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冬生
澤讓闥對書很癡情。
我曾經(jīng)和老婆開玩笑說,我有兩個老婆,大老婆是她,小老婆是書。我自認為對書很鐘情。但自從認識澤讓闥之后,我才真正明白,其實,書只是我的小情人,而書卻是他的小老婆。情人沒有,可以;老婆沒有,不行。
好幾次,我到成都、馬爾康、黑水、九寨溝等地開文聯(lián)工作會或是作家筆會,在賓館、茶樓甚至飯廳見到澤讓闥的時候,他一定帶著他的小老婆,不離不棄,愛不釋手。以前人們常愛開一個玩笑說,胸前插一支鋼筆代表有文化,插兩支鋼筆就是賣筆的。澤讓闥不炫耀,也不賣書,那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真愛。每到一個地方,他最愛逛書店,而且絕不空手而歸。在黑水開筆會時,我陪他去書店買書,他相中了一個獨本——內(nèi)文紙張已經(jīng)泛黃,卷頁、封面還有些細小的損口,明顯是被人翻了又翻的舊書,書店又不打折,但他竟然毫不猶豫地買下來。而在接下來買遮陽帽時,他卻拖著我頂著火辣辣的太陽跑了N家商鋪,跟老板討價還價。其實帽子還沒有書貴。最讓我佩服的還是他讀書的那股勁,他竟然能在搖搖晃晃的班車上一直讀書到終點站,真是一個書癡。
自然而然,我們從相識到相知,和他的小老婆脫不了干系。我們談讀書、談文學、談寫作,很久很久。每次都是這樣。不是我們之間除了書和寫作就沒有別的話題,而是我們年齡相當,而且特別巧合,同年同月生,要不是有三天的落差,我們就要算時刻了;我們地緣親近,都是松潘老鄉(xiāng),相隔不過幾十公里,有著共同的生活基礎(chǔ);我們經(jīng)歷相似,在大山里長大,到異地求學,先是在草原地區(qū)教書育人,后改行到文聯(lián)擔任同樣的職務(wù)干同樣的工作;我們愛好相同,最喜歡逛書店、看電影、寫東西。聊的話題可多了。但我們似乎更愿意分享各自的讀書心得、寫作感悟、人生理想,把漫漫人生中最微妙的一部分無限放大,從中獲得精神的慰藉和靈魂的滿足。我想,這就是緣分。
澤讓闥愛書愛得癡迷,緣于他骨子里對文學的摯愛。讀書在充實他人生的同時,也飽滿了他的寫作。他喜歡寫小說,也寫了不少小說,部分篇章在《民族文學》《西藏文學》《草地》等雜志上公開發(fā)表,影響不錯。前段時間,他告訴我準備把近幾年寫的短篇中篇匯集成書,給自己打一個小總結(jié)。寫作的人嘛,誰不想誰不盼自己辛勤開墾的處女地里開滿光鮮艷麗的花朵,供愛花的人們欣賞。我很替他高興。但他接下來交給我一項任務(wù),卻讓我忐忑不安。那就是寫序。說實在的,我很樂意在他的花園里澆一澆水,也愿意為賞花的人做一個好向?qū)?。但我怕自己不是一個好花匠,也不是一個好向?qū)В裙钾摿艘粋€作家的信任,又掃了看花人的雅興。但他執(zhí)意要我寫,還給我吃了一顆定心丸:你想怎么寫就怎么寫。這下可好,我有責任可以推卸了,呵呵,那就想怎么寫就怎么寫吧。
澤讓闥的這本小說集收錄了他精心創(chuàng)作的六個短篇和一個中篇。歸納起來,主要圍繞三個人類最普遍卻又最不易獲得的永恒主題展開故事:愛情、自由、救贖。在這里,我們還是先來看看澤讓闥筆下的愛情。莎士比亞有句名言:真實愛情的途徑并不平坦。澤讓闥對于這點似乎看得很透,在他激情燃燒的《夕陽下》,放牧歸來的桑吉,意外地收到他的錄取通知書,這就意味著他的命運將徹底改變,他興奮地在草原上策馬狂奔??墒窃诩で槿紵^后,問題來了,他怎樣面對他心愛的貢秋措?他們?nèi)缒z似漆的感情在現(xiàn)實的阻隔下自然結(jié)束,還是打個逗號繼續(xù)下去?他們將經(jīng)歷怎樣一番心里糾葛,努力說服對方、融化自己,做出艱難的選擇?在一番婉轉(zhuǎn)柔情、肝腸寸斷的纏綿之后,最終他們把愛情交給了誓言。