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述光
從事市政工作40年的我,親自見證并參與了北京從1974年建成第一座立交橋復興門立交橋到如今遍布京城的數(shù)百座大中型橋梁,真如《北京的橋》里所唱的:“北京的橋千姿百態(tài),北京的橋瑰麗多彩,立交橋修得特別快,怎么就數(shù)不過來?!?/p>
誕生于上世紀90年代的流行歌曲《北京的橋》,形象而藝術地歌頌了北京的新風新貌和美好景象,是一首具有濃郁民族特色、京腔京味十足的歌曲。這首歌一經(jīng)蔡國慶唱出,立即受到老百姓特別是廣大奮戰(zhàn)在立交橋工地的市政職工的熱烈歡迎。從此,蔡國慶與全國歌迷和廣大市政職工之間也架起了一座心靈之橋。
我在北京土生土長,作為一個宣傳干部和喜愛唱歌的人,我找來《北京的橋》的詞曲,帶著老北京人的驕傲與自豪,與工人師傅一起唱起了這首京腔京韻、北京風格的歌曲。我還買來盒式磁帶和伴奏帶,只要有唱歌的機會,便會高歌一曲。職工文藝匯演,卡拉OK LL賽,我都以這首歌參賽;職工聚會、外出郊游時,大伙也總是歡迎我唱一曲《北京的橋》;到工地采訪,和工人師傅一起休息時,他們也歡迎我唱這首歌。他們說這首歌唱出了我們的心聲,越聽越愛聽,越聽越過癮。我滿懷豪情地唱,工人師傅拍著手打著節(jié)拍隨我一起唱,氣氛達到高潮。我唱第二段時,原歌詞為“安貞橋明珠繞花臺”,我特地改為“四元橋明珠繞花臺”,因為四元橋為全國最大的立交橋。三元橋、四元橋,都是我所在單位市政一公司修建的。只要唱到三元橋、四元橋,工人師傅都會熱烈鼓掌,因為這是他們用辛勞和汗水換來的勞動果實。
唱了二十多年《北京的橋》,它給我激勵,給我鼓舞。京腔京韻自多情,滿懷豪情唱北京?!侗本┑臉颉肥鞘姓毠さ母8?,是首都北京最動聽的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