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韻如
摘 要:數據在新聞報道中日益起著重要的作用,數據新聞正如火如荼的在各國開展?!逗辗翌D郵報》雖然宣布了終止其開放的博客自媒體撰稿平臺(投稿平臺)的運行,但是作為第一份互聯網報紙,仍有借鑒意義的。《澎湃新聞》是上海報業(yè)集團成立后斥巨資投入的首個新媒體項目,在國內媒體對數據新聞的探索中也走在前列。本文通過對2016美國大選的分析,以《赫芬頓郵報》和《澎湃新聞》為例,通過比較兩份報紙在大選期間的數據新聞報道,最終發(fā)現中國的數據新聞在數據來源、呈現和選題上同國外有差異,中國的數據新聞還需進一步探索。
關鍵詞: 數據新聞;美國大選;澎湃新聞;赫芬頓郵報
1 研究背景和意義
數據新聞是在大數據的技術背景下產生的一種新型的報道形態(tài),是指依據數據的抓取、挖掘、統(tǒng)計、分析和可視化呈現的新型新聞報道方式。數據新聞最初出現在英美等國的新聞媒體的報道實踐中,從而逐漸向世界其他國家傳播。目前對數據新聞探索應用較為成熟的媒體多是國外媒體,《衛(wèi)報》、《紐約時報》和《華盛頓郵報》等都積累了很多經驗,我國的數據新聞還處于探索階段。
中美兩國之間的關系一直是全球熱議的話題,對中美關系問題的擔憂與重視體現在兩國新聞媒體的報道之中,尤其是對于美國大選的報道。在過去的2016年的美國大選期間,國內外的媒體都對給予了高度重視,在報道內容與報道手法和呈現形式上都各有特色。
因此,本文選擇在中西各具代表性的兩家“互聯網媒體”《赫芬頓郵報》和《澎湃新聞》,以“2016美國大選”的報道為內容,分析比較中西媒體在數據新聞報道實踐中的差異,指出中國的數據新聞的實踐同技術與手法應用較為成熟的國外媒體相比的差距與改進之處。
2 兩報可比性分析
以《赫芬頓郵報》和《澎湃新聞》為例進行對比分析,主要基于以下原因:首先在呈現形式上,《赫芬頓郵報》和《澎湃新聞》都是“線上媒體”,均沒有發(fā)行出版紙質媒體,用戶多為互聯網用戶,在中西互聯網報紙的實踐中起到了領先作用;其次,在關注領域上,二者都著重于政治領域和思想評論報道,在內容深度和報道角度方面具有可比性;第三,正如《澎湃新聞》官網所稱:“以最活躍的時政新聞和最冷靜的思想分析為兩翼,生產并聚合中文互聯網最優(yōu)質的時政思想類內容”,兩家報紙都是新聞聚合平臺;此外在數據新聞的方面,兩家報紙都各自有了比較深入的實踐和建樹。因此,在媒體性質、報道內容和新聞實踐等多方面,《赫芬頓郵報》和《澎湃新聞》有很大的可對比性,本文選擇這兩家報紙來分析對比其在“2016美國大選”中的數據新聞報道實踐。
3 《赫芬頓郵報》網站的數據新聞實踐
3.1 《赫芬頓郵報》的新聞探索
《赫芬頓郵報》(The Huffington Post)是美國著名的新聞博客網站,始創(chuàng)于2005年?!逗辗翌D郵報》自創(chuàng)始之初就著重于國內外時政新聞的報道。此外,《赫芬頓郵報》還打出了“第一份互聯網報紙”的口號,它的社會化新聞交流的模式在各家報紙中獨樹一幟,引人注目?!逗辗翌D郵報》最大的特點就在于,它是讀者大量聚合成的網絡社群,能夠在推動公共交流等方面起到積極作用。
因此,《赫芬頓郵報》同樣不會忽視數據新聞,將其與“總統(tǒng)大選”結合,得到了受眾的關注。雖然不像《衛(wèi)報》和《紐約時報》等報紙在數據新聞方面遙遙領先,《赫芬頓郵報》依然憑借其獨特的優(yōu)勢在2016美國大選的數據新聞報道中有所建樹。
3.2 《赫芬頓郵報》在美國大選報道中的數據新聞實踐概述
在《赫芬頓郵報》網站上分別以“特朗普”、“希拉里”和“總統(tǒng)選舉”為關鍵詞進行檢索,檢索四個關鍵時間段的新聞報道:共和黨提名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為總統(tǒng)候選人、民主黨提名希拉里·克林頓(Hillary Rodham Clinton)為總統(tǒng)候選人、首場總統(tǒng)候選人電視辯論和大選全民投票日來進行報道分析。
在“ELECTIONS 2016”欄目下,在2016年7月18日至2016年11月9日,共發(fā)表了3000余篇稿件,在《赫芬頓郵報》網站原有的版塊設計中,大選期間的報道涉及了政治、媒體、風格、拉丁美洲聲音、科技、女性、宗教等多個版塊。其中多篇新聞報道使用數據,從競選時各州的投票情況到各個競選者的數據,其中11月3日的一篇題為“A Better Way To Visualize Presidential Election Results”(一個更好的方法來可視化的總統(tǒng)選舉結果)利用可視化的方式,在美國地圖中,講紅色代表共和黨,藍色代表民主黨的形式來代表各州的選舉團票數來清晰直觀的表示各州選舉情況,這是較為成熟也較為常見的一種數據呈現方式。
4 《澎湃新聞》網站的數據新聞實踐
4.1 《澎湃新聞》的新聞探索
澎湃新聞是上海報業(yè)集團成立后巨資運作的第一個新媒體項目,于2014年7月22日正式上線,此后還繼承了原有的《東方早報》的新聞報道、輿論引導的功能,因此澎湃新聞可以稱之為是上海報業(yè)集團新媒體平臺布局的一出重頭戲,也緊緊抓住了當今大數據時代下發(fā)展數據新聞的機遇。
以“數字是骨骼,設計是靈魂”為口號的“美數課”是《澎湃新聞》開發(fā)的數據新聞欄目。在2015年3月9日發(fā)表第一篇數據新聞之后,近三年時間里澎湃新聞“美術課”共發(fā)表制作了幾百篇數據新聞?!懊佬g課”欄目關注國際傳播視野下的中國話題,常對一些有時間節(jié)點的新聞事件做專題報道,例如在2016美國大選期間,“美數課”欄目頁推出了系列報道,是國內目前做數據新聞較為出彩且具有較多經驗的媒體之一。
4.2 《澎湃新聞》在美國大選報道中的數據新聞實踐概述
在《澎湃新聞》網站,檢索“2016美國大選”共有25篇文章,檢索“特朗普”,在2016年7月18日至11月9日之間共有200余篇報道,欄目有澎湃國際、思想市場、外交學人和專欄、美數課等多個欄目,報道形式也結合了文字、視頻、圖表等多樣化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