)勢,從開挖蝦溝、移植水草與稻草留田、幼蝦放養(yǎng)密度與規(guī)格、投飼、日常管理、稻田田間管理、合理捕撈等方面總結了稻田養(yǎng)蝦模式施工及技術規(guī)程,并提出了病害防治方法,以期為稻田養(yǎng)蝦提供參考。
關鍵詞 稻田;小龍蝦;養(yǎng)殖技術
中圖分類號 S968.22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8)14-0225-02
Abstract Crayfish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economic breeding species in recent years due to its omnivorous food,fast growth rate and strong adaptability,and its delicious meat flavor has been popular among people.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advantages of crayfish breeding in rice field.Construction and technical regulations of crayfish breeding model in rice field were summarized from excavation crayfish ditch,transplantation of aquatic plants and straw left field,density and size of young crayfish,feeding,daily management,paddy field management, rational fishing,etc. The disease control methods were put forward,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crayfish breeding in rice field.
Key words rice field;crayfish;breeding technology
小龍蝦,也稱克氏原螯蝦、紅螯蝦或淡水小龍蝦,是淡水經濟蝦類,因肉味鮮美廣受人們歡迎,又因其食性雜、生長速度快、適應能力強,近年來在中國已經成為重要經濟養(yǎng)殖品種。最新發(fā)布的《大數(shù)據(jù)里的小龍蝦經濟學》報告顯示,小龍蝦市場規(guī)模已達1 000億元,消費市場仍持續(xù)擴大,在消費升級趨勢下,高品質小龍蝦將供不應求。
河源市地處粵北山區(qū),屬中亞熱帶季風氣候,適宜的氣候、優(yōu)質的淡水水源為發(fā)展小龍蝦養(yǎng)殖提供了有利條件。稻田養(yǎng)蝦是在稻田需要排水整田、插秧時,在稻田邊挖溝為投放的幼蝦或留存蝦準備一個寬敞、充足的藏身水域。待整田、插秧完成后,再放水,把溝里的幼蝦引放到稻田里讓其繼續(xù)生長。待到稻米成熟收割時,小龍蝦也同時收獲,不僅增加了稻田產量,還解決了秋季無蝦吃的問題。水稻田為小龍蝦提供了生活場地,小龍蝦為水稻除蟲、提供有機肥,形成了稻蝦雙豐收的綠色有機模式。
1 稻田養(yǎng)蝦的優(yōu)勢
1.1 稻田產值大幅提高
為了養(yǎng)殖小龍蝦,在稻田中挖了許多溝渠,雖然減少了稻田的總面積,但是從稻田的產值來看,運用稻蝦共生技術的稻田,其產值大幅度增加[1]。稻蝦共生生態(tài)模式下的綜合產值大幅提高。
1.2 降本增效,稻蝦綠色環(huán)保