在小說的結(jié)尾,澤讓闥這樣寫道:“桑吉似乎看見慈悲的菩薩坐在云端,對他露出洞悉一切的微笑。”可是他們真的看見未來了嗎?菩薩知道,我們未必知道。就像《飄逝的情歌》那樣,“送別情人的第二天,整個城市空了一半。城市怎么會空呢?想是我的心兒空了一半?!蹦馨堰@樣心酸的情歌唱得無憂無慮的商人索郎奪吉,他是多么堅信他的愛情啊,更何況他和拉姆的婚事已成定局??墒蔷驮谒槠谇暗囊淮芜h足,愛他的拉姆卻背叛了他,和一個貧窮、善良、勤勞、孝順的退伍軍人結(jié)合在一起。是他們沒有真愛嗎?是拉姆喜新厭舊?在本該屬于索郎奪吉婚禮的春節(jié),拉姆卻踏上了遠嫁的征途,索郎奪吉不顧禁忌攔住拉姆遠嫁的馬隊。他要干什么?搶婚、報復?當所有的沖突不斷累積,像火山一樣即將爆發(fā)時,索郎奪吉最終卻選擇了祝福,唱出了那首情歌本來的顏色,愛情就這樣飄逝,令人唏噓。
澤讓闥似乎并不“滿足”這樣的結(jié)局,他覺得愛情除了花前月下、海誓山盟、默默祝福和黯然傷逝,還有背叛、反抗、斗爭,甚至死亡。于是《冰冷的月》誕生了。大年初四晚上,華爾丹在人們祝福的舞獅活動中,按地方的搶婚習俗,搶走了心心相印、魂牽夢繞的梅朵拉姆。這原是一個幸福的版本??墒?,正當梅朵拉姆憧憬著他們的美好未來時,卻無端墜入了一場可怕的噩夢:搶她來卻是為了另一個人。因為華爾丹對弟弟扎西江措的憐憫,他忍痛割愛。咒怨、反抗、尋死覓活到最終認命,梅朵拉姆經(jīng)歷了人世間最苦痛的情感煎熬,這還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她在忘不了華爾丹的同時,卻又漸漸愛上了那個讓她仇視的忠厚男人。而那兩個男人呢,一個悔恨交加、舊情難忘、痛不欲生,一個愛欲交織、備受煎熬、情不自禁。在愛與被愛的痛苦糾結(jié)中,兩個男人一個女人,最終上演了一場大悲?。喝A爾丹錯手殺死了自己深愛的弟弟,然后絕望自殺,梅朵拉姆跳河自殺未遂,最終遁入空門。
《我本自由》和《遠去的摩托聲》是兩篇關(guān)于自由的小說。在《遠去的摩托聲》中,“我”因為愛好畫畫,拜訪了寺院鼎鼎有名的畫師夕讓。因為年紀相仿、性情相投,這年輕的一僧一俗很快成為無話不談、親密無間的好朋友。在他們的交往過程中,兩條原本平行的線,多彩的俗世生活和清淡的寺院生活,逐漸傾斜,相互交叉感染。最終恪守戒律的夕讓,從寺院和家庭的無形封鎖中“出逃”,還俗并走上四處流浪的征途。夕讓和“我”就這樣完成了對自由的“叩拜”?!段冶咀杂伞返闹鹘鞘且黄ヱR。這匹馬血統(tǒng)高貴,生性自由,心高氣傲,能力非凡。它有過夢想、有過愛情、有過自由自在的生活。但殘酷的現(xiàn)實并沒有給它多少機會,它被人偷盜、買賣、馴化、虐待,自始至終無法逃脫“生而為奴”的命運,最后淪為人在賽馬場上的輸贏工具。它真的屈服了嗎?它真的忘卻了理想中的自己?當賽馬場的終點步步逼近,主人欣喜的狂叫壓倒一切,它卻猛然急剎,以一種最悲壯的方式完成肉身的終結(jié)和靈魂的飛升,發(fā)出最后的吶喊:我本自由,我要自由!
黃金是大地贈與人類的珍貴禮物,它是高貴、財富、尊嚴、夢想的象征。黃金本無罪,但人類為了生存和滿足不斷膨脹的欲望,伸出一雙雙貪婪的手,在不斷掏空大地、毀壞自然的同時,也掏空和喪失了自己。在這樣的大背景下,羸弱的主人公迫于家庭、經(jīng)濟和同伴不斷輟學等有形無形的壓力,走上了這條掘金之路,成為背砂的“馬尾子”中的一員,在生存、金錢、欲望、享樂編織的大網(wǎng)中苦苦掙扎。他會就此沉淪下去并適應(yīng)生存?還是像《肖申克的救贖》中的安迪那樣完成自我救贖?當“我們”把所有的目光聚焦在這樣一個人身上時,他卻選擇了無聲的抗議——不顧尊嚴、面子、親情、嘲笑,像一具死尸躺在地上怎么也不肯起來,成為人們眼中的“癱軟水蟲”。不得不說他是一個弱者,但不得不承認現(xiàn)實就這樣無奈,我們大多數(shù)人不都是《就這樣成長》起來的嗎?
