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惠君
(廣州第一人民醫(yī)院內科,廣東 廣州 510180)
臨床治療中,COP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年齡普遍較大,多為中老年人,中老年患者因年齡等因素,自身呼吸系統(tǒng)功能較弱,氣道分泌物多為粘稠狀,咳嗽無力或因合并其他慢性疾病,無法使勁咳嗽,導致氣道發(fā)生阻塞,情況時,痰液堆積于肺部組織,引發(fā)感染,最終導致低氧血癥和呼吸衰竭等癥狀發(fā)生,采取常規(guī)抗炎癥、化痰解痙及吸氧等治療效果并不理想[1]。該疾病臨床治療重點是清除患者呼吸道中粘性分泌物和內痰[2]。我院在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治療過程當中,使用纖支鏡吸痰聯(lián)合肺泡灌洗方法進行治療,取得滿意效果,現報道如下。
選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126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與研究組各63例。納入標準:患者經過臨床診斷符合COPD合并呼吸衰竭確診標準,知情并同意我院此次研究,并報請醫(yī)院倫理文員會審核批準。排除標準:患者伴隨心腎肝嚴重器質性病變或者血液系統(tǒng)疾病,,精神系統(tǒng)異常,有明顯的認知障礙,無正常溝通能力,研究過程中因病情加重死亡或退出的患者。對照組男37例,女26例,年齡45~75歲,平均年齡(58.6±1.4)歲,研究組男35例,女28例,年齡46~76歲,平均年齡(±59.4±1.6)歲。兩組一般資料具有可比性(P>0.05)。
兩組患者都給予重癥護理,接受抗感染、化痰及腸道內外營養(yǎng)支持,并對其心電情況進行監(jiān)護。
1.2.1對照組應用常規(guī)方法進行治療。醫(yī)護人員給予患者進行常規(guī)吸痰,將其氣道充分濕化、通過振動排痰之后及時進行吸痰,吸痰操作時嚴格按照相關無菌標準要求進行[3]。
1.2.2研究組應用纖支鏡吸痰聯(lián)合肺泡灌洗進行治療。給予患者每天1次纖維支氣管鏡進行吸痰,根據纖維支氣管鏡和胸片所見來選擇病變具體部位,使用37℃濃度0.9%氯化鈉溶液15ml進行灌洗,針對粘稠度大、深部的分泌物和痰痂在纖維鏡直視情況下通過氣管插管多次反復洗出,治療中藥根據患者實際情況應用劑量適宜的鎮(zhèn)靜劑,操作時間為10~15min,每次吸痰時間要<30s[4]。
對比兩組治療情況及治療前后動脈血氣指標變化水平。治療情況評價從呼吸衰竭糾正時間、有創(chuàng)機械通氣時間及肺部陰影消散時間三方面進行評價。治療前后動脈血氣指標評價則從PaO2(動脈血氧分壓)、PaCO2(動脈血二氧化碳分壓)和SaO2(動脈血氧飽和度)三方面進行評價。
數據應用SPSS18.0進行分析,其中計數進行x2(%)檢驗,計量進行t檢測(±s)檢驗,P<0.05提示有顯著差異。
兩組患者治療情況對比,研究組在呼吸衰竭糾正時間、有創(chuàng)機械通氣時間及肺部陰影消散時間三方面均短于對照組(P<0.05),具體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情況對比(±s)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情況對比(±s)
組別 例數 呼吸衰竭糾正(d) 肺部陰影消散(d) 有創(chuàng)機械通氣(d)對照組 63 4.2±3.8 5.8±2.8 7.9±3.6研究組 63 2.1±1.8 3.1±0.6 4.1±1.8 T/10.351 10.134 10.122 P/<0.05 <0.05 <0.05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動脈血氣指標變化情況對比,治療前兩組患者動脈血氣指標情況無明顯差異(P>0.05),治療后,研究組動脈血氣指標改善情況優(yōu)于對照組(P<0.05),具體見表2。
COPD合并呼吸衰竭發(fā)生原因主要是因患者氣道分泌物過多,分泌物粘稠度較高、形成痰栓后將支氣管堵塞,使其通氣情況不足,此外因為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多為中老年人,因自身機能退化,常伴隨營養(yǎng)不良、咳痰無力或呼吸肌肉疲軟情況,受上述因素影響分泌物會在其呼吸道管腔中滯留,而導致血流和通氣比例降低,肺部血流動力學發(fā)生變化,患者伴隨出現發(fā)熱癥狀,因此發(fā)生呼吸困難時其氧氣消耗量會增加,都會引起COPD患者出現低氧血癥和高碳酸血癥,最終發(fā)展為COPD合并呼吸衰竭[5]。
表2 兩組呼吸衰竭患者血氣變化水平(±s)
表2 兩組呼吸衰竭患者血氣變化水平(±s)
組別 例數 PaO2(mmHg) SaO2(%) PaCO2(mmHg)干預前 干預后 干預前 干預后 干預前 干預后對照組 63 69.2±4.6 77.3±6.8 86.1±4.0 90.7±2.2 68.5±5.3 59.6±4.8研究組 63 69.3±4.5 86.4±7.3 86.2±4.2 96.1±2.4 68.4±5.2 53.1±4.2 T值 / 1.012 12.931 1.120 11.247 1.114 11.012 P值 /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針對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行纖維鏡吸痰聯(lián)合肺泡灌洗治療方法,在有效改善患通氣減少痰栓和氧氣消耗量方面效果顯著,另外通過纖維鏡吸痰能夠在無菌情況下留取痰液進行相關病原培養(yǎng),檢驗結果準確可靠,且陽性率較高,對相關藥物治療有具體指導效果[6]。我院此次研究結果證明,兩組患者治療情況對比,研究組在呼吸衰竭糾正時間、有創(chuàng)機械通氣時間及肺部陰影消散時間三方面均短于對照組(P<0.05),研究結果證明,纖支鏡吸痰聯(lián)合肺泡灌洗治療能夠有效縮短呼吸衰竭糾正時間、有創(chuàng)機械通氣時間及肺部陰影消散時間。此外,此次研究結果還證明,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應用纖支鏡吸痰聯(lián)合肺泡灌洗治療能夠有效改善其動脈血氣指標。研究結果顯示,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動脈血氣指標變化情況對比,治療前兩組患者動脈血氣指標情況無明顯差異(P>0.05),治療后,研究組動脈血氣指標改善情況優(yōu)于對照組(P<0.05)。
綜上所述,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應用纖支鏡吸痰聯(lián)合肺泡灌洗治療方法,在有效改善動脈血氣指標的同時,可明顯縮短呼吸衰竭糾正時間、有創(chuàng)機械通氣時間和機械通氣后住院天數,應當在臨床中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