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潔
摘 要:閱讀教學技巧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教育教學革的不斷深入,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應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更新閱讀教學理念,完善教學策略。在此,主要以小學高年級的語文閱讀教學為例,對如何構建語文高效課堂所做的簡要分析。
關鍵詞:閱讀教學;技巧;課堂;小學語文
在社會發(fā)展的新時期,教育應該做到與時俱進,如今很多學校都在探索更加有效的教學技巧,著力培養(yǎng)具備綜合素質的新時代社會主義建設者?;A教育關系到學生的成長及國家未來的發(fā)展。閱讀作為小學語文高年級教學中的重難點教學內容,閱讀教學方法受到了教師及家長的關注,教師應選取適當?shù)慕虒W方法,不斷改變教學觀念,采用多種教學方式,切實提升語文閱讀教學的課堂實效性。
一、多元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對于語文教師來說,在實際教學中,應不斷創(chuàng)新閱讀教學方法,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選擇適當?shù)慕虒W方式來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一)小組討論法
小組討論法是合作學習策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小學高年級的學生來說,雖然已經(jīng)具備基本的學習能力,但是在解決復雜問題時依然存在一些困難[1]。教師在開展閱讀教學時,可以嘗試使用小組討論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課堂參與熱情,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
例如,教師在帶領學生閱讀《盧溝橋烽火》一文時,將了解中華民族面臨的沉重民族危機作為重點教學內容,為了強化小學高年級學生的理解能力,教師應注重調動學生思維,組織學生參與小組討論,掌握盧溝橋事變的原因、過程、結果,了解中國人民是如何萬眾一心奮起反擊的。通過學生的討論,意識到在抗日戰(zhàn)爭中因為有了人們的萬眾一心、團結一致,才打敗了侵略者,取得了戰(zhàn)爭的勝利。
在課堂中開展小組討論時,教師應該注重課堂秩序的維護,以及課堂進度的引導,充分發(fā)揮教師的課堂主導作用。同時教師應該做到因材施教,通過與小組成員進行討論,了解學生的內心想法,為學生提供有針對性的意見,確保學生經(jīng)過課堂討論之后,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和進步。
(二)情境創(chuàng)設法
除了小組討論法之外,教師還可以在閱讀教學中使用情境創(chuàng)設法。使用這種方式不僅可以提升學生對于文章的理解能力,體會文章中的情感,還有利于學生充分展示自我,發(fā)掘他們自身的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
例如,在學習課文《最后的姿勢》時,為了強化學生對閱讀故事的理解,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以小組表演的形式演繹閱讀內容,使學生進入到情境中,發(fā)揮了學生的想象力。通過情境創(chuàng)設法可以加強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情境演繹,老師可以看出學生對于文中不同人物的理解,學生也可以發(fā)揮自己的才能,使得課堂氛圍得以活躍。
實際上,教師在使用情境創(chuàng)設方法時,需要注意引導學生,讓學生將注意力集中在課文本身,引導學生對文中老師一心想著學生,無私奉獻的人物性格特點進行分析。對于學生來說,通過這樣的課堂,會讓他們充分融入課堂之中,并且會努力理解課文,提升他們的表現(xiàn)力。
(三)自主學習法
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需要從小養(yǎng)成,教師應意識到該能力對小學生成長的重要性。對于語文教師來說,除了課堂學習之外,還應該培養(yǎng)學生課下自主閱讀能力。教師可以利用課前幾分鐘讓學生分享自己課外閱讀的心得和體會,這樣不僅可以有效增強學生的閱讀量,還會在一定程度上在班級內部營造一個良好的閱讀氛圍,讓學生形成競相閱讀的學習風氣。
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不能做到一蹴而就,教師應該做到循序漸進,在尊重學生主體地位的前提下,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培養(yǎng)學生獨立分析文章的能力。
二、著力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思維
(一)培養(yǎng)學生理解分析能力
對于小學高年級的學生來說,已經(jīng)具備基本的課文閱讀能力,但是在文章的理解與分析能力上依然有著很大的成長空間。教師應該在教學中側重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文章能力,給學生留有思考問題的空間,不應急于向學生公布閱讀題的標準答案,以免束縛學生的思維。
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不同的教學方式,激發(fā)并引導學生一步步去思考閱讀問題,注重傾聽不同學生對問題的不同見解,這樣才可以有針對性地解決學生在實際閱讀中存在的問題,引導學生運用正確的思維方式去思考并解決問題。“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苯處煈撟龅絺鞯朗軜I(yè)解惑,不斷教會學生使用正確的方法去解決閱讀中存在的困惑[2]。當學生面對閱讀題目時,會做到厚積薄發(fā),通過自己閱讀量的積累,以及日常閱讀學習,做到舉一反三,解決很多新的閱讀問題。
(二)注重課堂教學評價
教師在閱讀課堂中與學生進行互動,需要對學生的課堂表現(xiàn)進行評價,課堂教學評價是閱讀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使學生能夠了解自身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以便及時進行改進,教師應該給予重視。教師在教學評價的過程中,應該堅持評價的客觀性,學生通常會根據(jù)教師的評價改進自身的問題,教師應讓學生了解自身存在的問題,完成對學生的客觀評價。同時,教師也要在課堂評價中多使用鼓勵性的語言,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使學生自主投入到閱讀學習中來。
在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應發(fā)揮自身的引導性作用,使用恰當?shù)姆绞?,不斷改進教學方式,注重教學理念的創(chuàng)新,運用多元教學方法來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思維,不斷提升學生的綜合閱讀能力和水平。
參考文獻:
[1]劉成英.如何構建小學語文高年級閱讀高效課堂[J].中華少年,2017(28):88.
[2]孫菲菲.小學語文高年級閱讀高效課堂構建策略探究[J].學周刊,2017(4):137-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