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偉明
村莊的夏夜是歡喜的,卻也是恐怖的。
當夏日黃昏靠岸,村莊猶如一個巨大的蒸籠,人的聲音都想脫嗓而出,寘入冰庫中冷凍。黃狗吐著舌頭,喘著粗氣,到處尋找陰涼所在。此時,家中的水泥地板是冰涼的,我常赤腳走在上面,能感受到來自地底下的潮濕與陰冷,涼爽無比,但也一不小心會踩上一塊玻璃,將腳扎破,喊疼不止。孩提時代對于疼痛的記憶是不長久的,總眷戀于玩樂,即使可能會再次遭受疼痛,也不會停止玩樂之心。所以,腳被玻璃扎破的次數(shù)不計其數(shù),但無論母親怎樣叮囑,我依然玩性不改。我常常一個人赤腳下地,去后山爬山,帶著小黃狗奔跑。漸漸地,腳底生了一層厚厚的繭,以至于碎石子、碎玻璃扎在腳心,我已感覺不到疼痛。
村莊的夏夜是燥熱的,身心也熱,無處發(fā)泄自身的熱量,所以語言也都帶著鋒芒。父母時不時就會爭吵,連我的脾氣也不小,常常摔壞杯子?,F(xiàn)在想起來,這也許應了那句“氣候影響心情”的說法。村莊四季分明,不同季節(jié)的景色各成一派,也影響著村莊人們的情緒。我無法想象那些整年處在熱帶地區(qū)的人們,其心理素質(zhì)當是極為強大的吧?要不然怎么能一年一年地抗拒內(nèi)心的燥熱?哪怕只是一段時間的狂躁,沒法抑制,想必也容易釀成大錯吧?
夏夜太過燥熱,怎么辦?吃飯來原本就是在增加熱量,一把老舊的風扇吃力地吹著,但永遠吹不散身體的熱量。這時,父親會讓母親搬幾條凳子放到門口,然后把飯菜放在桌子上,一家人伴著夏季傍晚偶爾的陣陣輕風吃飯,倒也是一個好辦法。終年在屋子里吃飯,偶爾到門外吃幾次,別有一番滋味。我懶得坐下,總是端著飯碗,夾一些菜,在上屋旁的小徑上邊走邊吃。沒多久,月亮便爬上天空。月光清輝,把夜空照得朦朧般虛美。月色下,一切都是朦朧的。遠處的桃樹、農(nóng)田、高山以及蜿蜒而走的大路,都好像被浮動的月暈籠罩著,毛茸茸的,能看清物體大致的輪廓,卻任你怎樣睜大眼睛,也看不清個中細節(jié)。這種曚昽虛幻的景致,只有月色才能夠賦予大地這般美感。既然看不清,那就好好吃飯吧!走到小徑上,山風吹了過來,漸漸有涼爽之意。遙想古人在夏夜,定是如我這般,端著酒杯,月下酌一杯,或者與影對酌,與友對飲,要不然怎么能寫出那么多有關夏夜的佳句呢?“苦熱中夜起,登樓獨褰衣”,把衣服撩起來吧,太熱了呀,然后呢?“靜勝安能希”,即使是柳宗元,也難以以靜勝熱。我倒覺得,既然是夏夜,必然熱纏上身,難以脫逃,何不飽嘗夏夜之味呢?夏夜之味是什么?我沒在北方待過夏夜,只知南方。我的村莊的夏夜,滋味甚廣,待我細細講來。這種滋味我是深戀著的,我不會想盡辦法克制燥熱,反倒認為這與冬雪一般,是季節(jié)的本色體現(xiàn)。從容地接受這燥熱,不驅(qū)趕,不厭倦,不否定,反倒心中衍生出另一種歡喜。
若能看到明明滅滅、閃爍不止的昆蟲,你怕是能獲得最為直接的驚喜。是的,村莊生態(tài)環(huán)境優(yōu)良,原始自然氣息濃厚,夏夜,你總能輕易在山間遇到幾只飛翔的螢火蟲。她們在追逐什么?這般姿態(tài)優(yōu)美,精靈一般飄飛在月色下。她們好像在尋找什么,尋找食物嗎?還是尋找來自村莊的訊息?人間自是有情癡,我更愿意理解為她們在月色下你儂我儂,情意追逐。在人類面前,她們完全不害羞,如此誠摯善良。我曾取來一只透明的玻璃杯,抓住幾只螢火蟲,放入杯內(nèi),仔仔細細地觀察過這種昆蟲。她的眼睛是半圓球形,觸角很長,末端有發(fā)光器。不是教材里有“囊螢映雪”的故事嗎?經(jīng)過實驗,我發(fā)覺十幾只螢火蟲所發(fā)的光完全不可能拿來閱讀。只能說,這個故事更多的是宣揚這種盡一切辦法讀書的精神,而不是它本身故事的真實性。我大學畢業(yè)后,久居城市,從未見過螢火蟲的身影,故苦思良久。一次,當?shù)氐奈骱珗@搞了一次螢火蟲放飛活動,我興致盎然地奔去,美則美矣,可惜已不是年少時夏夜偶遇三兩螢火蟲時的心境了。
