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琛
摘要:《樂府傳聲》中說到:“唱曲不得其情,則正邪不分,悲喜無別。即聲音色妙,而與詞曲相背,不但不能動人,反令聽者索然無味矣?!边@說明了在歌曲演唱中“聲”與“情”的密切關系,強調了情感在歌曲演唱中的重要性和必然性,只有通過歌唱者有感情的歌唱,才能使歌曲的內在含義具有鮮活的生命力。
關鍵詞:音樂課堂;感情;歌唱
中圖分類號:G623.7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8)30-0204-01
教師在課堂上該如何培養(yǎng)小學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呢?下面談談我的一點看法。
1.選擇合適的音樂教學歌曲,點燃學生的學唱欲望
音樂教學內容是音樂教學的依據,是學生獲得音樂審美感受和體驗的客觀條件。因此,選擇具有欣賞價值、能夠喚起美感的歌曲作為音樂教學的內容是極其重要的。在日常音樂教學中,每次在上《哦,十分鐘》、《清晨》、《校園多美好》等貼近學生生活的歌曲時,學生學唱的興趣就顯得特別濃厚。不管是男生還是女生,就連平時愛鬧的學生都學的樂此不疲。課堂氛圍也顯得那樣輕松自如。學生帶著這份心情去演唱歌曲,唱出來的歌聲也就自然而然地動聽生動了。一節(jié)課就在不知不覺中結束,看著學生們臉上洋溢著意猶未盡的神情,那感覺是如此地美妙!
由此可見,好的歌曲教材應貼近學生生活,表達學生心聲,這樣的歌曲能使學生百聽不煩,百唱不厭。久而久之,自然就會產生“潤物細無聲”的情感功效。
2.提供多元化的音響資料,豐富學生的審美視角
少年兒童受到生活經歷的限制,特別是現在的小學生,他們很多時候都很難理解和體會作品所要表現的情感。比如幾十年代的兒童歌曲或者一些地方的民歌。正因為他們缺乏產生特定情感的生活體驗,且沒有真正理解歌曲所表現的深刻情感,所以學生是不可能把歌曲的內在情感通過演唱充分地表現出來。
例如:在教唱彝族民歌《趕圩歸來啊哩哩》時,對學生們來說,乍一聽來有距離感,不了解彝族的風土人情,只是感受到了“啊哩哩”所帶給他們的新鮮感,并不能真切地感受到姑娘們趕集回來高興地邊唱邊跳的歡樂情緒。所以演唱時做不到體現歌曲所包含的情感。因此,我就通過各種途徑收集了有關于這首歌曲的各種形式的音響資料,有原唱版的、有合唱版的、有歌舞版的、有現代版的。這種多元化的音響資料,不僅能給學生的聽覺上帶去更豐富的情感享受,同時,也給學生的視覺上帶去了很好的沖擊。通過多彩的畫面,學生從中了解到了有關于彝族的風土人情,使他們的距離拉得更近了,學生也更加了解歌曲蘊含的內容,這樣為后面理解和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打下了鋪墊。學生們不僅接受了這首歌,也領略了民歌的濃厚韻味。由此可見,合理運用多元化的音響能給予學生對歌曲更直觀的感悟。
3.創(chuàng)造多個表現的機會,提高學生的自信心
為了提高音樂課堂的情趣,針對學生的好奇心強、喜好參與的特點,音樂教學要盡量采用綜合性、多樣化的音樂實踐活動。
3.1 尋找“小歌手”。
由于先天的差異,學生的音樂表演能力有強有弱,但歌唱的愿望和表現的欲望,是每個學生都有。在我們的教學中,總會發(fā)現平時講話響亮的學生讓他站到臺前給大家演唱歌曲時,聲音總是那樣的無力與不自信。仔細回頭想想,才猛然發(fā)覺有些學生一個學期快過去了,可能還沒有一次在大家面前表現的機會。因此,從這個學期開始,每學完一首歌曲后,我都會請每一小組成員上臺來表現歌曲,并指導其他學生從演唱者的聲音響亮、表情豐富、歌曲流暢、情感真摯幾方面進行點評,最后讓他們自己評選出最佳小歌手。最后請選出的小歌手共同進行二度創(chuàng)作并再次演繹。
這樣下來,每一位學生一個學期上臺表現的機會就增多了,有些學生的自信心得到了提高,演唱時就更有感情了。
3.2 獻給同桌的歌。
有些同學在眾人面前怕羞,過分緊張,臉部肌肉緊繃著,手足無措。對于這種情況,我在教學中采用的措施是:學完一首歌,要求學生先把這首歌獻給同桌,唱給你的同桌聽一聽,并相互說一說對方讓你值得學習的閃光點,哪怕是他(她)的歌聲一次比一次響亮了,他(她)的神情越來越自然了,他(她)的演唱姿勢越來越標準了,這都是些不錯的閃光點。
4.加強音樂歌曲的復習,加深對歌曲情感的把握
歌曲復習其實是對音樂審美對象的重復過程。它的意義在于對歌曲情感的印象加深,并不斷產生進一步的認識和理解。幾乎每個孩子都喜歡電視動畫片的歌曲,這正是“重復效應”作用的結果。音樂歌唱教學中應很好的運用這種“重復效應”,使優(yōu)秀的音樂歌曲在學生的心中生根開花。
結束語
“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黃沙始到金?!庇眯纳拼恳粋€表情、每一個音符,讓我們在歌唱教學活動中,在教授學生的歌唱技能技巧的同時,更注重教會學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吧,用我們的愛心與激情在孩子們情感的世界里播種出絢麗的彩虹!讓學生在歡樂、愉悅的氛圍中,放聲歌唱出他們心中最美的歌!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音樂課程標準.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2] 曹理.學科教育學大系 音樂學科教育學.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