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uture
在一期的《朗讀者》中,董卿落淚了,因為愛情。
吉吉和仁那之間的愛情,相隔了13年,跨越了生和死。
13年前,他們是登山隊里一對人人羨慕的恩愛夫妻。13年后,她背著愛人的骨灰,爬上了8000多米的高峰,為奧運會采集圣火。
她叫吉吉,來自西藏,是登山隊的一名教練。他叫仁那,是吉吉的丈夫,已經(jīng)去世13年了。
聚光燈下,吉吉努力用自己不太標準的普通話來讀好那篇獻給愛人的文章,認真起來,她仿佛年輕了20歲。
“愛人是跋涉時,能拔除你腳底荊棘的人;是歇息時,輕輕拉著你手入睡的人;是你遭到誤解時,射向讒言的鋒利的劍;是永訣后,用溫馨回憶照亮你余光的人。”
1
談到吉吉和丈夫仁那的相識,還是在20多年前,那時吉吉剛剛轉到登山隊,而仁那已經(jīng)是登山隊的骨干了。
彼時她19歲,美麗聰穎,身體素質很好。他22歲,高高的個子,英俊的面容,還愛唱歌跳舞,喝酒聊天,拿過兩次全國攀巖冠軍。
訓練時,他們的目光總是不經(jīng)意碰到一起,吃飯時,他們總是好巧不巧地坐到同一張桌子。當時,仁那的宿舍有隊里唯一的電視機,訓練結束后,隊員總是跑到他的房間看電視,吉吉也在其中。再后來,他們就相約去看電影,逛公園。未知的情愫在兩個年輕人中慢慢萌芽……
難得遇到如此可心的人兒,仁那鼓起勇氣給吉吉寫了一封情書,吉吉收到后滿是歡喜。很快,兩個人就墜入了愛河。
1992年,他們走進了婚姻的殿堂。相濡以沫的生活中,他們幾乎沒有吵過架。
結婚7年后,吉吉和丈夫一起登上了世界之巔珠穆朗瑪峰。這是吉吉第一次攀登8000米以上的山峰,這一天,她等了十年。
攀登到8300米的那一天,吉吉一夜沒睡。不是因為期待,不是因為開心,是因為害怕,害怕自己拖大家后腿。
可后來登峰時,吉吉的速度快得令仁那都很吃驚,也許是愛情,也許是責任,讓這個女人充滿了力量。登上珠峰后,吉吉開心得蹲在那里哭了半天。
總指揮在對講機里面八卦道:
“你們登頂了嗎?”仁那回答:“登頂了?!?/p>
“擁抱了嗎?”“擁抱了。”
“你們親了嗎?”仁那大喊:“親了!”
說著這些,吉吉就像個剛談戀愛的小姑娘一樣雙眼含情,笑意滿面。也許對她而言,這是人生中最美好的一段記憶。
因為在登山運動上的優(yōu)秀成績,他們被國際登山界譽為“比翼雙飛的雪山之鷹”。
2
可是命運卻沒有因為兩人情深意濃而心懷慈悲。2005年,仁那在巴基斯坦登山時被飛落的巨石砸到,不幸遇難。
彼時,吉吉還在珠峰執(zhí)行任務,本以為攀登的那座山峰對愛人難度不大,以為他還能像以前一樣安全回家。誰承想,一切在冥冥之中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在執(zhí)行任務的半途中,吉吉被通知回拉薩參加一個活動,到拉薩以后,她發(fā)現(xiàn)領導安排的車子開向了自己家里。她的心里有了一種不好的預感。到家后,看到家里來了很多親戚、領導。她又焦急又害怕。直覺告訴她,仁那出事了。
也許巴基斯坦太亂仁那被綁架了?也許是他被炸彈傷到了?她不敢往更壞的方向想。最后,哥哥告訴她:“仁那遇難了……”
五雷轟頂般的感覺,聽到這個消息,她幾度昏厥。
曾經(jīng)最愛的人,就這樣忽然沒有了。世界上再也沒有他溫暖的笑容,再也沒有他柔和的聲音,他留給吉吉的,只有無盡的懷念和難以走出的痛苦。13年的風雨同舟,終究抵不過命運的安排。比翼雙飛的雪山之鷹就這樣少了一只,而活著的另一只,只能與孤獨同眠。
