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現(xiàn)代教育體制下,重視學生的學習自主性非常重要,激發(fā)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在小學英語教學中,英語繪本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師應該將英語教材和英語繪本相結合,這樣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英語能力,同時也能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效率,提高教學質(zhì)量。通過實踐證明,小學生非常喜歡自制繪本,利用自制繪本補充了教學內(nèi)容,提高學生對教學目標的認知水平。
關鍵詞: 自制繪本;小學教育;英語
隨著教育體制的改革,學習教材的內(nèi)容也在不斷更改,通過不斷的完善,教學更加科學化、合理化。在小學的英語教學中,因為小學生對英語的接觸較少,并且教材中的內(nèi)容都是比較官方化的,而且比較枯燥乏味,小學生難以理解其中的內(nèi)容,學生就會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產(chǎn)生畏難情緒,把英語當成一門困難的學科,而不是一種有趣的語言來學習,學生的學習效率就大大降低了。因此,英語教師在教學中應有效利用自制繪本。
一、 課前預習,制作英語卡片
在英語教學中,教師應該讓學生提前預習學習內(nèi)容,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英語課本內(nèi)容,學生遇到不懂的詞可以通過網(wǎng)絡或者點讀機等現(xiàn)代工具查詢,在查詢之后自己進行學習,把新學習的單詞制作成一張張卡片。學生根據(jù)圖文并茂的方式跟讀,這樣有利于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其次,學生在學習之前,對內(nèi)容進行熟讀,然后根據(jù)自己的興趣愛好可以將其做成漫畫卡片,在結合愛好的基礎上,學生更容易提起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在課堂上也會減少教師的教學時間,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
比如有些學生特別癡迷于一種小人書,也叫連環(huán)畫,里面一般都是采用繪本的形式進行編制的,小學生一看就入迷,但其實在里面的內(nèi)容中,很多字是不認識的,正因為興趣使然,書本里面可以看圖猜字猜義,因此就可以看得忘乎所以,在享受漫畫的過程中還可以學習到很多新的詞語。英語教學同樣也如此,如今的孩子也同樣喜愛看小人書,在教學“...likes.../...doesnt like...”內(nèi)容的準備中,我們可以指導學生課下把自己喜歡的、愛好的以及不喜歡的、討厭的內(nèi)容整理出來。根據(jù)結果很多同學喜歡的不喜歡的都包括食品、運動、動物、玩具等內(nèi)容。學生自己根據(jù)書本內(nèi)容自制英語繪本,將英文和圖畫結合,小學生同樣也能在課前預習中就學習到新的單詞。
二、 課中教學,關注英語運用
在課堂上,教師就可以利用單詞卡進行教學。因為有了前面預習的環(huán)節(jié),就會大大減少教學的時間,在課堂上教師只需要對學生指導一下,學生就可以很輕松地掌握所學習的單詞。所以,現(xiàn)代的英語教學中,學生更多的自主學習。首先,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再由小組長組織組員對新單詞讀、寫、背,然后利用卡片玩各種游戲。其次,掌握他們的學習情況,對不同的單詞進行問答訓練,通過加分的方式激勵他們,讓他們還可以上臺展示,這樣反復地進行,加強學習能力。最后,教師要求學習得好的學生上臺展示,由他來教其他的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有利于拉近他們之間的距離,學生的學習效率也相對會提高。
比如在我們的5月第二個星期日“母親節(jié)”到來之前,我們引導學生用英語制作我的媽媽主題情感繪本,可以表述的句型包括:“My mum is...”“She is a...”等,在每一張頁面里面可以簡單繪制媽媽的動作神態(tài)。比如,在表達媽媽長得很高很瘦的時候,可以是She is as tall as a tree.同時配圖可以是一棵樹旁邊是媽媽;在表達媽媽因為自己不聽話生氣時也可以用句子My mum is a tiger.配圖可以是媽媽額頭有一個“王”字;在表達媽媽是一名甜品師的候,句子是My mum is a dessert chef.配圖利用美味的糕點等。這樣的學習過程把之前學習的內(nèi)容有效表達出來,也有效地活躍了課堂氣氛。
三、 課后復習,鞏固英語內(nèi)容
為了有效地提高學生對知識的鞏固,教師就可以在一周或者是一個單元結束之后,給學生布置作業(yè),要求學生學會仿寫和創(chuàng)造。要求學生根據(jù)所學內(nèi)容的句型,創(chuàng)造新的句子,或者將學習的新單詞運用到自己編寫的句子中,學生在自主學習與復習的過程中就可以整理知識點,可對知識進行復習和鞏固。學生對知識進行整合的過程中就有效地復習了這個單元的知識點,從而加深了他們對所學習的內(nèi)容的印象,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能力。利用英語繪本教學,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愉悅的環(huán)境中學習,利于發(fā)揮學生的潛能,提高學習效率。
比如教師可以講一則故事“The cat and the mouse”。在指導學生完成文本理解的基礎上組織學生討論:“Then,what will happen?第七幅圖會發(fā)生什么呢?How about the cat? How about the mouse? What is the cat doing? What is the mouse doing?”在一連串的問題交流中,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有利于學生思維的發(fā)散。
作為一名英語教師,應該讓孩子們在輕松的環(huán)境下學習,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孩子通過自己對英語單詞的理解,自制繪本,讓他們在涂涂畫畫中感受學習的快樂,從而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能力和效率,在學習的課堂上發(fā)揮學生想象力和思維,豐富學生的英語知識,再將學生在上臺展示的過程中,鍛煉他們的實踐能力,秉承“在實踐中學習”的觀念,讓學生感受英語的魅力所在,在享受英語的過程中學到知識,提高教學質(zhì)量。
作者簡介: 鄭碧珂,江蘇省昆山市,江蘇省昆山市城北高科園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