水稻的生長可以為小龍蝦提供充足的餌料,而小龍蝦的排泄物又可以為水稻生長提供肥料,形成了一種優(yōu)勢互補的生物鏈,使生態(tài)環(huán)境得到改善,實現(xiàn)生態(tài)增值。另外,由于小龍蝦對農藥十分敏感,稻田不能使用農藥治蟲,否則會導致小龍蝦全部死亡;同時,水稻過量施用化肥也會對小龍蝦的生存產生影響。因此,農民為了使稻蝦共生,就會減少農藥化肥的用量。這樣一來,采用稻蝦共生的立體生態(tài)技術,稻田從不施農藥,種出來的生態(tài)稻米完全達到天然無公害標準[2]。
1.3 特色農產品深受消費者喜愛,供不應求
稻田養(yǎng)殖溝里小龍蝦個體肥壯,肉質鮮美,綠色純天然,深受追求高品質生活的都市中產階級喜愛,盡管價格節(jié)節(jié)攀升,卻時常供不應求。由于稻蝦共生生態(tài)下生產出的大米未受化肥和農藥的污染,更是消費者追捧的對象。
2 稻田養(yǎng)蝦模式施工及技術規(guī)程
稻田養(yǎng)小龍蝦主要有既種稻又養(yǎng)蝦(稻蝦共生)和冬閑稻田養(yǎng)殖小龍蝦(稻蝦連作)2種養(yǎng)殖模式[3]。一是一年雙季放養(yǎng)幼蝦模式,該模式指第1季商品蝦養(yǎng)殖(4—8月)放養(yǎng)的是幼蝦,第2季商品蝦養(yǎng)殖(8月至翌年4月)放養(yǎng)的也是幼蝦;二是冬閑稻田養(yǎng)蝦的稻蝦連作模式,9—10月中稻和晚稻收割后,稻田要空閑到第2年的4—6月才開始種稻。利用一年中7~8個月的空閑時間來養(yǎng)殖小龍蝦,可收獲商品小龍蝦750~2 250 kg/hm2,經濟效益可達6 000~45 000元/hm2。
2.1 開挖蝦溝
2.1.1 挖溝。利用稻田來進行小龍蝦的繁殖、孵化、苗種培育和健康養(yǎng)殖,都需要進行挖溝開溜,一般開挖成回形溝和田形溝。稻田面積較小時挖回形溝,較大時挖田形溝。無論是回形溝還是田形溝,都要求溝寬3~6 m,水深1.5~2.0 m,最淺不低于1 m。
2.1.2 筑埂。利用開溝挖出的泥土加固、加高、加寬田埂。田埂加固時每加一層泥土都要進行夯實。稻田之間田埂頂部寬0.5~1.0 m,稻田主干田埂頂部寬2~3 m。
2.1.3 防逃設施。稻田排水口和田埂上應設防逃網。防逃措施主要是防小龍蝦逃跑,主要采取尼龍網或石棉瓦進行防逃處理。
2.1.4 進排水設施。進、排水口分別位于稻田兩端,進水渠道建在稻田一端的田埂上,進水口用20目的長型網袋過濾進水,防止敵害生物隨水流進入。排水口建在稻田另一端環(huán)形溝的低處。
2.1.5 干溝消毒。在放養(yǎng)前1個月排干溝水進行曬溝,放養(yǎng)前10 d左右水面用生石灰1 500 kg/hm2化漿潑灑。干溝消毒的目的是防止烏鱧等敵害生物留存在稻田的回形溝和田形溝中,捕食小龍蝦幼蝦。
2.1.6 水深?;匦螠虾吞镄螠现兴?0—11月控制在0.8 m左右,越冬時水位不低于1 m,最好為1.2 m,結冰時要在溝四周和中央打孔,并用稻草等草類堵塞孔口。3月中旬至4月底,依據(jù)天氣和溫度變化水深由深變淺,為0.5 m左右,5—9月水深由淺變深,控制在0.8~1.2 m之間。稻田中10—11月水深控制在0.3 m左右,12月至翌年4月或5月水深控制在0.5 m左右[4]。
2.2 移植水草與稻草留田
“蝦多少,看水草”。小龍蝦攝食水草的種類有苦草、輪葉黑藻、鳳眼蓮、水浮蓮和水花生等,以及陸生的草類,種植水草的面積以不超過總面積的2/3為宜。在回形溝和田形溝中,當種植與移栽水草缺乏時,應及時移植水花生或水葫蘆等水草。另外,當水稻收割脫粒后,應盡可能將稻草還回到稻田和溝中,以增加稻田中的肥料和飼(餌)料。
2.3 幼蝦放養(yǎng)密度與規(guī)格
