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運生 劉武輝 陳秋陽
[摘要] 目的 分析研究甲基強的松龍聯(lián)合丙種球蛋白治療腹型過敏性紫癜的可行性。方法 隨機抽取2015年1月—2017年8月收治的60例腹型過敏性紫癜患兒,根據(jù)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n=30)與實驗組(n=30),對照組患兒予以甲基強的松龍治療,實驗組患兒予以甲基強的松龍聯(lián)合丙種球蛋白進行治療,觀察兩組患兒治療過程中的病情變化與治療期間、隨訪期間的疾病復發(fā)情況。結(jié)果 實驗組患兒在治療過程中的皮疹開始消退時間(5.24±0.71)d、皮疹完全消退(16.72±4.36)d、腹痛緩解時間(4.28±0.64)d、血便消失時間(4.21±0.53)d與住院時間(13.24±1.83)d明顯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9.594、6.284、19.255、14.285、12.554,P<0.05)。隨訪期間,實驗組0例(0.00%)患兒出現(xiàn)疾病復發(fā)現(xiàn)象,明顯少于對照組8例(26.67%),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9.231,P=0.002)。結(jié)論 對腹型過敏性紫癜患兒予以甲基強的松龍聯(lián)合丙種球蛋白治療能夠有效的緩解患兒的病情,對患兒具有安全性,說明該種方法具有可行性。
[關鍵詞] 甲基強的松龍;丙種球蛋白;腹型過敏性紫癜;可行性
[中圖分類號] R55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8)05(c)-0120-03
[Abstract] Objective This paper tries to analyze the feasibility of anaphylactic purpura methylprednisolone combined with gamma globulin in treatment of abdominal type methylprednisolone. Methods 60 children with abdominal allergic purpura from January 2015 to August 2017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a control group (n=30) and an experimental group (n=30). Methylprednisolone was used to treat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Methylprednisolone and gamma globulin were administered to the pati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o observe the changes in the course of treatment and the recurrence of disease during and after the treatment. Resul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he rash began to fade in the treatment period (5.24±0.71)d, the rash completely subsided (16.72±4.36)d, the abdominal pain relief time (4.28±0.64)d, and the blood stool disappear time (4.21±0.53)d. The hospitalization time (13.24±1.83)d was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with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t=9.594, 6.284, 19.255, 14.285, 12.554, P<0.05). During the follow-up period, 0 cases (0.00%) children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had recurrent disease,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8 cases(26.67%).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χ2=9.231,P=0.002). Conclusion Methylprednisolone combined with gamma globulin in children with abdominal anaphylactoid purpura can effectively relieve the condition of children, and it is safe for children, indicating that this method is feasible.
[Key words] Methylprednisolone; Gamma globulin; Abdominal hypersensitivity purpura; Feasibility
過敏性紫癜是小兒常見的出血病癥之一,也是最常見的毛細血管變態(tài)反應性疾病,該疾病多發(fā)于2~8歲的兒童群體,其主要的致病因素與細菌、病毒感染有關,常見的致病菌為鏈球菌,若未予以及時的治療,則將引發(fā)水皰、血皰,甚至潰瘍等嚴重后果[1]。依臨床研究可知[2],約有67%的兒童將出現(xiàn)腹痛、便血癥狀,此即為腹型過敏性紫癜,若未采取有效的治療,將危及兒童的生命安全。使用甲基強的松龍聯(lián)合丙種球蛋白的方式可有效緩解患兒病情?,F(xiàn)隨機選取2015年1月—2017年8月該院收治的60例患兒為研究對象,將甲基強的松龍聯(lián)合丙種球蛋白治療腹型過敏性紫癜的可行性進行如下分析研究,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該院收治的60例腹型過敏性紫癜患兒,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齡2~7歲,平均(4.5±4.8)歲,病程1~6 d,平均(3.5±0.3)d;實驗組30例,男13例,女17例,年齡2~8歲,平均(5.2±4.9)歲,病程2~8 d,平均(4.1±0.7)d。納入標準:①符合相應的臨床診斷癥狀。②未患有其他合并癥。排除標準:患有合并性結(jié)核病與水痘。告知兩組患兒及其家長該次研究的目的與方法,并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兩組患兒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靜脈注射甲基強的松龍注射液(批準文號:注冊證號H20130303),1次/d,每次劑量為1~2 mg/kg,Q8h~Q12h,治療4 d后停止靜脈注射,改為口服甲基強的松龍,1次/d,每次劑量為1 mg/kg,之后依據(jù)患兒的病情逐漸減量直至停藥。