愛人去世之后,小女兒似乎也變得更加懂事起來。爸爸去世的那一年,她才11歲。原本對于女兒而言,爸爸就像個超級英雄,無所不能,她對仁那有無限的崇拜。平時,她經(jīng)常問吉吉:“爸爸什么時候回來?”可是事情發(fā)生后,怕觸動母親心中那根敏感的弦,女兒再也沒有問過爸爸。
母女倆就這樣心照不宣地繼續(xù)著她們的生活。在她們心里,仁那只是外出登山了。只是這一次,時間有點長,但是說不定哪一天,他就會出現(xiàn)在自己面前,身上滿是風塵和辛勞,被風吹得又黑又紅的臉上還像往常一樣掛著歡快的笑容……
仁那在外登山時,一有機會就會給吉吉打個電話報平安,直到今天,如果家里電話響起,吉吉還是會想象那是仁那打過來的。
沒有愛人的日子,她活得寂寞又心酸。如果這一切只是一場夢,夢醒了你還躺在我身邊熟睡,那多好啊。
3
2007年,吉吉決定去攀登那座讓愛人永眠的山——迦舒布魯姆Ⅰ峰。她隨探險隊從拉薩出發(fā),到了之后才發(fā)現(xiàn)等待他們的是漫天飛雪,并且整整下了五天五夜。
第六天,雪終于停了。他們嘗試去修一條合適的路。大大小小的冰裂縫,越刮越大的風,大自然在用最嚴酷的態(tài)度考驗他們。
三天后,他們開始正式攀登。這是一座比珠峰更難攀登的山,在他們之前,沒有一個中國人登頂。山那么陡,陡得不敢往下看。頂峰那么遠,遠得好像怎么都登不上去。可是走在丈夫曾經(jīng)走過的路上,吉吉似乎感覺到了愛人溫暖的呼吸。越往上去,風越來越大。隊伍里的四個人就綁在一起。進,一起進,退,一起退,生,就一起生,死,就一起死。
松動的冰塊從上方滾落,砸到了吉吉的頭盔上、肩膀上,她的嘴角滲出了血。環(huán)境越來越惡劣,可吉吉卻覺得,在自己的身后,有一雙溫暖的手,在一直托著她往前走。一定是仁那來了吧,他一定是擔心吉吉,所以來陪她的吧。
終于,他們用近一個月才登上了這座前人未到過的極寒之地。吉吉從背包里慢慢拿出一個盒子,沒有人想到,她把仁那的骨灰?guī)蟻砹?。她放聲大哭?/p>
仁那,你看到了嗎?這個就是你當時心心念念的頂峰啊,我替你上來了,你不遺憾了吧?
4
曾經(jīng),兩人有個約定,到2008年北京奧運會傳遞火炬的時候,他們要一同報名當火炬手,要把奧運圣火帶到世界之巔。而今,世界雖再無仁那,她要努力完成他們共同的愿望。
吉吉報名參加了火炬手選拔,在隊伍中,她是女性中年齡最大的那個。熬過了北京的體能訓練,昆明的負重訓練,和拉薩的適應性訓練,剩下的36位備選火炬手中,有5位會被安排傳遞火炬,其他人被安排做輔助工作。究竟誰會是傳遞火炬的幸運兒,一切都還是未知數(shù)。終于到了火炬?zhèn)鬟f的前一天,也許是知道吉吉夫妻的夙愿,隊長決定讓吉吉傳遞第一棒,聽到消息,她激動得像個孩子。
第二天,在冰天雪地之中等待了漫長的一個小時之后,吉吉他們終于讓奧運火炬在珠峰燃起。這是奧運火炬第一次在這片極寒之地燃燒。
站在世界屋脊,吉吉在心里默念,仁那啊,你沒能來,但沒關系,我來了,你看,我們的愿望實現(xiàn)了……
生當盼君歸,死當長相思。對仁那深沉的思念,化作了吉吉勇往直前的動力。
她去做登山隊的教練,將自己畢生所學傳授給一代代新人??吹揭粋€個隊員登上山頂,他們激情,昂揚,就像當年的仁那那樣,吉吉覺得很欣慰。
這世上唯有生死最難預料,唯有愛情可以永恒。也許最深沉的感情,不是在痛苦中緬懷愛人,而是能在回憶中,笑對余生。
你陪我一程,我念你一世。
如果有來生,我還想與你同甘共苦,不用轟轟烈烈,不求纏綿悱惻。只愿能夠細水長流,只愿枕邊之人是你,便已足夠。
詩劇
我要在手心里長出月亮。
我要在眉目間長出清風。
我要在唇齒上長出桃園。
我要在心底下長出小徑。
我的相思沒有名字,
屋后八月桂,
孤香開不落。
——白音格力《小屋背后的氣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