2.3.1 第1季幼蝦放養(yǎng)密度與規(guī)格。4—5月選擇體青色,體肢完整,無病無傷,活動力強,體質健壯,生長發(fā)育良好的幼蝦,體重要求在6~8 g/尾之間,最小不能低于5 g/尾。放養(yǎng)密度為300 kg/hm2,規(guī)格為120~130只/kg。養(yǎng)殖到7—8月達到40 g/尾左右的商品蝦規(guī)格。7—8月將其全部捕撈銷售,干溝消毒,準備第2季商品蝦養(yǎng)殖。
2.3.2 第2季幼蝦放養(yǎng)密度與規(guī)格。7—8月選擇體青色,體肢完整,無病無傷,活動力強,體質健壯,生長發(fā)育良好的幼蝦,體重要求在6~8 g/尾之間,最小不能低于5 g/尾。放養(yǎng)密度為975 kg/hm2,規(guī)格約為130只/kg。養(yǎng)殖到翌年4—5月達到40 g/尾左右的商品蝦規(guī)格。4—5月將其全部捕撈銷售,干溝消毒,再準備第1季商品蝦養(yǎng)殖。
2.4 投飼
養(yǎng)殖水溫回升至15 ℃以上時,要實施強化培育。小龍蝦除“種草、投螺”外還需要投喂人工飼料,在蝦苗階段,要以基礎餌料為主,同時配合投喂少量人工飼料?;A餌料主要包括昆蟲、枝角類、橈足類及水生昆蟲幼體,人工飼料主要是粉狀飼料,如青糠、麥麩、豆餅等。5月以后小龍蝦的生長速度加快,關系到親蝦的性腺發(fā)育,此時期主要投喂麥麩、豆餅及嫩的青綠飼料,如南瓜、山芋、瓜皮等,同時適當投喂一些動物性飼料,如螺螄。8—9月小龍蝦大量積累營養(yǎng),以便順利安全越冬,此時期應多投喂添加了脫殼素的動物性飼料,既能滿足其積累營養(yǎng)的需要,又能滿足其脫殼的需要。投喂時每天早、晚各喂1次,早上少量投喂,以晚上投喂為主,投喂量占全天投喂量的60%~70%,根據(jù)具體情況均勻投喂。動物性飼料日投餌量可占小龍蝦體重的8%~12%,干飼料或配合飼料則占3%~5%[5]。
2.5 日常管理
2.5.1 水質調節(jié)。及時進行水質調節(jié)有利于小龍蝦正常生長發(fā)育。保持蝦池溶氧量5 mg/L以上,pH值7.0~8.5,透明度35 cm左右,每10~15 d加換水1次,每次換水量為池塘原水量的1/8~1/5;每20 d潑灑1次生石灰水,每次水面用量45~75 kg/hm2;每15 d左右全池潑灑光合細菌1次。水位不可太深,通常保持1.2 m左右,每天早、晚各巡塘1次,發(fā)現(xiàn)異常及時采取措施。
2.5.2 加強脫殼蝦管理。通過投飼、換水等措施,促進小龍蝦群體集中脫売。脫売后及時添加優(yōu)質飼料,嚴防因飼料不足引發(fā)小龍蝦之間的相互殘殺。
2.5.3 補施追肥。飼養(yǎng)期間,要視池水透明度適時補施追肥,一般每15 d補施1次追肥,追施有機糞肥225~300 kg/hm2。
2.6 稻田田間管理
稻田田間管理的主要工作是施藥、施肥和防敵害等,保證商品小龍蝦養(yǎng)殖的成功、健康和安全。
2.6.1 水稻施藥。試驗證明,商品小龍蝦對多種農藥非常敏感,施藥時要盡可能選擇高效低毒的農藥,最好選擇生物農藥制劑。施藥時嚴格遵守安全使用濃度,確保小龍蝦的安全。能噴藥于水稻葉面的要盡量噴于葉面,不噴或少噴入水中。水劑噴霧宜選擇在下午進行,下午稻葉干燥程度大,大部分藥液能較好吸附在稻葉上。施藥后稻田中的水最好不要流入溝中[6]。
2.6.2 水稻施肥。稻田施肥盡可能施用生物肥和腐熟的有機肥。稻田基肥一定要施足,達到肥力持久長效的目的;追肥要少施。禁止使用對小龍蝦生長階段有害的化肥,如氨水和碳酸氫銨等[7]。
2.6.3 防敵害。養(yǎng)殖商品小龍蝦,一年四季都要注意清除敵害生物,如蛙類、鼠類等。
2.7 合理捕撈
7—8月,先用地籠將商品蝦起捕,再干溝捕撈,獲得第1季商品蝦。翌年4—5月,先用地籠將商品蝦起捕,再干溝捕撈,獲得第2季商品蝦。
3 病害防治
