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小嬉嬉,吳一凡,周樂艷
作者單位: 325000浙江省溫州,溫州市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
腹腔鏡子宮切除術是婦產(chǎn)科重要微創(chuàng)手術方式之一,具有手術創(chuàng)傷小、術后恢復快及并發(fā)癥少等優(yōu)勢[1]。臨床護理路徑干預近年來被廣泛用于腹腔鏡子宮切除術圍手術期護理干預,并取得令人滿意效果[2]。因子宮切除手術位置特殊,涉及性生活等問題,導致行腹腔鏡子宮切除術患者極易出現(xiàn)負面情緒狀態(tài);而舒適護理干預可通過積極有效人文關懷提高患者治療護理信心,緩解抑郁焦慮情緒[3-4]。浙江省溫州市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于2016年8月針對行擇期腹腔鏡子宮全切術患者開始實施階段性管理干預,比較實施前后1年患者肛門排氣時間、下床活動時間、住院時間、干預前后抑郁自評量表(SDS)評分、焦慮自評量表(SAS)評分及臨床護理滿意度,探討臨床護理路徑輔助舒適護理干預對行擇期腹腔鏡子宮全切術患者負面情緒及滿意度的影響,現(xiàn)將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院于2016年8月針對行擇期腹腔鏡子宮全切術患者開始實施臨床護理路徑輔助舒適護理干預,以實施前后 1年分別設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選取患者100例。對照組平均年齡(50.39±6.74)歲;平均手術時間(89.20±12.44)min;子宮肌瘤 38例,子宮腺肌癥33例,子宮內(nèi)膜癌9例。觀察組平均年齡(50.04±6.69)歲;平均手術時間(89.51±12.49)min;子宮肌瘤40例,子宮腺肌癥30例,子宮內(nèi)膜癌10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護理干預措施 對照組患者采用單純的臨床護理路徑干預,觀察組在此基礎上增加舒適護理干預。
1.2.1 臨床護理路徑干預 護理人員在術前向患者詳細講解手術原因、操作程序及預后,強調(diào)術前備皮、飲食及心理舒緩的重要性;叮囑患者盡量攝入半流質(zhì)飲食,避免產(chǎn)氣食物攝入,術前8h禁飲、12 h禁食;向患者家屬講解女性生殖系統(tǒng)相關解剖生理知識和子宮生理功能,消除其對于術后可能出現(xiàn)女性性征改變和加快衰老疑慮;術中仔細清點使用物品,交接患者時由兩名護理人員完成核對;術后由專人指導患者進行盆底肌康復訓練,即站坐臥位下使全身處于放松狀態(tài),保證膀胱排空,吸氣狀態(tài)下盡量收縮尿道、陰道及肛門,每次10s,放松10 s后再行下一周期鍛煉,連續(xù)3個周期,每天共9個周期。
1.2.2 舒適護理干預 因子宮切除術手術位置特殊隱晦,多涉及個人隱私,相當一部分患者不愿過多陳述病情;護理人員通過加強與患者及家屬溝通交流;同時在圍手術期播放舒緩優(yōu)美音樂,如《天鵝湖》、《二泉映月》等,有效緩解負面情緒狀態(tài),提高治療依從性[5]。
1.3 觀察指標 記錄患者肛門排氣時間、下床活動時間及住院時間,計算平均值;負面情緒評價采用SAS和SDS量表,分值越高提示負面情緒越嚴重;護理滿意度評價由患者自行勾選滿意度調(diào)查問卷選項,其中非常滿意+滿意計為總滿意例數(shù)。
1.4 統(tǒng)計方法 采用SPSS18.0統(tǒng)計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shù)±標準數(shù)表示,計數(shù)資料采用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肛門排氣時間、下床活動時間及住院時間比較 觀察組肛門排氣時間、下床活動時間及住院時間均顯著短于對照組(均P<0.05)。見表1。
2.2 兩組干預前后SAS評分和SDS評分比較 觀察組干預后SAS評分和SDS評分均顯著少于對照組、干預前(均P<0.05)。見表 2。
2.3 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 對照組非常滿意、滿意及不滿意例數(shù)分別為 29例、33例、10例,護理滿意度為77.50%;觀察組非常滿意、滿意及不滿意例數(shù)分別為45例、31例、4例,護理滿意度為95.00%;觀察組臨床護理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2=10.24,P < 0.05)。
行擇期腹腔鏡全子宮切除術患者一方面因手術切除造成了機體創(chuàng)傷,另一方面等待和術后疼痛亦加重心理負擔;而在圍手術期如未及時行有效情緒調(diào)節(jié),極易誘發(fā)嚴重焦慮抑郁狀態(tài),不利于術后早期康復和生活質(zhì)量的提高[6-7]。以往采用臨床護理路徑干預可有效提高護理服務規(guī)范程度,在一定程度上能改善護理服務質(zhì)量;但對于婦產(chǎn)科擇期手術患者往往難以實現(xiàn)良好心理疏導和撫慰,導致總體不良情緒形成比例居高不下[8-9]。
舒適護理干預是以人文關懷為核心的護理干預模式,相較于常規(guī)護理干預其具有以下優(yōu)勢:護理人員在保證護理技能熟練的同時須具備較高責任感;在護理干預實施過程中,護理人員應密切關注患者需求并盡可能滿足,及時耐心回答患者及家屬疑問,進而達到疏導不良狀態(tài)的目的[10]。本次研究中護理人員在常規(guī)心理疏導基礎上還加用音樂干預。因為已有研究顯示,患者在傾聽音樂過程中,通過感受音樂旋律和節(jié)奏,能夠有效緩和心境[11-12];而在擇期手術等待過程中,患者往往因擔心手術結果出現(xiàn)焦慮、恐懼甚至絕望情緒,進而誘發(fā)血壓升高、心率加快等異常應激反應,不利于手術順利完成[13];而播放舒緩輕柔音樂則能夠刺激患者聽覺,分散其注意力和轉移情感,為手術順利完成和術后早期康復創(chuàng)造良好條件[14]。
表1 兩組肛門排氣時間、下床活動時間及住院時間比較
表2 兩組干預前后SAS評分和SDS評分比較 分
本文結果證實臨床護理路徑輔助舒適護理干預應用有助于縮短行擇期腹腔鏡子宮全切術患者機體康復所需時間,減輕抑郁焦慮狀態(tài);本文結果還表明行擇期腹腔鏡子宮全切術患者接受臨床護理路徑輔助舒適護理干預在提高護理服務質(zhì)量和滿意程度方面具有優(yōu)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