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孫麗紅
小米古稱稷或粟,原產(chǎn)于中國,約有八千多年的栽培歷史。中醫(yī)認為,小米味甘咸,具有清熱解渴、健胃除濕、和胃健脾安神等功效。
現(xiàn)代研究認為,小米除含有豐富的營養(yǎng)成分外,其所含色氨酸含量為谷類之首,色氨酸有調節(jié)睡眠的作用,每100克小米中含色氨酸高達202毫克。因此晚餐主食中加些小米(如小米粥、小米雜糧餅等)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有利于提高睡眠質量。
小米熬粥營養(yǎng)價值豐富,有“代參湯”之美稱。將小米熬成稍稠的粥,睡前半小時喝,能使人迅速發(fā)困、安然入睡。對于長期服用安眠藥,撤藥后產(chǎn)生睡眠紊亂或反跳現(xiàn)象者,晚餐和臨睡前常食小米粥,可調節(jié)睡眠,幫助恢復正常的睡眠節(jié)律。小米可單獨煮熬,亦可添加大棗、赤豆、紅薯、蓮子、百合等,熬成風味各異的小米營養(yǎng)粥。
或者將小米、黑米、赤豆、花生、紅棗一起煮至黏稠狀,此粥營養(yǎng)全面,是助你安眠的不二選擇,可以熬粥后,全家食用。尤其適合于食欲欠佳、貧血、體質虛弱以及失眠的人。
除此之外,小米特別適合脾胃虛弱的人食用。煮小米粥時,待到粥熟后稍稍冷卻沉淀,可以看到粥的最上層浮有一層細膩的黏稠物,這就是粥油,具有保護胃黏膜、補益脾胃的功效,最適合慢性胃炎,胃潰瘍患者食用。
小米除了熬粥外,也可蒸飯,磨成粉后可單獨或與其他面粉摻和制做餅、發(fā)糕等,糯性小米也可釀酒、釀醋、制糖等。
在食用小米時,因小米的氨基酸中缺乏賴氨酸,而大豆的氨基酸中富含賴氨酸,所以小米宜與大豆或肉類食物混合食用,可以補充小米的營養(yǎng)不足。
小米含有豐富的B族維生素,是水溶性維生素,怕高溫、怕堿,因此小米不宜長時間浸泡和搓洗,也不宜長時間熬煮,以免營養(yǎng)素丟失過多。
用料:小米50克、雞蛋1個。
先以小米煮粥,再打入雞蛋稍煮即可食用。本方可養(yǎng)心安神、補益肌體,可用于心血虧虛、煩躁失眠者,對于因長期失眠并伴有食欲欠佳、營養(yǎng)不足者,可搭配點心,作為晚餐常食,或者睡前1小時左右食用1小碗,能讓你安然睡個好覺。
用料:小米50克、紅棗5枚、龍眼肉10克。
小米洗凈,紅棗洗凈去核備用。將小米倒入砂鍋,放入去核的紅棗,加入龍眼肉,倒入足量冷水,熬至濃稠成粥即可食用。小米、紅棗、龍眼都是安眠佳品,三者共煮食,可以晚餐后2小時后服食1小碗,想睡不著都難。體虛者可常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