引起小龍蝦病害的因素主要有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溫度、氧含量、pH值、藥害等,生物因素包括由病毒、細菌、真菌、原生動物等有害病原體引起的疾病及養(yǎng)殖過程中由于飼料不足而引進的營養(yǎng)不良,操作不當引起的應激性反應等疾病。
3.1 預防措施
堅持“預防為主、防重于治”的原則。一是蝦苗放養(yǎng)前對養(yǎng)殖水體嚴格消毒,蝦體用3%~4%食鹽水浴洗10 min。二是放養(yǎng)后加強水質管理,定期換水或加注新水,有條件的可以定期用生石灰或光合細菌全池潑灑,保證水質處于良性循環(huán)狀態(tài)。三是投喂的飼料要求新鮮,嚴禁投喂腐敗變質的飼料。四是投喂過程中盡量帶水操作,可以防止蝦體擠壓受傷。
3.2 常見疾病治療
在小龍蝦疾病治療過程中應嚴格按照《無公害食品漁用藥使用準則》(NY5071)操作。
3.2.1 甲殼潰爛病。甲殼潰爛病是由幾丁質分解細菌感染而引起的。感染期病蝦甲殼局部出現(xiàn)顏色較深的斑點,之后斑點邊緣潰爛、出空洞。嚴重時,出現(xiàn)較大或較多空洞導致病蝦內部感染,甚至死亡。
防治方法:一是在進行小龍蝦運輸和投放時,嚴禁堆積和損傷蝦體;二是投喂量要足量均勻,防止小龍蝦之間因餌料不足而自相殘殺;三是發(fā)病后可用茶粕浸泡后的浸泡液15~20 g/m3全池潑灑,或用生石灰5~6 kg/m3,或漂白粉2~3 g/m3全池潑灑,但是應注意不可以將生石灰與漂白粉同時使用[8]。
3.2.2 纖毛蟲病。纖毛蟲病的病原體最常見的有聚縮蟲、累枝蟲和鐘形蟲等。纖毛蟲附著在成蝦、幼蝦、幼體和受精卵上面,影響小龍蝦的生長發(fā)育,甚至會導致其缺氧而窒息死亡,導致小龍蝦減產。該病對幼蝦危害較嚴重,成蝦多在低溫時大量寄生。
防治方法:一是徹底清塘,殺滅池中的病原,對該病有一定的預防作用。二是用3%~5%的食鹽水浸洗,3~5 d為1 個療程。三是用四烷基季銨鹽絡合碘(季胺鹽含量為50%)全池潑灑,用量為0.3 mg/L。四是保持合理的放養(yǎng)密度,注意蝦池的環(huán)境衛(wèi)生,經常換新水,保持水質清新[9]。
4 參考文獻
[1] 張從義,雷曉中,朱勇夫,等.湖北省稻田綜合種養(yǎng)技術推廣現(xiàn)狀與發(fā)展對策[J].科學養(yǎng)魚,2018(5):3-5.
[2] 何賢超.稻田養(yǎng)蝦模式研究[J].現(xiàn)代農業(yè)科技,2016(16):220-221.
[3] 徐友生,王勇.粗放式稻田小龍蝦野生寄養(yǎng)技術[J].漁業(yè)致富指南,2013(12):47-50.
[4] 周自默.宿松縣稻田養(yǎng)蝦生態(tài)農業(yè)示范項目實施效果分析[J].安徽農學通報,2011,17(11):163-164.
[5] 楊玉松,邱叢芳,王彬.稻田養(yǎng)殖小龍蝦技術[J].中國水產,2010(11):39-41.
[6] 楊保國.冬閑稻田養(yǎng)蝦技術[J].獸藥與飼料添加劑,2009,14(6):39-40.
[7] 小龍蝦繁育基地建設項目可研報告[EB/OL].(2015-11-18)[2018-03-05].http://www.docin.com/p-1362405401.html.
[8] 耿俊.稻田淡水小龍蝦養(yǎng)殖技術[J].現(xiàn)代農業(yè)科技,2009,15(11):224.
[9] 劉中來,袁志華,謝國強,等.贛北地區(qū)稻田小龍蝦的養(yǎng)殖技術及效益分析[J].浙江農業(yè)科學,2017,58(2):341-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