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敏
摘要:美術教學過程中,需要教師與學生的情感參與,要把教師的情、學生的情和美術作品中表達的情融為一體,深入挖掘美術教材中的情感,開發(fā)教師教學中的情感,發(fā)掘學生學習中的情感.讓學生結合自身的生活經驗,與藝術家產生共鳴,融入美術作品中,提升審美素養(yǎng),助力學生成才。
關鍵詞:高中美術;情感教學;運用
中圖分類號:G633.9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8)25-0170-01
隨著新世紀的發(fā)展,世界各國的課程改革都把教學方式的轉變視為主要內容。美術教學以發(fā)展學生個性,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為主,這是我國學校美育改革的必然趨勢,也是社會發(fā)展的一種需要。從現代心理學的角度看,教師與學生在教學過程中,主要有兩大心理要素,即情感要素和認知要素。在美術教學過程中,教師如何讓學生上好美術課,除了提高自身的組織能力,改進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外,教師還應努力挖掘情感要素,實施情感投入,創(chuàng)造良好的課堂情感氛圍,也是提高教學效果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那么,如何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呢?社會心理學家認為:課堂教學是一種形成師生間、學生間心理關系的實踐過程。我們就要結合現代學生的特點,在美術教學中進行情感投入。
1.正確認知美術教學的地位
以往人們認為美術教學對于高中階段的學生并不重要。但是,從教育學理念來講,美術教學是學生美育的重要內容。高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重要階段,美術教育涉及的審美知識較多,能讓學生學會觀察生活、體驗生活,這對于學生的成長具有重要的作用。美術教學從另一個角度教會學生如何思考,怎樣發(fā)散思維。學校、家庭和社會要充分認識到美術教學的積極作用,給予美術教學足夠的關注。高中階段的美術教學可以為學生的成長提供優(yōu)質的資源,能夠為實現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提供必要的條件。
2.用情感激發(fā)學生的學
美術教學有獨特的難點,比如概念、觀點較為抽象和枯燥,不容易理解,與學生的年齡和心理有一定差距。另外,由于學生在初中的美術學習中訓練不夠,所以動手能力比較差,在興趣方面沒有自己的喜好。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要付出情感,用愛激發(fā)學生的情感。比如,我經常利用課余時間深入到我教的特長班,與學生聊天,如同朋友一樣。記得有一個休息日,我在路上看到有幾個人正在威脅我的學生,讓他們交出身上的錢,我立刻沖了上去,擋在我的學生前面,大聲斥責了那幾個人并及時報了警,警察很快將他們帶走。因為這件事,學生對我充滿敬意,他們把我當成知心朋友,當成了他們的“大哥哥”,有什么心里話也愿意對我說,我的教導他們也很愿意聽。在我的耐心指導下,學生的繪畫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在當年的高考中取得了非常優(yōu)異的成績。
3.逐步欣賞藝術作品的內在美
高中美術教材中的一些典型藝術作品,除了在直觀上讓我們看到美感之外,還有更深層次的美,這就是藝術作品潛在的美,我們稱之為內在美。畫面的美感中往往包含了潛在的美,那么如何才能體現出作品的內在美呢?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指導學生怎樣去推敲、欣賞美術作品中的內涵,這就需要學生從作者本身進行深入挖掘,只有了解了這些,體會到作者心靈深處的東西,才能幫助學生更好地分析理解作品,從而提高學生的繪畫水平。在平時的創(chuàng)作中,學生往往很關注作品的形式美,而忽略了作品的內在美,因此不僅要讓學生會欣賞作品,而且要發(fā)現作品的內在美,通過琢磨具有個性化的畫面風格而體會美。
4.教態(tài)親切自然,師生共創(chuàng)和諧氛圍
教態(tài)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外部表情與內在氣質的形象反映,它對學生的學習心理和情緒有著直接或間接的影響。好的教態(tài),學生會感到親切、輕松、愉快,有利于提高學習的興趣。教師面帶微笑、和顏悅色會給學生愉快的暗示,學生會從中受到感染。同時學生也會從老師的這種愉快表情中受到鼓舞,激發(fā)起愛老師,愛這門學科的相應情感,所以,在學生面前,老師應永遠是親切自然的。即使是對待差生,老師的一個真誠的微笑,一個期望的眼神,一句幽默的話,一個暗示的動作,有時比嚴厲的批評更能讓學生接受,使學生感受到老師對他的尊重、愛護和關懷,從而使學生能自覺改正缺點,避免產生師生間的對立情緒。所以,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始終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促進師生在認識與情感方面的溝通,變一切消極狀態(tài)為積極狀態(tài),師生共同創(chuàng)造出一種和諧愉快的氣氛。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在愉悅的氣氛中接受美的教育。
因此,教師有必要在美術欣賞教學活動中運用多種手法來促進學生的藝術情感的體驗和積累,努力創(chuàng)造機會使他們獲得豐富的藝術情感,提高審美情趣、陶冶情操,培養(yǎng)良好的藝術素養(yǎng),形成真摯樸實的情感,進而達到人格上的健全。所有的教學活動都應該圍繞著這個目標來展開,教師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知識結構能力水平和興趣愛好等方面的因素,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制定相應的教學策略,輔之以有效的教學手段,確保學生在藝術技能方面獲得有效提高,在美術藝術情感體驗上得到豐富。
參考文獻:
[1] 于育紅.淺談高中美術教學中的情感滲透[J].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16(01).
[2] 管艷紅.隨風潛入夜 潤物細無聲——淺談高中美術教學中的德育滲透[J].美術教育研究,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