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玉萍
摘 要:在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識字教學占據(jù)著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將學生閱讀的能力提高的基礎。掌握字詞的好壞,在很大程度上對成段、構句起著成敗的作用,在孩子接受教育的時候,識字的多少與其學習質量的高與低對學生的學習有直接影響。因此要將“多識字”的目標完成,需要將學生學習的興趣激發(fā)起來,養(yǎng)成識字的習慣。
關鍵詞:小學語文;識字教學模式;研究
在小學的語文教學中識字教學是其基礎,因為學生接觸知識的前提即識字。因為學生的年齡較小,難以集中注意力,較差的理解能力,所以在教學中有很大的困難。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按照學生的心理特點制定其所能接受的教學方案,將學生對文字學習的興趣培養(yǎng),使學生了解文字的意義,將文字的規(guī)律找尋出來。
一、低年級語文識字課堂的狀況
(一)單一的教學方法
大多教師在識字教學中使用機械的教學方式,要求學生在學習課本的時候死記硬背。低年級學生的較差的自我控制能力與活潑愛動的本性,導致學生在枯燥乏味的課堂中喪失學習的興趣,在學習識字的課程上較為吃力。學生如果想要將漢字好好地掌握不但要實現(xiàn)高效的課堂學習,還需要在課下對對課堂的知識進行鞏固。教師在教學中需要有耐心,將教學的方法進行改進,是機械的記憶具有趣味性,避免“一言堂”的教學方式在教學中出現(xiàn)。
(二)忽略學生個體的差異
學生在顯示的學習成長中需要尤其自身的獨特性,在教師做識字教學的時候需要對學生的差異性進一步的明確,根據(jù)學生不同的學習規(guī)律開展教學。教師在這樣的基礎上,根據(jù)學生不同的基礎再因材施教,對于學生不同的差異性來教學。很多的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使用一刀切的教學模式,沒有重視到學生之間的差異性,造成教學的效率降低,難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師在教學中屬于主導地位,造成了課堂缺少活躍性與靈活性。
(三)沒能發(fā)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在《語文課程標準》中,學生對于不同階段中的識字的水平有很明確的要求,教師在對識字的教學目標實現(xiàn)的同時,將課堂的教學任務完成,嚴格的要求學生識字,生硬的讓他們對知識進行了解,甚至讓其對生字使用死記硬背的方式去記憶。教師只是讓學生將其記憶的效率增加,忽略了將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調動,縮短學生學習中的自由時間,無法引導學生的學習的熱情,喪失了學習的樂趣,導致課堂氣氛過于枯燥乏味。
二、實現(xiàn)語文識字教學質量提升的幾點建議
(一)遵循學生的識字規(guī)律
學社在學習的過程中因為其發(fā)展不同的身心規(guī)律,識字的水平也不相同,在低年級的學習階段,學生的個性正是愛動的時候,學生好奇很多的新鮮事物,但是卻不能夠長時間的記住注意力。教師在教授學生識字的課程的時候,按照學生的特點,將學生學習的規(guī)律進行把握。這是將學生識字能力提升的重要的階段,教師在引導學生識字時需要使用科學的教學方式。教師要在學生認識的基礎上,使用適當?shù)慕虒W方法去識字,要重視識字的順序,按照由易到難,從簡到繁的原則去教學。教師在識字教學的時候,要注意漢字的字音、字形等開展系統(tǒng)化的學習,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認識字形是一項難度較大的一部分,在教學中教師需要使用方便記憶的方法進行具體的教學。例如教師在對識字教學總結規(guī)律的時候,將識字的難度最大限度的降低,讓學生主動的學習,方便記憶。把字形相近的漢字放一起做比較再進行記憶,不僅能夠將漢字的字形記住,還可以區(qū)分出相近的漢字,例如:“日—目”“田—申—由”“么—幺—公”等,將這些漢字相關聯(lián),再將其進行歸納記憶,能夠形成系統(tǒng)化的漢字體系。
(二)設立有利識字的情境教學
在低年級教學中,教師的教學方式一般都較為單調,學生容易對學習產(chǎn)生枯燥乏味的情緒。在新的教程理念下,教師需要將識字的課堂進行創(chuàng)新,設立漢字教學有利的情境,讓學生對漢字的魅力有所了解。教師還能夠按照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與曾學過的知識,使用多媒體技術使課堂的識字教學能夠更加直觀。比如在學習“笑”這個生字時,使用網(wǎng)絡視頻或者圖片讓學生更直觀的了解笑的意思,這是種識字教學相對高效的方式。
(三)教學需要合理
教師在對低年級進行語文識字教學時,需要遵照有關的規(guī)律對課堂的活動進行組織。字義、字形、字音是課堂教學中的重點,字形在課堂教學中是一個重要的突破口。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將漢字的語音校準,并讓學生對漢字的意義充分的理解。有機的將三方面進行結合在開展教學活動,學生對漢字記憶按照字的義、形、音的科學的方法去記憶。比如教師在教學生“汪”這個漢字的時候,需要對學生講解這個字的外形特點,在講授時再將其讀音延伸出來,字音與字形相結合,不但能夠幫助學生對漢字快速的記憶,還可以為學生留下較為深刻的漢字的印象。
(四)通過插圖將學生的識字能力提高
在語文學科知識剛被學生接觸的時候,課本中的插圖能夠幫助學生加深漢字的認識。教師需要對其優(yōu)勢充分的利用,將學生的識字能力提高,生動形象的插圖能夠提高學生識字的能力,教師在對其信息適當?shù)囊龑?,使學生學習的興趣得以激發(fā),利用插圖的方法幫助學生對漢字進行理解與記憶,將抽象的事物具體化。
三、結語
總而言之,低年級學生的識字教學是一項很重要的學習內(nèi)容,在小學生的學習生活中,是其必須要掌握的基本的本領。教師需要對識字的重要性充分的認識,將枯燥乏味的學習模式做改變,使用多變的教學方式,教導學生自動、自主的去對漢字有所認識與使用。
參考文獻
[1]王維嬌,徐曉強.淺談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興趣法和課堂的有效性[J].中華少年,2018(13):30.
[2]張海燕.小學語文教學中“寫字教學”訓練的策略研究[J].小學生(下旬刊),2018(04):9.
[3]石瑞雪.播種傳統(tǒng)文化的種子——淺析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如何滲透傳統(tǒng)文化[J].教育,2018(15):21.
[4]郭愛紅.小學語文開放性識字的教學策略[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8(04):84.
[5]王壽婷.小學低年級語文快樂游戲課堂的構建研究[J].考試周刊,2018(3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