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加
摘要:德育教育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系統(tǒng)工程之一。強化小學德育教育工作是培養(yǎng)人才的首要任務。在小學教學中只有正確處理德育和教學關系,做到德育教育于知識教學之中,使之融為一起,把握教材的思想性,遵循德育教育的階段性,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注意組織活動的實際性?!扒Ю镏?,始于足下”,只有長期堅持,不懈探索,必定會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小學德育教育;樂學樂教
中圖分類號:G623.7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8)30-0027-01
教育為本,德育為先。隨著素質教育的實施,對于學生的綜合素質和思想道德的培養(yǎng)已經越來越受到廣大教育同仁的重視,新課標下更是應把德育教學放在當代教育的首要位置。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思想道德至關重要。作為小學德育教學工作者的我們應該從教學過程中的一點一滴做起,把培養(yǎng)學生的德育素質作為首要的教學目標,切實地做到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小學學生進入學校是受教育的開始,在推行素質教育的今天,德育方面的培養(yǎng)作為首要目標,下面提一點粗淺的觀點:
1.小學班主任的必備素質
優(yōu)秀的班主任應具備高尚的道德品質,堅定的教學信念,較強的責任感,較強的組織能力和多方面的才能和興趣愛好等。班主任是小學生的教育者和領路人,是他們學習的榜樣,作為一名小學班主任更應該有滿腔的熱情,表里如一,言行一致,能夠為人師表,給予學生積極的教育影響。班主任是學生每天見得最多的一位老師,深知自己的一言一行就像一面鏡子,總會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小學生的特點是模仿能力強,可塑性強,根據這個特點,我在平時進行教育??匆娦@或教室有垃圾,我隨手撿起來,現(xiàn)在我們班每個同學都養(yǎng)成隨手撿垃圾的習慣。我有時故意把書本留在講臺上,當學生幫我拿回來時,我會微笑著說聲“謝謝”,慢慢他們也學會了懂禮貌,知道別人幫助了你,你要表示感謝。我平時穿著整齊、言行舉止文雅、勤剪指甲、不披頭散發(fā),我們班學生沒有一個穿奇裝異服、披頭散發(fā)的。
2.重視與學生溝通交流
班主任一定要熱愛自己的學生。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育的全部奧妙就在于愛兒童。”陶行知先生也說過:“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庇纱丝梢?,教師的愛多么重要??!師愛是一種力量、一種品質,是教育成功的秘訣。在學校德育工作中,愛是基礎,愛是本質,愛是師德的核心,愛是教師最基本的行為準則和道德準則。所以我會經常關心學生的日常生活習慣、心理變化、學習困惑等。
每個學生的興趣、愛好、個性各不相同,班主任要了解學生的家庭情況,對學生因材施教,挖掘每個學生的潛能,要以和藹可親的態(tài)度,用真誠去打動學生,以“親”為主,以“勤”為輔。多與學生談心,勤到教室巡查,發(fā)現(xiàn)學生思想或行為上出現(xiàn)異常的時候,及時開導他,幫他解決問題,鼓勵他樹立堅定的信念。學生學習上遇到難題,我及時對他進行輔導,幫他調整好學習心態(tài)。我們班的小慧沒有爸爸,很自卑,性格孤僻,與同學關系很差,學習成績不理想。有一天課間時,我看見她眼睛紅紅的,就叫她到辦公室,我搬來一張椅子給她坐下,問她:“怎么啦?”她說:“同學問我借膠布用,我不借,同學就笑我沒有爸爸。”我安慰她:“同學笑話你是同學的不對,我會批評他,但是,同學之間也應該互相幫助,當有同學需要你幫助的時候,你能伸出熱情的手,大家就會和你成為好朋友的。”我還教育其他同學要給這些特殊家庭的同學多點關心,多點愛。過了一段時間之后,我發(fā)現(xiàn)她和同學們能和睦相處了,成績進步了,臉上也露出了自信的笑容。可見,愛是可以改變一個人的。
3.德育教學應貫穿教學始終
小學教育主要是養(yǎng)成教育,一個人能否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高尚的思想品德,關鍵在于小學階段的教育。學生良好的思想行為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通過每一件事,每一項活動,每一節(jié)課,長期熏陶才能形成。因此,我們教師應在日常的常規(guī)教學中,面對不同的學生在德育上要持之以恒,運用課堂教學等多種形式,有意識地加強思想教育和科學興國教育,培養(yǎng)社會主義榮辱觀。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在傳授知識中育好人,了解自己的教育對象,掌握自己教育對象的心理性格等特征,根據其心理狀況和年齡特征去進行教學,這樣才能收到較好的效果。教學中,教育對象是兒童,他們知識面窄、貪玩、好動。這是他們的弱點,但是他們心靈純潔、好表現(xiàn)、喜問、喜聽、爭強好勝,則是其優(yōu)點。根據這些特點,在教學中要善于引導。講課要考慮到主動、形象、有趣,充分發(fā)揮他們的優(yōu)勢,使其在增長知識中,培養(yǎng)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
4.德育教學工作者平等地看待每一個學生
現(xiàn)在大多的孩子是獨生子女,很多孩子不懂生活中的道德問題、體驗道德感情、發(fā)展道德己,健康積極地做人。與別人分享時,行為往往也比較自私。德育教學中教師不能總以成人的挑剔眼光去評價學生的活動,任何的輕視和諷刺都可能讓學讓學生從此緊閉心靈之門,不再與人真誠交流。教師應積極參與學生引發(fā)的現(xiàn)象討論,滿足學生被尊重的需要,用積極的評價使學生感受到“我可以”。最終達到能正確地引導學生朝積極樂觀心態(tài)發(fā)展的目的。消除自卑,培養(yǎng)學生不甘落后、積極上進的精神。課堂教學中,要堅持無過錯原則,正面看待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各種活動,理解他們可能出現(xiàn)的錯誤,允許、容忍學生的錯誤,讓敢于發(fā)言的學生不帶遺憾。
德育教育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系統(tǒng)工程之一。強化小學德育教育工作是培養(yǎng)人才的首要任務。在小學教學中只有正確處理德育和教學關系,做到德育教育于知識教學之中,使之融為一起,把握教材的思想性,遵循德育教育的階段性,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注意組織活動的實際性?!扒Ю镏?,始于足下”,只有長期堅持,不懈探索,必定會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