夏夜自然也是用來玩的。夏夜氣溫高,水田里的泥鰍跟黃鱔都會出來乘涼,這是捕捉它們的最好時機。父親特意買了一個射程很遠的強光手電筒,手電筒上還有一根背帶,方便背在身上照明。我拿上鐵叉跟竹簍,就開始往水田走去。竹簍綁在身上,左手持手電筒,右手持鐵叉,一步一步走在水田里,一旦看到泥鰍,一把叉下去,泥鰍就被叉在鐵叉上了,然后撥在竹簍里。如果一晚上勤快點兒,運氣好點兒,叉?zhèn)€十幾二十條不在話下。
除了叉泥鰍跟黃鱔,我幼時還捉過青蛙。濃夏正是稻秧瘋長的季節(jié),蝌蚪開始大量繁殖,田間的青蛙越來越多,蛙聲陣陣。只要帶上一個強光手電筒,拿上一個蛇皮袋,走到田間,用手電筒對著青蛙的眼睛,它就完全看不清方向了,單手可輕易捉住。年少時吃過幾次青蛙肉,比起牛蛙,青蛙的味道更有韌勁?!侗静菥V目》中有“南人食之,呼為田雞,云肉味如雞也”的相關記載。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農(nóng)田害蟲開始變異,灑農(nóng)藥的次數(shù)變多了,青蛙的數(shù)量已經(jīng)減了不少。再加上政府的輿論引導,以及媒體數(shù)次報道青蛙中有寄生蟲,不可盲目吃食,村莊里的人幾乎不再去捉青蛙。
老屋旁繞著一條小水渠,夏天,如果水渠通水了,那就是絕佳的洗澡去處。我常常直接脫光身子,置身在小瀑布之下,好似噴頭,將我全身沐浴干凈。那水是自大型水庫引來的,算是干凈清澈,雖不能直飲,但用來洗澡倒是恰到好處。少了用盆浴的麻煩,多了一份洗澡的樂趣。要想更刺激一點兒,那就直接用磚頭把小水渠堵住,把水蓄滿整條水渠,就可以在里面游泳了。呼朋引伴,好不快哉!
借助明亮的月色,我們能做點兒什么呢?那就玩一場老鷹捉小雞吧!既然月光如此明亮,怎可辜負這番別致的美景呢?呼喊聲、吆喝聲此起彼伏,響徹村莊。即使即將而立之年的我再度回到村莊,面對這番月色,也想做點兒什么。靜思未免顯得太過矯情,邀上一好友,與其大談風中往事,對飲一番,豈不痛快?兒時玩伴大多已經(jīng)成家有子,即使再見面,也無法像小時那般了無隔閡。他們關心糧食和蔬菜,我更關心如何不辜負這絕美夜色。這迥然不同的心境,又如何再坐在一起?有些人會漸漸遠離,以至于徹底走散。我并不覺得這是一種遺憾,生命中曾經(jīng)擁有過,有此懷想,便足矣。何不與年邁的父親對飲一杯呢?是的,這是一個好方法,與父親談談過去,聽他講述生命中的困窘與磨難,何嘗不是一件樂事。