《贖》也是一篇關(guān)于救贖的小說,講了兩個關(guān)于救贖偷牛賊的故事。故事的巧妙之處在于兩個故事首尾相連、前呼后應(yīng)、因果循環(huán),但結(jié)局卻完全不同。在故事中,祥丘村珠么措的兒子偷了勒姆家的牛,盡管已經(jīng)賠禮道歉、賠錢贖人,但年輕氣盛、生性潑辣的勒姆仍然不依不饒,在砍柴的路上堵住珠么措百般羞辱、撕扯打鬧,要不是丈夫的一耳光,事情將不可收拾。哪想,勒姆的兒子長大之后卻偷了珠么措家的牛。她將怎樣面對她曾經(jīng)種下的“惡果”?在陰云密布的暗影之下,勒姆在承受了巨大經(jīng)濟壓力的同時,承受著悔恨、愧疚、畏懼等復雜情感的折磨。當風暴即將來臨,事情卻發(fā)生了乾坤扭轉(zhuǎn):珠么措制止了兒子的報復行為,赦免了勒姆犯下的罪過?!驗榇葠酆蜕屏?,罪惡的靈魂得到救贖。
從這本書中我們可以窺見,澤讓闥試圖從愛情、自由、救贖三方面入手,支撐起自己的精神殿堂,抵達人類的靈魂深處。我的片語解讀,未必能準確直達他的精神領(lǐng)地,我的發(fā)現(xiàn)僅僅屬于我認知的一部分。相信明眼的讀者會看到更多的閃光點。
下面,我再談?wù)劃勺岅Y小說的藝術(shù)特色。
澤讓闥的小說是有故鄉(xiāng)的。幾篇小說的故事背景,就是他腳下那片熟悉的土地。如果我們有心攤開這張生存版圖,古樸的藏寨、古老的寺院、寬廣的草原,就是他故鄉(xiāng)中最重要的生存坐標。生于斯長于斯的藏族人,在這片并不廣闊的土地上,隆重地演繹他們的生與死、愛與恨、情與仇。自然而然,他小說里的人物,和這片大地、天空、自然、人文不可分割,成為歷史與現(xiàn)實、物質(zhì)與精神中的一部分。換句話說,他們就是從這片熟悉的土地里生長起來的果實。澤讓闥的小說因此具有明顯的地域文化特征。而這正是誕生優(yōu)秀作家最可靠的物質(zhì)和精神基礎(chǔ)。但凡好的寫作,它總有精神扎根的地方,只有根深,才能葉茂。這個地方就是我們的故鄉(xiāng)。
澤讓闥的小說是有色彩的。那就是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相較很多已褪色的故鄉(xiāng),澤讓闥的故鄉(xiāng)還保存著濃郁的民族風俗和多汁的精神原液。在他的小說中,我們隨處可見民族風俗搖曳生花、精神原液汩汩流淌。比如《冰冷的月》中獨特而富有情韻的搶婚風俗、《我本自由》里熱鬧非凡的賽馬活動、《遠去的摩托聲》中清寂有序的寺院生活等等。這些與眾不同的民族文化,一方面給作家提供了獨特的生活經(jīng)驗和豐厚的精神養(yǎng)料,一方面賦予作品一種有別于“大眾”文化的特殊魅力和奇異美感,給讀者一種全新的感官享受和情感體驗。澤讓闥的小說因此具有獨特的個性。
澤讓闥的語言是有韻味的。他的小說語言自然、流暢、鮮活,形象生動,富有彈性,韻味悠長。例如:“河谷里的草坪就像一塊美味的大餅,被饑餓的鐵鍬和長把的鐵耙一塊塊吞噬,消化在大河的胃囊里?!薄八念^腦被酒醉得有點遲鈍了,思維就像水力不夠勉強轉(zhuǎn)動的磨盤。”“許許多多的往事已經(jīng)被時間的煙霧熏成了一抹抹灰色的印記,幾乎從記憶的泥墻上剝落?!薄澳恰宋寺曌屗X得自己是一朵碩大嬌艷的鮮花,有群看不見的蜜蜂正振翅朝自己飛近。”這樣的文字讀起來,讓人耳目一新,印象深刻。
總的來說,澤讓闥的小說有思想、有高度、有地標、有個性。盡管我們還可以從他的小說中找到一些不足之處,比如一些人物還不夠立體、部分細節(jié)處理較為粗糙等等,但這并不影響大格局的形成。這就像一棵樹的自然生長,它努力扎根大地,吸收自然養(yǎng)分,經(jīng)受風雨磨礪,不斷突破自身局限,奮力向上生長,最終會在天空大地、流光歲月里找到自己合適的生存空間和發(fā)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