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幼兒進入幼兒園學習生活是成長過程中的重要轉(zhuǎn)折點,幼兒園是幼兒學習自理、明白事理、建立學習興趣的新起點。但幼兒從家到幼兒園的陌生環(huán)境轉(zhuǎn)換,可能會引起幼兒的分離焦慮心理,只有解決這種分離焦慮心理,才能使幼兒身心健康發(fā)展。本文就家園合作緩解新入園幼兒分離焦慮的措施進行剖析。
【關鍵詞】家園合作;幼兒分離;入園焦慮
剛剛步入幼兒園的幼兒比較依賴父母,當首次離開父母身邊到新環(huán)境時,通常會出現(xiàn)哭鬧、想家、不吃飯、亂跑等現(xiàn)象。這種情況的發(fā)生,一方面不利于孩童身心發(fā)展,容易造成孤僻心理;另一方面家長心里難受,老師面對這么多的孩童一起哭鬧,也是無所適從。所以讓幼兒盡快融入到幼兒園的生活中,解除分離焦慮心理是首要的任務。
一、新入園幼兒產(chǎn)生分離焦慮的原因
(一)幼兒心理落差
幼兒在新生兒時期住在母親的身體里十個月,出生后的主要時間都是跟母親在一起,形成一種依戀心理。在幼兒園這個陌生的環(huán)境里,不安全感是幼兒產(chǎn)生分離焦慮心理的主要原因。母親還在身旁的時候不足以讓幼兒情緒爆發(fā),當母親離開時,幼兒產(chǎn)生心理落差情緒失控誘發(fā)分離焦慮心理[1]。
另一方面,幼兒在家里長期被全家捧在手心,自身優(yōu)越感較強,當身旁熟悉的人都不在時,幼兒會用哭鬧、耍賴等招數(shù)想要將家人找回。有研究指出:幼兒對事物的認識程度在于客體不在眼前,不代表其不存在。當幼兒哭鬧不止時分離焦慮心理逐漸爆發(fā),在幼兒園里小朋友比較多,全班都是新生入學的話,容易導致“一人哭導致全班哭”的情況,這說明分離焦慮心理可傳染。
(二)幼兒園與家的生活環(huán)境改變
一方面,幼兒對于家的依戀感強,熟悉的環(huán)境熟悉的人讓幼兒覺得心安。幼兒園與家相比,陌生的老師,不熟悉的小朋友、陌生的校園、陌生的物品放置位置等增加幼兒的不安心理。在幼兒園需要與小朋友和老師溝通交往,要學會分享零食和玩具,顛覆了幼兒在家時的優(yōu)越待遇。
另一方面,幼兒在家里生活時都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動手能力弱,家里生活相對寬松無規(guī)律。但在幼兒園需要完成獨立進食、獨立午睡、相互分享、輪流值日等等。自理能力差的幼兒比其他幼兒更容易引發(fā)分離焦慮心理,不會穿衣脫衣、大小便不能自理的情況發(fā)生時,幼兒羞于跟老師尋求幫助,怕會遭到小朋友的嘲笑,長期以往下去,容易導致幼兒性格孤僻。
二、家園合作緩解新入園幼兒分離焦慮的辦法
(一)讓幼兒提早熟悉幼兒園
一方面,幼兒園可以定期舉辦入園知識講座,讓家長了解科學帶娃的重要性。當今社會家庭普遍的構成模式為4個老人、家長、幼兒。有的家長有一套獨立的教育幼兒的方法,但在老人的眼里幼兒的無理取鬧是還小不懂事,幼兒不喜歡學習是可以理解的,與家長的教育方式大不相同,導致家長無法順利的教育幼兒。有的家長由于自身年紀輕,不知道該如何管教孩子,總是會說“你這么不聽話,去幼兒園了老師打你”,“再不聽話,給你送幼兒園去”等等的話,導致孩子對幼兒園充滿恐懼感,排斥去上幼兒園。針對幼兒家長的帶娃誤區(qū)進行指導,讓幼兒能夠順利入園。
另一方面,幼兒園可以在本校學生放學后,將游玩設施對外開放,讓想要到本園區(qū)上學的幼兒,能夠盡早的熟悉幼兒園的環(huán)境,降低因陌生而產(chǎn)生幼兒的分離焦慮心理;家長也可以提前跟已經(jīng)在幼兒園上學孩子的家長學習心得經(jīng)驗,共同努力,為幼兒的心智發(fā)展提供良好的基礎。
(二)新生入園時舉辦歡迎儀式
新生入學之前,老師將新生教室布置成可愛,溫馨的環(huán)境,新生入學當天舉辦歡迎儀式,在家長的帶領下,熟悉幼兒園的環(huán)境和班級的擺設,讓幼兒感覺到家的氣氛,通過幼兒和家長在水杯、餐具、凳子、午休床上貼自己的名字的親子互動,幫助幼兒認識物品的同時更增加幼兒對環(huán)境的熟悉程度;可以安排已經(jīng)入園的小朋友進行歌舞節(jié)目,組織幼兒集體玩游戲,通過彼此之間的互動交流,打破幼兒間尷尬的氛圍,讓幼兒短時間熟悉小伙伴,使幼兒明白,幼兒園充滿歡聲笑語,上幼兒園是一件快樂的事。
(三)幼兒新入園時前兩周實行半日制
為了進一步緩解幼兒出現(xiàn)分離式焦慮的情況,在前兩周新生入園時可以實行半日制體驗式入學,讓幼兒可以對上幼兒園的時間有接受的過程。有些幼兒在上午狀態(tài)良好,但下午就會出現(xiàn)哭鬧不止的情況,半日制體驗式入學正好可以解決這種情況。另外,可以讓幼兒形成每天都愿意上幼兒園的習慣,減緩幼兒分離焦慮心理發(fā)生的可能[2]。
(四)時刻與家長溝通配合
現(xiàn)如今科技的發(fā)達,人們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相互聯(lián)系。老師應利用網(wǎng)絡手段,建立微信群組或QQ討論組,實時在群里分享孩子們的學習生活情況,讓家長及時了解孩子的情況,雙方及時溝通。
定期開展家長會活動,為家長交流提供平臺,為家長老師互相學習提供機會,會議的地點不僅僅局限于學校,也可以在某個家長中進行,這樣的會議形式較輕松,是提高家園合作效率的重要方式。值得注意的是,幼兒間常出現(xiàn)互相推搡的事件,因為幼兒心智不成熟,不會處理問題,所以導致這種情況的發(fā)生,作為家長一定要正視這個問題,正確引導幼兒處理,不要將負面情緒帶入家長會活動中,使得活動偏離舉辦的本質(zhì)。
三、結(jié)論
綜上所述,想要杜絕幼兒上幼兒園時出現(xiàn)分離焦慮心理,就必須讓幼兒盡快熟悉幼兒園的環(huán)境,這需要老師和家長的共同努力。從小做起,在平時多注意幼兒的行為和心理細節(jié),幫助幼兒及時改正不正確的習慣,幼兒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對以后的生活和學習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作者簡介:侯怡青(1986-),女,浙江寧波人,本科,一級教師,幼兒園美術、思維、音樂、語言方向。
參考文獻:
[1]徐佳.家園合作緩解小班幼兒入園焦慮[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3,10:56-57.
[2]車雪蓮.家園合作緩解新入院幼兒分離焦慮的對策研究[J].吉林省教育學報(下旬),2013,10: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