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騫帆(湖南長沙市明德中學高二k433班)
世有“官二代”“富二代”之說,多指家業(yè)在父輩與子輩之間傳承,我老爸曹雋平從事書法教學和研究多年,業(yè)余收藏了不少書畫。在我還是嬰兒時,老爸就抱著我到處參觀、收藏文物,16年來從未間斷。今年,我終于下定決心報考書法專業(yè),老爸最近特地送我一副王超塵爺爺?shù)膶β?lián),他希望我成為一個“藏二代”,不僅傳承家里的收藏,還要子承父業(yè)弘揚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
湖南衛(wèi)視李少華近期六次采訪隸書名家王超塵老人,王老非常重視,專門打來電話邀請老爸前往府上審稿,作為《藝術(shù)中國》雜志主編的老爸義不容辭,立馬答應。
王超塵先生是湖南津市人,1925年8月生,著名書法家,現(xiàn)為湖南省書法家協(xié)會顧問,湖南省文史研究館館員。其書法獨具一格,古厚純和,蒼茫大氣,古樸中寓新意,莊嚴中有抒情。其作品曾被多次選送國際書展和全國書展,《中國古今書法選》《明清現(xiàn)代中國的書展》《全國文史研究館書畫藏品展》等專集均收錄有其作品;國內(nèi)諸多紀念館、博物館,及黃鶴樓、岳陽樓等名勝古跡均有先生作品;先生的事跡亦被收錄在《中國當代書法家辭典》《中國當代書畫家名人大辭典》等。
7月27日晚,老爸取出一副對聯(lián)對我說:“這副王超塵的對聯(lián)是我21年前買的,明天你跟我去拜訪王老,我請他給你題字,以后這副對聯(lián)就是你的了。”
第二天上午十點,當我們一家人來到王老家小區(qū)時,迎接我們的是王老的兒子,他也是一位藝術(shù)家。王老的家里開著空調(diào),一陣清風一掃我們的風塵仆仆,進門便見到王老正拄杖而候。王老現(xiàn)已94歲高齡,用一個詞形容就是他們那一代湖南“碩果僅存”的書法家了,他雖行動上有些緩慢但思維敏捷。我們剛一坐下,王老的家人便端上來一盤冰鎮(zhèn)西瓜。老爹正要開口談正事,老先生卻搶先一步說:先吃西瓜!我忍俊不禁,老先生也真是挺細心的!隨后,他們開始審稿,王老拿出一份他自己親手改的采訪原稿,上邊幾乎每一頁都有王老用紅筆批注的細密小字,這令我們父子不禁大為驚嘆,王老94歲高齡還能用水性筆寫出這么多的不足0.2厘米的小字,試問當今這個年紀手不發(fā)抖且能寫出如此精美小行書的還有幾人?我不禁肅然起敬。
王老對原稿的改動有增有刪,很多都是細節(jié)上的,原稿上有一句話寫著“王老曾學習某某這個人的風格”,老人家細心地將“這個人”三字改成“老師”,變成了“王老曾學習某某老師的風格”,這個細節(jié)著實體現(xiàn)了王老對前輩的尊敬,這種尊師的精神值得我們晚輩學習。
當盤中的西瓜基本被消滅的時候,王老和老爸的審稿工作也基本告一段落。休息片刻,老爸恭敬地從背包中小心翼翼地取出對聯(lián),對聯(lián)是:松濤烹雪醒詩夢,竹院浮煙蕩俗塵。老爸21年來一直珍藏著,他對王老說:“我兒子今年終于同意子承父業(yè),學習書法專業(yè)接班了,我想把這副對聯(lián)傳給他,請您給他題寫‘翰墨傳家,贈曹騫帆小友’,也算是一個傳承儀式?!蓖趵弦宦?,欣然同意,還拍著我的肩膀鼓勵我:“年輕有為,將來要成大器!”
今天教師節(jié),我收到了王老重新題寫的對聯(lián),上書:
翰墨傳家久
詩書繼世長
1997年雋平先生購得,今請余題贈其子曹騫帆小友
戊戌孟秋
九四老人王超塵
老爸送我的這副對聯(lián),可謂用心良苦。我一定珍藏好他們,將書法藝術(shù)傳給我的下一代!
松濤竹院聯(lián) 書法 王超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