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勇
摘要:針對某高速公路工程實際情況,在簡單分析高邊坡支護方案實施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的基礎上,對高邊坡防護施工技術要求和要點進行深入分析,并通過實踐得出本工程所用高邊坡防護技術合理可行,具有參考借鑒價值的結論。
【關鍵詞】路基施工;高邊坡防護;防護工程
隨著高速公路工程不斷建設和發(fā)展,在路基施工中經常會遇到高邊坡,高邊坡自穩(wěn)性一般較差,如果防護不當,則有可能產生坍塌與滑動,對后續(xù)施工安全造成嚴重影響,因此必須重視和做好高邊坡的防護。
1.工程概況
某高速公路合同段含三處挖方邊坡,均為高邊坡,自穩(wěn)性相對較差,開挖施工后邊坡表面直接裸露,對公路施工安全和沿途景觀均有較大影響。其中,K575+360~K575+507.81段高邊坡總長為105m,高度為40m,施工中分四層臺階進行防護,由下至上坡度為1:0.4、1:0.5、1:0.75、1:0.75。這一高邊坡處在滑體的左端,自穩(wěn)性極差,從勘察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此段高邊坡處在破碎帶,裂隙發(fā)育,而且第一級地下水豐富,這對邊坡施工有較大影響。
2.高邊坡支護方案實施主要問題分析
(1)高邊坡處于S型曲線,使錨桿施工、肋槽開挖及混凝土施工都受到很大的影響。
(2)因高邊坡一級采用錨桿框格梁與植草相結合的方法支護,其坡比和坡高分別為1:0.5、10m,在下部設置蓋板邊溝。為滿足美觀、實用與經濟的要求,確立為行車提供良好服務的根本目標,在保證經濟與實用的基礎上,對邊坡進行美化和綠化,使公路綠化景觀達到良好效果,施工指揮部將打造安全且環(huán)保的公路工程作為基本原則,對高邊坡的防護進行充分論證,設計決定取消原護坡面墻,在邊溝的內側預留平臺,并將第一級邊坡的坡比放緩至1:0.5,蓋板溝采用暗埋式,在其上部進行植樹美化。
(3)因高邊坡的二級、三級和四級防護為拱形護坡,未設置鋼筋與錨桿,在開挖施工后坡度較陡且地質條件較差,很難保證邊坡的質量與安全性,之后經多個部門的共同協(xié)商決定,在這三級邊坡中使用錨桿與拱形骨架相結合的防護方式,各級肋柱按從下到上順序設置三排錨桿,同時注入水泥砂漿,砂漿配合比確定為1:1。
(4)因邊坡的地質條件很差,陡度大,所以僅在肋柱接點位置布置錨桿無法滿足穩(wěn)定性要求,之后通過研究,決定在拱頂處采用錨桿實施可靠加固。
(5)肋柱采用6根螺紋鋼,按15cm控制間距,箍筋按50cm控制間距,錨桿1m范圍內箍筋的間距按20cm控制。拱圈的半徑為1.5m,設置兩道螺紋鋼,其間距為30cm,水平筋按50cm間距設置。
3.邊坡方案與技術要求
3.1原材料檢驗
(1)水泥和集料必須在檢驗完全且確認合格后才能在護坡施工中使用。
(2)在護坡施工中采用的鋼材、錨桿與錨具都應完成檢驗,且確認合格,符合質量與安全要求。
3.2施工準備
(1)施工測放:邊坡兩端分別布置基準樁,根據(jù)設計要求,對拱形格、錨桿孔及急流槽等的具體位置實施精確放樣,保證施工能夠順利完成。
(2)場地處理:對現(xiàn)場的場地實施平整與壓實,通過取樣試驗測出場地抗壓強度,確認滿足要求后搭設腳手架,對其高度和邊坡之間的相對位置進行控制,以便于人員進行操作。
(3)鉆機就位:設置鉆機前對其施工支架穩(wěn)定性進行檢查,在安裝的過程中鉆機應達到穩(wěn)固,保持水平,在施鉆時立軸傾角誤差不能超過30。
