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懿芳
中圖分類號:G44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8)09-0-01
2017年11月9日,我們慶陽市50名教師,肩負著全市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光榮使命,相聚古城西安,在美麗的陜西師范大學進行了為期一個月的心理健康教育學習,在這短暫的一個月,我們孜孜以求、刻苦學習,通過聆聽心理學理論、體驗心理實驗、實地觀察等學習,心理健康教育的許多知識和專家們的很多心理學理念對我的心靈觸動很大。結合這次培訓的所思所感,現(xiàn)就中職學校教師如何學習心理學知識,呵護學生心靈健康成長談一點自己膚淺的認識。
中職學校教師的職業(yè)特點、社會角色和人際關系,決定了教師應具備強大的心理氣場,教師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是做好教育工作的重要條件,是培養(yǎng)學生成人成才的堅實基礎。教師的一言一行對學生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特別是中職學生,它們的內心世界正處于復雜多變的發(fā)展期,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九年義務教育階段未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學習習慣和健全的人格。因此,在學習、生活過程中常常會出現(xiàn)一些新的、甚至是出乎意料的行為表現(xiàn)。另一方面,教育情境又是錯綜復雜、瞬息萬變的,會時刻發(fā)生一些超常規(guī)、意外之事。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具有火眼金睛,即刻洞察學生心理的能力,快速做出反應,果斷采取恰當措施,妥善處理。
一、尊重理解,正面引導
在教育過程中,老師應充分尊重學生人格,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引導學生心理正向發(fā)展,杜絕負面情緒在其心田生根發(fā)芽。因此,老師應根據(jù)學生的內心需求和美好愿望,采取尊重理解的方式,幫助學生樹立正確價值觀,培養(yǎng)他們的優(yōu)良品質。同時,發(fā)揮各種興趣愛好協(xié)會的作用,以及文藝、體育和其他各種有益身心健康發(fā)展的活動效能,為學生的身心愉悅成長服務。特別是在課堂教學中,營造一種和諧與友好的氣氛,使學生如旅大草原,思想馳騁,又似乎眺望天高云淡,心曠神怡。否則,如果老師將自己的負面情緒宣泄在課堂上,無疑制造了一種壓抑或者沉悶的氣氛,使學生惶恐不安,則背離了教學的初衷,加速了師生的緊張關系,為課堂沖突留下了隱患。所以,教師健全的心理素質和人格,是形成良好師生關系的基礎,是實施正常教學、心理健康教育的首要原則。新的教育實踐要求每一位教師都應該掌握必要的心理學知識,尊重理解學生、正向引導,才能有效收獲成功教育。
二、實事求是,言語得當
由于中職生的身心問題千姿百態(tài),教育過程中隨時會發(fā)生一些新鮮的事情。如果老師不能把握學生的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單方面從自身感受出發(fā),武斷評論甚至給學生亂貼標簽,比如說你就是頭豬,糊涂至極,你就是個差蛋,什么都差。于是,學生會形成敵視和對抗的情緒,個別學生甚至還有極端報復的心理,從而產(chǎn)生沖突,甚至引發(fā)惡性事件。因此,教師在教育過程中要把握學生的心理特點即尊重其心理規(guī)律,具體情況具體對待,面對學生的心理情緒變化,采取得體溫和的言語積極予以關注,將矛盾和沖突消除在萌芽狀態(tài)。如果教師自身心理不健康,人格不健全,良好的影響和培育就無從談起,甚至會產(chǎn)生一些不良影響,如教師情緒不好會影響學生心情。因此,老師只有具備廣闊的胸懷、高尚的品德,形成優(yōu)秀的人格魅力,才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有利于產(chǎn)生正向教育效果,有利于學生良好品質的形成和學習成績的提高。
三、靈活多變,有的放矢
學生的個性千差萬別,問題及原因多種多樣。教師要能正確的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分析產(chǎn)生問題的因素,了解學生的個性特點,采取靈活多樣的方式,有的放矢進行教育。作為一線教師,之前在處理學生問題時有失偏頗,那么,學習心理學知識之后,至少能理性的認識自己的言行。比如,對待學習成績靠后、行為習慣不良的學生,我會更多的從他們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家庭成長環(huán)境等方面去思量,而不是一味的主觀臆斷。只有找準了問題的癥結,才能和學生在交流中心有靈犀,才能更輕松愉快的消除學生心靈的污點?!巴苿拥厍虻氖志褪腔蝿訐u籃的手”,“一個好老師就是一所好學?!?。這些至理名言不止一次的提醒我,老師對學生一生成長的影響至關重要。所以,我們要做的就是遵循學生生命成長的本質規(guī)律,采取靈活多樣的教育方法,多一點因材施教,少一點簡單粗暴,多一點客觀實際,少一點主觀臆斷,這才是一個教育工作者的修養(yǎng)和風范。
四、提高素養(yǎng),以心育心
要使教育達到理想的境界,在教學活動中,老師要不斷反思教育事件,有則改之,無則加勉,不斷完善自我綜合素質。首先,自身必須是一個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的人。正如魏書生教育家所言:我們要用平平常常的心態(tài)做平平凡凡的事情,凡事要能看的透,想的開,拿得起,放的下,進得去,出的來,不埋怨,不指責,想的深,干的實,不發(fā)牢騷,不吹冷風,不說怪話,不放慢氣。同時,他還提到不趕潮,別追風,活出自己的需求來,不攀比各盡各責任各過各日子各找各幸福。只有不斷的學習心理學知識,開闊自己的教育視野,才能使自己更接地氣、才能立足更高的視野看問題,以更加客觀平常、溫和的心態(tài)對待一切人和事。
這次短暫的告別工作崗位來到陜西師范大學,潛心跟專家學習,與同行交流,領悟了博大精深的心理學理論,發(fā)現(xiàn)了未知的自己,更新了教育理念,獲得了處理各種學生矛盾的新視角,重新點燃了我開發(fā)自身潛能的激情。同時,也讓我開始了新的思考:如果把學生比作一顆大樹,我們的心理健康教育就像啄木鳥,幫其剔除病蟲,使其枝繁葉茂,茁壯成長;如果把學生比作一朵鮮花,我們的心理健康教育就像一個花園的守護者,幫其除草澆水,松土施肥,使其根壯葉綠,讓花兒盡情綻放。這是我們教育者的初心,也是我們前行的方向。讓我們不忘初心,砥礪前行,昂首闊步在灑滿陽光、洋溢幸福的教育之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