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 琪
(桂林市人民醫(yī)院心血管內(nèi)科,廣西 桂林 541002)
急性心肌梗死是當前臨床常見的心肌壞血癥,該病主要是因為心肌缺血造成的,患者往往伴隨心律失常、飲食障礙以及心源性休克等不良并發(fā)癥情況[1-2]。臨床一般規(guī)定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后臥床時間應控制在1~3天,體位也應根據(jù)患者恢復情況由平臥到半臥、坐位逐漸過渡[3]??紤]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臟自律和心肌缺血情況等因素,對患者采取針對性的護理措施對于促進其改善、減少胸悶、心率加快、心絞痛、腹脹、暖氣以及排便異常等不適癥狀具有重要意義[4]。本研究就旨在探討逐級半臥位體位護理在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和不適癥狀中的價值,現(xiàn)做如下報道:
選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7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納入標準:(1)符合WHO和中華醫(yī)學會制定的《臨床診療指南》中有關(guān)急性心肌梗死的規(guī)定;(2)發(fā)病時間在12 h以內(nèi);(3)Killil心功能分級在Ⅰ、Ⅱ級;(4)臨床資料完善且配合我們治療和隨訪。排除標準:(1)合并有認知和語言功能障礙的患者;(2)合并有嚴重心律失常、心源休克以及肺水腫的患者;(3)合并有腰部損傷或腰部疾病難以實行半臥位體位護理的患者;(4)既往存在藥物依賴或研究依賴的患者。隨機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89例。觀察組男56例,女33例,平均年齡(49.28±7.09)歲。對照組男57例,女32例,平均年齡(48.38±7.11)歲。兩組基本資料方面不存在差異,能夠進行對比研究(P<0.05)。本研究中所有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且配合我們治療和隨訪。
兩組患者均給予常規(guī)護理。病室內(nèi)保持安靜清潔,叮囑患者保證足夠休息時間,飲食盡量清淡。對照組患者在發(fā)病24 h之內(nèi)給予平臥或30°半臥位常規(guī)護理措施。觀察組患者給予逐級半臥位體位護理?;颊甙l(fā)病12 h內(nèi)使其保持30°半臥位體位,12~18 h時間段使患者保持45°半臥位體位,18~24h時間段使患者保持60°半臥位體位?;颊咴谂疟慊蛘哌M餐時應保持半臥位體位。護理過程中應注意如果出現(xiàn)以下情況則停止護理:(1)護理中出現(xiàn)頭暈、心悸、呼吸不暢或明顯疲勞;(2)患者出現(xiàn)嚴重心律失?;蛘咴谧儞Q體位時心率上升每分鐘超過20次,收縮壓較正常休息上升30 mmHg或下降10 mmHg;(3)心電圖ST段較安靜狀態(tài)下下移或者上移超過0.2 mV。
連續(xù)護理3天后對兩組以下指標進行評定:(1)心功能指標:心率、平均動脈壓、收縮壓、舒張壓、射血和縮短分數(shù);(2)對比兩組午餐用餐后30 min不良反應情況:胸悶、心率加快、心絞痛、腹脹、暖氣;(3)對比兩組首次排便情況:首次排便距入院時間、首次排便用時。
采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 22.0,計數(shù)資料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檢驗水準為α=0.05。
對比兩組入院后各項心功能指標情況,兩組心功能指標無顯著差異(P>0.05)。見表1。
表1 兩組入院后心功能指標對比
對比兩組午餐進餐30 min后不良反應情況,觀察組出現(xiàn)不良反應情況顯著少于對照組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x3=11.441,P=0.001)。見表2。
表2 兩組午餐進餐30 min后不良反應對比
對比兩組入院后首次排便情況,觀察組首次排便時間以及排便用時等指標均優(yōu)于對照組且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入院后首次排便情況對比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常常伴隨心衰、心律失常、胸痛、胸悶等癥狀,對患者健康以及正常生活造成嚴重影響[5]。心肌梗死患者其壞死心肌組織往往在發(fā)病后1~2周開始吸收,3~4周心肌組織逐漸纖維化并且在6~8周時形成瘢痕。為保證患者壞死組織更好修復,臨床上一般要求患者保證1~2周的臥床休息[6]。但長期平臥容易導致患者出現(xiàn)頭暈、頭痛、食欲不振、腰膝酸痛、便秘以及睡眠質(zhì)量低等一系列不良癥狀,同時還容易增加患者感染其他肺部并發(fā)癥甚至是血栓的風險[7]。因此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早期護理意義十分重要。
逐級半臥位體位護理相當于針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做的早期預防,能夠盡可能幫助患者避免因長期臥床引起的功能失調(diào)等情況,有利于改善患者預后、避免抑郁情況的出現(xiàn)[8]。同時,逐級半臥位體位有利于避免患者進餐后餐食在胃中停留時間過久,幫助腸胃蠕動、避免腹脹、暖氣等情況的出現(xiàn)[9]。本研究顯示,逐級半臥位體位護理能夠顯著減少患者出現(xiàn)胸悶、心率加快、心絞痛、腹脹、暖氣等不良反應情況。同時,對比兩組患者排便情況,觀察組患者首次排便時間以及首次排便用時短于對照組,其原因可能在于患者采取半臥位時其腹肌更容易收縮,利于促進結(jié)直腸以及膀胱的用力,縮短排便時間。
綜上所述,逐級半臥位體位護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效果顯著,不會對患者心功能造成負面影響,增強患者舒適度同時減少患者不良癥狀,幫助其排便,值得進一步在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