實驗組:靜脈注射甲基強的松龍注射液聯(lián)合丙種球蛋白注射液(批準文號:國藥準字SF20023011)。甲基強的松龍的用法與對照組相同,同時為患兒靜脈注射丙種球蛋白,1次/d,每次劑量為400 mg/kg,連續(xù)為患兒注射5 d。在兩組患兒治療期間,醫(yī)生對治療結(jié)果進行嚴格記錄,并在患兒出院后對患兒進行為期1年的隨訪。
1.3 觀察指標
①治療過程中的病情變化,主要包括皮疹開始消退、皮疹完全消退、腹痛緩解、血便消失與住院的時間。②治療期間與隨訪期間的疾病復發(fā)情況。
1.4 統(tǒng)計方法
采用SPSS 18.0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用(x±s)表示,行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百分比(%)表示,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jié)果
2.1 兩組患兒治療過程中的病情變化
實驗組患兒的臨床癥狀緩解時間與住院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兩組患兒在治療期間與隨訪期間的疾病復發(fā)情況
治療期間,兩組患兒均未出現(xiàn)疾病復發(fā)的癥狀;但在隨訪期間,對照組患兒共有8例出現(xiàn)疾病復發(fā)癥狀,遠高于實驗組的0例,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過敏性紫癜是一種多發(fā)于兒童群體的血管性病變疾病,其波及范圍較廣,可累及到其他多個系統(tǒng)[3],其發(fā)病機制主要為抗原與抗體結(jié)合形成免疫復合物沉積在血管壁上,使得小血管壁發(fā)生病變,由于血管壁具有較高的通透性,因而使得患者機體出現(xiàn)不同的臨床癥狀[4]。目前臨床中治療多使用甲基強的松龍、丙種球蛋白等藥物進行治療。
甲基強的松龍是一種類固醇藥物,具有較強的抗過敏與消炎作用,可有效的治療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等疾病[5],患者通過甲基強的松龍的沖擊治療,可在較短時間內(nèi)提升人體糖皮質(zhì)激素含量水平,因而可較快的緩解過敏癥狀,然而該藥物具有較強的副作用,將會使患者產(chǎn)生水腫、高血壓、頭痛、嘔吐等副作用[6],對患者造成較大的不良影響,因此需要配合其他藥物共同使用,以此來提升方法的可行性,降低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
丙種球蛋白能夠有效的預防麻疹等病毒性疾病,若將其與抗生素共同使用,則將有效的提升治療效果[7],并使患者獲得良好的預后質(zhì)量。臨床中多采取為患者注射的方式進行治療,注射丙種球蛋白是一種被動免疫療法[8],可使患者體內(nèi)的丙種球蛋白含量不斷提升,而隨著丙種球蛋白含量的逐步提升,患者的自身免疫力也得到逐步加強,并且能提供人體所需的多種抗體,可有效的預防感染。其產(chǎn)生作用的機理還在于丙種球蛋白能夠有效的將抗原與抗體的比例進行改變,使得免疫復合物的體積不斷縮小進而可有效的排出體外而不發(fā)生沉積現(xiàn)象,同時還能夠有效的降低血清中促炎細胞因子[9]。除此之外,使用丙種球蛋白還可有效的降低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對患兒具有較高的安全性。然而該藥物的價格昂貴,若長期單純使用該種藥物,將會對家庭造成嚴重的經(jīng)濟負擔。在該組研究中,實驗組患兒采用的則是甲基強的松龍聯(lián)合丙種球蛋白進行治療的方法,依據(jù)結(jié)果可知,患兒的病情在較短時間內(nèi)便獲得了緩解,同時在治療期間與隨訪期間,患兒的疾病復發(fā)率為0例(0.00%),明顯低于單純采用甲基強的松龍治療后的疾病復發(fā)率8例(26.67%);依據(jù)莊城林等人[10]所做的關于的甲基強的松龍聯(lián)合丙種球蛋白治療腹型過敏性紫癜的可行性研究可知,患兒在治療期間的病情獲得較大緩解,并且在治療期間與隨訪期間使用甲基強的松龍的患者中共有9例(10.00%)出現(xiàn)疾病復發(fā)情況,而對于兩種藥物聯(lián)合使用的患者中無任何疾病復發(fā)現(xiàn)象,即0例(0.00%),與該文的研究結(jié)果相近。產(chǎn)生此結(jié)果的主要原因在于,兩組患者均遵醫(yī)囑進行治療,通過兩種藥物的聯(lián)合使用有效的提升了藥效,同時降低了不良反應的發(fā)生,在較大程度上對患者形成了保護,因而甲基強的松龍聯(lián)合丙種球蛋白治療腹型過敏性紫癜具有可行性。
[參考文獻]
[1] 麥雋,廖楚云,綦巧雯.以腹痛為首發(fā)癥狀的兒童過敏性紫癜臨床特點分析[J].臨床醫(yī)學,2014,34(3):93-94.
[2] 魏明通,胡乃中.腹型過敏性紫癜的臨床及內(nèi)鏡特點分析[J].安徽醫(yī)學,2016,37(5):512-516.
[3] 羅東.甲基強的松龍聯(lián)合山莨菪堿治療腹型過敏性紫癜療效分析[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1,9(22):45-46.
[4] 沈肖奮.雷公藤多甙聯(lián)合復方甘草酸苷治療單純性過敏性紫癜療效觀察[J].浙江醫(yī)學,2010,32(11):1709-1710.
[5] 王舒悅,夏曉紅,張喜晶,等.丙種球蛋白沖擊治療兒童腹型過敏性紫癜的短期療效觀察[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7,12(21):142-144.
[6] 陳世華.甲基強的松龍聯(lián)合中藥湯劑治療兒童腹型過敏性紫癜的療效觀察[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2,7(23):165-166.
[7] 趙衛(wèi)東,朱建友,鐘曉琴,等.消化內(nèi)鏡在腹型過敏性紫癜早期診斷中的應用[J].臨床醫(yī)學,2010,30(3):15-16.
[8] 丁洪亮.甲基強的松龍聯(lián)合丙種球蛋白沖擊療法對重癥過敏性紫癜患兒癥狀改善及預后的影響[J].系統(tǒng)醫(yī)學,2017,2(7):75-77.
[9] 呂方方.甲基強的松龍聯(lián)合丙種球蛋白沖擊治療過敏性紫癜重癥患兒療效觀察[J].臨床研究,2016,24(4):98-99.
[10] 莊城林,蔣運生,林友青.甲基強的松龍聯(lián)合丙種球蛋白治療腹型過敏性紫癜的效果[J].廣東醫(yī)學,2015(8):1260-1262.
(收稿日期:2018-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