有人把夏天稱為“苦夏”,如果從本質(zhì)上理解這二字,倒確實說得極對。馮驥才特作文為《苦夏》,但寫得并不是苦苦的夏天,并不是蒸籠般夏天的難耐與難熬,而是“苦”字的分量,這種角度與看法非大家所不能為。我亦認為,夏天就是苦的,我愿意從根本上對它進行一種認同,因為這就是它的本質(zhì),無可更改,千秋萬代皆認此理。你看,這炎熱的夏天,炙熱的太陽目空一切地烘烤著整個村莊、大地,農(nóng)人無法出門,即使有農(nóng)活,也得頂著個大太陽出門,曬得面目黧黑地回家。而這僅僅是外在的一種打擊,更多的是心靈上的一種燥熱——無盡頭的暑熱與狂躁。即使來了一場雨,狂來的風都帶著泥土的熱腥味,呼吸久了,難免覺得惡心??蛇@不就是夏天嗎?人生一世,幾十年光陰裹挾著五味雜陳,你總會在人生的長路中碰上“苦夏”。如果你曾體會過它的滋味,你就不會再害怕,而是勇往無前,直抵生命的本質(zhì)。毫不遮掩地說,我愛這夏天,愛這無比炙熱的夏夜,愛它傾瀉的汗水,愛它舌尖上的燥熱,愛它帶給我的一切狂躁難耐。愛它,如愛生命。
夏夜也有它恐怖的一面,它就像蟄伏在我心靈上的一處陰影,若影若現(xiàn)。我家的正對面是一座座連綿起伏的山,山腳下都是人家,房子一棟棟建在一起,煙火味極濃。而山上是一座座墳墓。到了夏夜,氣溫很高,在門外乘涼的我,常常能看到對面山上撲閃的火,一閃即逝,絕不長留??煞置魃缴鲜菦]有人家的,除了墳,還是墳。所以,年少的我看到那撲閃的火,心中未免害怕,真道是“神光兮熲熲,鬼火兮熒熒”。伙伴們把它稱為“鬼火”。后來,從課本里學到,鬼火乃是因夏夜氣溫過高,人的骨頭里含有磷,磷摩擦燃燒造成。盡管了解了真相,但那火依舊在我童年的心中造成不小的恐慌。
我好像從小就對蛙聲有一種忌憚。一到夏夜,蛙聲一片,有人枕著蛙聲入眠,多么高雅有趣,而我一直對蛙聲存有一份忌憚,這忌憚因何而來呢?許是跟兩次經(jīng)歷有關。一次,村里進行農(nóng)網(wǎng)改造,將舊電線桿全部拆除。一個工人在電線桿上裝高壓線時,被突然來的電流打倒,墜在地上去世了。我幼時愛覓奇,便獨自一人前往,看到那工人被電燒壞的模樣,久久不能忘懷。而夜色恰好來臨,蛙聲陣陣,似乎是在哭泣,又似乎是在吶喊,為這樣一個亡靈在喊冤:是誰在偷偷地送電,導致他的死亡?望向窗外,一片漆黑的夜色,墨一般濃稠得化不開,越黑越恐怖,如臨深淵,以至背后都開始吹起寒風。第二次也有關死亡。村里有一個小混混,初中時便無心學習,常與外面的混混一同干搶劫的勾當。也因此,他聚了一堆人,干著不正經(jīng)的事,在當?shù)爻裘阎?。一次,他騎著一輛摩托車,后座上載著兩個人,因為速度過快,在拐彎處,與對向的一輛卡車相撞,兩車一起摔下高高的山崖,除了卡車副駕駛上的人反應快,在車還未墜下山崖時開啟車門逃跑了,其他無一人生還。當然最重要的是,墜毀地點就在我家樓下。仍是一個夏夜,四副黑棺材擺在大馬路中間,陰森森的,令人毛骨悚然,我連看都不敢去看。只是窗外響起蛙聲一片,我一夜難眠,連夢里都是青蛙在哭訴。許是年少時形成的陰影,我對蛙聲一直都有一種忌憚,總認為這叫聲是不吉利的象征。每每回老家,一聽到蛙聲,我都難以入眠。盡管書中教人智慧,不可無知,但我就是控制不了自己的無知,無法阻止自己將蛙聲與哭訴相連的恐懼感。
夏天是什么時候離去的?我真說不清楚,它來的時候飄逸無聲,只有苦夏來臨,真正那般燥熱時,方才驚覺夏天的到來。雨水逐漸增加,有時候一連一個星期都在下暴雨,但是暴雨依舊無法洗刷燥熱。走的時候更是悄無聲息,只知道落葉倦黃,天氣不再那般燥熱,村莊的草木開始變黃,一切似乎都開始走向衰落。是夏天的狂熱席卷了生靈的勃勃生機嗎?秋葉如蝶,需要一番沉思,一番沉睡。人類也是,燥熱年年有之,但切不可一直如此。何不趁低谷之時沉睡一番呢?經(jīng)過沉睡與思考的沉淀,待來年燥熱的夏夜再臨時,興許我對生命又多了一份理解與寬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