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建勤
【關鍵詞】 幼兒教育;班主任工作;提高素質;習慣培養(yǎng);愛心;家園共育
【中圖分類號】 G61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8)18—0046—01
班級是幼兒園實施保教任務的小集體。對幼兒來說,班級是學習與生活的場所,他們的大部分活動都是在班級內(nèi)進行的,因此,幼兒的健康成長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取決于班級保教工作的實施和管理。作為一名帶班的教師,如何做好班級管理工作,是我們天天在面對又必須妥善解決的問題。下面,筆者結合工作實踐談幾點自己的看法。
一、加強學習,轉變觀念,提高自身素質
首先,我們要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教育現(xiàn)代化的重要標志之一是終身學習系統(tǒng)的構建和完善。教育學家陶行知先生也曾說過:“教師必須學而不厭,才能誨人不倦”。因此,新形勢下管理者既是孩子的引路人,也是終身學習的主體之一。因為,沒有教師的學習提高,教育工作就不能正確地運作,教育質量也難以保證。想讓孩子有一瓶水,教師必須有一桶水,教師要勤于向書本學習,勤于向孩子學習,勤于向專家和家長們學習。其次,我們要善于觀察,向經(jīng)驗學習。幼兒本身就是一本生動的書,每天呈現(xiàn)給我們一幅幅活潑的畫。我們對這本書要認真地“看”,仔細地“讀”,深入地研究分析。在實踐中,我們應該善于運用多種手段進行觀察,及時記錄,遇到問題時能積極思考、分析應對,以積累更多更好的經(jīng)驗。最后,我們要善于總結,從反思中提升。在認識、觀念調(diào)整之后,管理行為過程中的反思非常重要,我們應該對自己的工作不斷總結、不斷反思。
二、要注重幼兒習慣及常規(guī)的培養(yǎng)
一個班的常規(guī)不好,直接關系到班級幼兒的成長和教師組織一日活動的質量。常規(guī)建立不好,幼兒無法形成良好的習慣,因此,新學期開始,我選擇和孩子共同討論,制訂活動規(guī)則。討論是孩子在學習生活過程中相互合作、相互解釋、相互協(xié)調(diào)、相互交流,從而確定一種最佳方案的過程。在和孩子討論規(guī)則前,我首先讓幼兒理解,班級的常規(guī)是為了讓大家在幼兒園過得愉快而制訂的。然后和孩子共同討論制訂區(qū)域活動的規(guī)則、學習活動的規(guī)則、戶外活動的規(guī)則、進餐、盥洗、午睡等活動的規(guī)則。共同討論出來的規(guī)則,可以讓幼兒更加明確遵守活動常規(guī)的重要性與必要性。明白為什么要這樣做,理解其中的道理。如,在討論幼兒盥洗的規(guī)則時,小朋友通過討論后認為:洗手的時間不能太長;不能玩水,要節(jié)約用水;洗手時不可以吵鬧;要認真洗手,搓肥皂等。通過討論后,很多幼兒都能自覺地遵守,而對于調(diào)皮的幼兒,也有了一定的約束能力。由于是討論制訂的,所以如果有幼兒不遵守,那么就有其他的幼兒進行提醒、監(jiān)督,及時讓該幼兒進行改正。
三、班級管理中要有愛心
蘇霍姆林斯基把幼小的心靈比作荷葉上的露珠,晶瑩透亮而又特別需要小心呵護,稍不小心,就會讓它“滾落破碎?!庇變壕拖褚活w顆露珠,需要教師用一顆愛心,真誠地去呵護,盡量為幼兒營造一個“愛”的環(huán)境,在學習和生活中,時刻把幼兒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注意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把溫暖送到每個幼兒心頭,從點滴的小事中逐漸讓幼兒接受集體生活,讓幼兒感到老師也有一顆慈母心,時刻在關心、幫助著他們,讓愛充滿整個班級,充滿幼兒的心房,使幼兒感受到學習和成長的快樂。
四、做好家園聯(lián)系工作
作為一名幼兒園班主任,要很好地處理與家長的關系,實現(xiàn)家園共育。在與家長相處交流時,一定要注意說話的藝術性。要信任家長、尊重家長,做到胸襟開闊,聽取家長的意見,與家長共商育人良策。在班級工作中,要以情感人,以理服人。激發(fā)家長教育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是相當重要的,調(diào)動家長的自覺參教意識,挖掘他們教育同盟軍的作用。因此,作為一名班主任,就要發(fā)揮班主任的人格魅力,深入細致、不厭其煩地做好家長的思想工作和教育觀念的轉變工作。例如,班主任通過家訪這一工作,全面了解孩子的家庭環(huán)境、家長的教養(yǎng)態(tài)度、孩子的性格與興趣愛好等,可以有針對性地采取有效的手段和方法因材施教,促進幼兒健康成長,同時又爭取到家長的信任和信賴,與家長建立朋友的關系、合作的關系,把家長的參教熱情凝聚到老師的周圍,主動而自覺地支持和參與教育。
編輯:郭裕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