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志強(qiáng)
摘 要:河南省某鋁土礦區(qū)是不夠一個基本區(qū)塊范圍內(nèi)找礦的重大突破,對全國各地在不足一個區(qū)塊范圍內(nèi)找礦具有較好的示范作用。
關(guān)鍵詞:鋁土礦;礦體特征
由于礦區(qū)邊界的限制,區(qū)內(nèi)沒有含礦巖系出露,地表被大面積第四系黃土層覆蓋,所有鋁土礦體都屬于隱伏礦體。
從空間上看,礦區(qū)鋁土礦礦體形態(tài)總體呈似層狀或透鏡狀,局部嵌布著漏斗狀形態(tài)。其中透鏡狀或漏斗狀礦體常處于古基底風(fēng)化殼碳酸鹽巖的古風(fēng)化溶斗中,其厚度較大,往往礦石質(zhì)量也較好。
區(qū)內(nèi)共施工鉆孔74個,包括取芯鉆孔73個,水文孔1個。其中見鋁土礦鉆孔52個,見礦率71%。礦區(qū)外圍北部分布有以往賈西鋁土礦區(qū)施工勘查鉆孔,本次工作利用以往施工見礦鉆孔12個;礦區(qū)外圍南部為曹窯煤礦深部鋁土礦詳查,利用以往見礦鉆孔2個。因此參與鋁土礦資源量估算的見礦鉆孔為64個。
通過統(tǒng)計(jì),單工程礦體厚度0.51~12.19m,算術(shù)平均厚度3.85m,厚度變化系數(shù)75.2%,屬厚度不穩(wěn)定型礦體。
單工程見礦深度63.42~365.65m,平均187.06m。單工程見礦標(biāo)高:622.235~335.220m,平均標(biāo)高:513.609m。
本次詳查圈定礦體總面積約0.87km2,走向長286~1230m,傾斜延伸180~610m,單礦體厚度1.91~4.96m,平均厚度3.88m。單礦體品位Al2O355.91~68.18%,SiO2 9.62~13.82%,S 0.196~1.510%,A/S4.9~6.4?,F(xiàn)對圈定的4個礦體分別進(jìn)行描述:
1 Ⅰ號礦體
該礦體位于風(fēng)口洼工作區(qū),橫41~33勘探線之間。沿走向北東-南西最長處約340m,南東向最寬處約181m,礦體面積0.036km2。由6個鉆孔控制,外圍3個鉆孔未見礦。礦體平面形態(tài)呈近似梯形,剖面呈板狀。礦體走向北東,傾向南東,傾角9~12°左右,沿傾向方向厚度變薄。礦體埋深89.55~196.27m,平均142.91m。礦體賦存標(biāo)高528.39~594.45m,平均標(biāo)高561.42m。
礦石類型有蜂窩狀、豆鮞狀、致密狀、礫屑狀。礦體品位:Al2O3最低53.44%、最高64.94%、平均55.91%,變化系數(shù)8.6%。SiO2最低6.48%、最高20.43%、平均8.78%,變化系數(shù)41.1%。S最低0.165%、最高0.500%、平均0.196%,變化系數(shù)47.4%。礦體最小厚度0.92m(ZK3314),最大厚度12.07m(ZK3716)。單工程平均厚4.96m,厚度變化系數(shù)101.6%。無大厚度工程。
2 Ⅱ號礦體
該礦體位于風(fēng)口洼工作區(qū),與Ⅰ號礦體毗鄰,位于Ⅰ號礦體南部。北東向最長約286m,沿傾向最寬處約180m。礦體面積約0.039km2。由位于橫41~33勘探線之間6個鉆孔控制,外圍3個鉆孔未見礦。
礦體平面形態(tài)呈長方形,橫剖面呈向上拱的板狀。礦體走向北東,傾向南東,傾角9~12°左右。礦體中間厚,沿傾向方向向兩端逐漸尖滅。礦體埋深127.59~219.11m,平均173.35m。礦體賦存標(biāo)高504.67~562.57m,平均標(biāo)高533.62m。
礦石類型有砂粒狀、致密狀、礫屑狀。礦體品位:Al2O3最低60.92%、最高70.40%、平均68.18%,變化系數(shù)6.3%。SiO2最低8.64%、最高14.25%、平均10.65%,變化系數(shù)19.8%。S最低0.246%、最高2.380%、平均0.890%,變化系數(shù)84.1%。
3 Ⅲ號礦體
Ⅲ號礦體是區(qū)內(nèi)規(guī)模最大的礦體,位于雁嶺工作區(qū),北至澠池縣賈家洼鋁土礦區(qū)西段勘探區(qū),南至河南省澠池縣曹窯煤礦深部鋁土礦詳查區(qū)。受工作區(qū)邊界限制,礦體北東向長約1035m,沿傾向沿深約560m,礦體面積約0.405km2。由橫23~07勘探線之間的37個鉆孔控制,包含臨近礦區(qū)賈西鋁土礦鉆孔4個,曹窯煤礦鉆孔8個。
礦體平面呈中間略向外凸出的長方形,橫剖面呈向右下方傾斜的板狀。礦體走向北東,傾向南東,傾角10~13°左右。礦體厚度沿走向方向穩(wěn)定,沿傾向方向間歇地變厚、變薄。礦體埋深61.63~197.08m,平均埋深129.36m。礦體賦存標(biāo)高501.41~636.83m,平均標(biāo)高569.12m。
礦石類型有砂粒狀、致密狀、蜂窩狀、礫屑狀。礦體品位:Al2O3最低43.34%、最高72.09%、平均61.06%,變化系數(shù)12.1%;SiO2最低4.20%、最高22.38%、平均10.28%,變化系數(shù)39.2%;S最低0.191%、最高3.457%、平均1.021%,變化系數(shù)75.0%。單工程厚度最小0.87m (ZK1916),最大10.07m(ZK1114)。單工程平均厚度3.58m,厚度變化系數(shù)81.6%。有1個大厚度工程,為曹窯煤礦深部鋁土礦詳查ZK28655,礦厚7.08米。
4 Ⅳ號礦體
Ⅳ號礦體位于小河頭工作區(qū),北至河南省澠池縣賈家洼鋁土礦區(qū)西段勘查區(qū),南至河南省澠池縣曹窯煤礦深部鋁土礦區(qū)。受沉積環(huán)境及工作區(qū)邊界限制,礦體走向北東向最長處約1230m,沿傾向最寬處約350m,礦體面積約0.151km2。由橫06~28勘探線之間的17個鉆孔控制,包含臨近礦區(qū)賈西鋁土礦鉆孔2個。其中見鋁土礦孔13個,見粘土礦孔2個,無礦孔2個。
礦體平面呈近似梯形狀,橫剖面呈板狀。礦體走向北東,傾向南東,傾角13~15°左右。沿傾向方向厚度逐漸變薄,沿走向方向不連續(xù)。礦體埋深137.30~267.05m,平均埋深202.18m。礦體賦存標(biāo)高462.12~561.08m,平均標(biāo)高511.6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