(4)取樣試驗:地質過渡段進行取芯試驗測定抗壓強度,以試驗結果為依據(jù)對地層進行檢驗,確認和勘測設計報告是否相符。若不符合勘測報告,則應及時向監(jiān)理工程師報告。
(5)錨桿加工制作:對鋼筋進行防銹處理后根據(jù)設計要求安裝定位架,同時對其進行固定;在設計要求的位置進行壓力套設置,在套底部充填麻絮土,確保鋼筋處于套中,在從套上部向套內灌入油脂,最后用麻絮徹底封閉;錨固段和自由段之間的連接,使用連接器進行,在連接端上的鋼筋應保持光滑和平整,確保有效長度控制在80mm,不得使用焊接的方法;加工制作合格的錨桿放置在干燥且通風的地方存儲,運輸過程中避免鋼筋發(fā)生彎折[3]。
3.3鉆孔施工
孔徑按110mm控制,鉆設斜孔,施工工藝與機械設備應能滿足下列要求:軸線處在路線法向平面中;鉆孔時不得對邊坡結構造成損傷,防止巖層的裂隙被擴大,導致塌孔;及時排出孔內的巖粉,確??妆谑冀K處在干凈和粗糙的狀態(tài);軸線應保持準確,孔口處的實際偏差應控制在±50mm以內。
3.4框架鋼筋加工制作
(1)根據(jù)橫豎梁尺寸,結合模板厚度開挖梁肋基本輪廓。先對豎梁進行施工,同時在接點位置留出橫梁的鋼筋,在形成穩(wěn)定的豎梁以后再對橫梁進行施工。
(2)在對框架鋼筋進行安裝前,先對基礎底部的浮渣進行清理,確保基礎能夠達到密實,然后在底部采用砂漿鋪設墊層。
(3)在邊坡表面設置短鋼筋,備好和保護層厚度相同的墊塊。
(4)對鋼筋進行綁扎時,先用墊塊墊起,和邊坡表面保持足夠距離,同時和短鋼筋可靠連接。
3.5支立模板與支撐設置
(1)在支立模板前對鋼筋籠質量進行檢查,同時在現(xiàn)場做好記錄,再進行立模施工。
(2)對模板進行拼裝時,應做好平整和密實,尺寸必須達到精確,滿足設計要求,模板檢查確認無誤后要在表面均勻涂刷一層脫模劑。
(3)利用鋼架桿對模板進行支撐和固定,底部要和基礎充分接觸,防止漏漿和脹模。
(4)對立模施工質量進行檢查,同時做好現(xiàn)場施工記錄[4]。
3.6澆筑施工
(1)在澆筑混凝土以前對框格和肋柱實際尺寸進行檢查。
(2)對鋼筋數(shù)量與實際布置情況進行檢查。
(3)拱架上主筋保護層實際厚度應達到設計要求,不能小于50mm。箍筋的保護層實際厚度應控制在35mm以內。
(4)使用鋼筋預制成穩(wěn)定的籠體,對鋼筋籠的制作與安裝都要滿足設計要求。
(5)肋梁與拱形混凝土的實際澆筑施工應具有連續(xù)性,在澆筑的同時進行振搗。
(6)拱架施工中應同時做好錨桿施工和框架施工,拱架與錨桿之間的位置極為重要,必須精確控制和測量。為滿足這一要求,往往要先對錨桿進行施工,再對拱架進行施工,防止施工中產生意外。
(7)澆筑施工中,按從上至下的順序分別制作試件,對強度進行試壓測定。
(8)植草、排水與防滲等都在拱架連接完成后進行施工。
4.結束語
本公路工程高邊坡防護施工現(xiàn)已順利完成,經試驗檢測,高邊坡各項技術指標可以達到要求,邊坡自穩(wěn)性得以保證和提高,有效避免了坍塌與滑動的產生,說明以上施工方法合理可行,具有良好的參考借鑒價值。
【參考文獻】
[1]王文波.公路路基高邊坡防護的設計研究[J].中國高新區(qū),2018(07):178.
[2]辛俊媛.公路路基高邊坡防護的設計探討[J].工程建設與設計,2017(21):149-150+155.
[3]翁自亮.路基高邊坡防護施工技術[J].江西建材,2016(02):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