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海恩 ??
摘 要: 物理是初中的必修課程,也是高中物理學的基礎,基礎的扎實與牢固,直接決定了莘莘學子在升學后對高中物理知識的接受程度,進而影響升學率。傳統(tǒng)的物理教學,抽象的理論知識,單一的教學模式,模糊的教學理念,讓學生們對物理這門高難度課程掌握起來舉步維艱,為解決這一難題,新課改下的初中物理教學,有別于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將理論與實驗充分結合,讓初中生們能在實驗的帶動下,更加深刻的了解物理知識的規(guī)律及運用。
關鍵詞: 新課改;物理實驗;初中物理
【中圖分類號】 G633.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236-1879(2018)11-0098-01
傳統(tǒng)的初中物理教學,多采用理論知識授課方式進行,物理實驗,已偏居一隅,成為雞肋,此種教學方式,不僅讓物理知識顯得更繁瑣,復雜,學生方面,接受程度也極慢,難以提升興趣,新課改下的初中物理,一改傳統(tǒng)教育模式,著重提倡實驗教學+理論雙結合模式,旨在學生能在物理實驗中,提升動手能力,激發(fā)學習積極性,加深對物理現象及知識的了解,進一步提升學習效率。
一、傳統(tǒng)物理教學現狀分析
1)教學方式單一。
傳統(tǒng)的物理教學,大多是教師按照課本要求,根據知識點就行講解,即使遇到實驗型物理知識,也多是操作,或者帶領學生做實驗,沒有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創(chuàng)新能力,此種教學方式下,即使做了實驗,很多學生依然無法理解所做實驗的目的及重要性,偏遠地區(qū)的教學甚至根本就沒有實驗一說,直接照本宣科。單一的教學方式,是增大物理學繁瑣度和復雜性,讓物理學成為了不少學生難以攻克的疑難學科的重要原因。
2)教學目的模糊。
從物理實驗教學計劃來看,初中物理教學實驗旨在從實驗中增強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理解和思考能力,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對物理學的興趣和愛好,目的性較強,但目前發(fā)展的情況卻是,在實際講解過程中,教師無法清楚認識到實驗教學的重要性或學校資源根本不足以支持實驗教學,同時不作為,低效率實驗,也極大程度上限制了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學習興趣。
3)實驗操作性不強。
在初中物理實驗中,教師多采用課本所介紹的方式操作,將過程展示之后,讓學生觀察現象和結果,學生沒有實際動手操作,不能切身體會,無法加深知識點理解度,或者學生在操作實驗時,老師限制了學生的自由發(fā)揮空間,按部就班的實驗方式,也不能對內容進行深度理解,致使效率低下。
二、新課改下物理教學實驗作用分析
1)提升學生學習興趣。
處于青春期的初中生,好奇心旺盛,在傳統(tǒng)單一教學方式的壓迫下,不得不壓抑天性,但教學實驗,猶如久旱逢雨露,讓本就好奇心旺盛的初中生一下子活躍過來,新奇多樣的工具和材料以及能切身體會的操作,無形之中就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了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理解和運用。
2)增強學生綜合能力。
之所以進行實驗教學,目的在于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主思維能力,確保在實驗過程中,通過動手、思考、看、溝通等方式,讓學生能自主進行或討論完成整個實驗,培養(yǎng)了學生的思考,交流,觀察以及分析能力,提升綜合能力之時更深層次加深了整個實驗的理解度。在每次實驗之時,教師應及時指出學生在實驗中的不足之處,以便錯誤能立即得到糾正。
三、新課改下教學實驗改進與創(chuàng)新分析
1)從教學理念上分析。
初中物理雖為基礎,但實驗性卻極強,在現代物理教學上,教師通常采用傳統(tǒng)的直接演示,學生觀察的方式進行,除了課堂沉悶外,也不利于學生吸收理解知識,想要打破這一束縛,現代物理學教師除了會講解物理知識外,還要會演示,管理,分析實驗,從生活中引入知識點,結合課本上的實驗步驟,讓學生能輕松將課本上呆板的知識點帶入到生活中,從而擺脫傳統(tǒng)物理學的教育束縛,達到增強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以便為國家培養(yǎng)更多的高素質,高能力人才。
2)從教學方式上分析。
想要提升初中生對物理學的興趣,增強學習動力,需要采取更有效,更切實可行的方式,多樣化的教育方式,是最直接有效的一種,打破了傳統(tǒng)課堂的沉悶,被動式學習,讓學生自主參與到學習過程中,將學習,變成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此種教學方式目前切實可行的有以下幾種方式,一為在日常的教學實驗中,讓學生切實參與,從實際操作中,感受物理學的魅力;二為定期開展知識競賽活動,圍繞物理學這一主題,讓班級學生之間或者班級與班級之間進行互動比賽,調動課堂氣氛,增強物理知識點印象,也可以精心設計一些同生活息息相關的物理知識題,讓學生通過生活,就能理解并回憶到課本上那些晦澀難懂的知識點;三是定期舉行專家座談會,學校聘請專業(yè)的物理學專家,為學生講解物理知識以及物理學在生活中的應用,若有必要,可以安排專業(yè)教師同時進行講解,采用相互配合,深入淺出的方式,讓學生充分認識到物理學的重要性。
3)從教學目的性方面分析。
就中國的教學模式來看,被動式的教育方式,占據主導地位,以至于大多數學生對學習都處于不感冒狀態(tài),尤其是在物理這門高難度課程上,抵觸更為明顯,不少教師在教學上,只注重知識點的傳達,只重結果,不重過程,增大了學生的理解難度,初中生物理教學新課改下,提倡學生自主動手學習,教師著重指導學生進行實驗操作,讓只注結果的方式變成現在的過程,結果兩手抓模式,目的性更強,也更能激發(fā)學生的探索欲和求知欲。
4)創(chuàng)建合理的考評方式。
為驗證新課改后,初中生對改變模式后物理學知識的接收程度,可以采用更為合理的考核方式,除了日??己藢W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情況外,對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的考核,也應該同時進行,比如,在每次實驗結束之后,對每個學生的情況進行考評,即使部分學生理論知識不夠,也能通過實際操作能力得到補償,在日常的實驗操作過程中,也應當鼓勵學生取長補短或學生之間相互配合,通過不斷的磨合,來達到促進提升綜合實力水平的目的。
總結: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實驗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合理安排操作實驗,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動手、思考、創(chuàng)新及交流溝通能力,是為現代社會培養(yǎng)專業(yè)高能力人才的必要手段。不過目前教學實驗大多停留在教師演示,學生觀察的階段,學生的動手能力較少,教師對實驗教學的理解度不夠或者學校教學資源不足,不能支撐每個學生進行實驗等等,都是目前需要攻克的難題,新課改下初中物理教學中的實驗改進與創(chuàng)新,應得到所有教育機構的支持理解,提升師資力量,改變傳統(tǒng)重理論,輕實驗的教學方式,將物理實驗,深入到物理學的日常教育之中,確保學生在掌握理論知識的基礎上,能得到更為全面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周兆彪.探究性實驗教學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作用分析[J].求知導刊,2016(08):19-20.
[2] 周禮琴.實驗教學法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運用芻議[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3(04):116.
[3] 胡彬. 初中物理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初步實驗設計能力的研究[D].蘇州大學,2011.
[4] 王珊. 引入現實生活背景的初中物理教學實驗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