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珂
習近平總書記近300字的回信,內涵深刻、意義重大,是一個載入勞模教育史冊的里程碑。將勞模精神融入立德樹人全過程,可以為大學生德育提供生動形象的案例。引導大學生培育深厚的勞動情懷,塑造“崇尚勞動崇尚創(chuàng)造”的新時代勞動價值觀。
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是黨和國家的寶貴財富,讓勞動模范有更多機會接受高等教育,是黨和國家對勞模群體的關懷和厚愛。日前,中國勞動關系學院勞模本科班的全體在校學員給習近平總書記寫信,匯報了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體會,表達了當好主人翁、建功新時代的決心。4月30日,在“五一”國際勞動節(jié)來臨之際,習近平總書記給中國勞動關系學院勞模本科班學員回信,向他們并向全國所有勞動模范、向全國廣大勞動者致以節(jié)日的問候。習近平總書記的回信,讓參與寫信的38名勞模本科班學員群體熱血沸騰,引發(fā)了中國勞動關系學院全體師生和廣大校友的強烈反響,更讓廣大勞動者深感振奮、備受鼓舞。
習近平總書記回信精神的豐富內涵及重要意義
習近平總書記近300字的回信,內涵深刻、意義重大,是一個載入勞模教育史冊的里程碑?;匦偶劝龘P勞動模范為黨和國家事業(yè)發(fā)展作出的突出貢獻,表達了黨和國家對勞動者的殷殷關懷;又以“干在實處”的精神,勉勵廣大勞動模范珍惜榮譽、努力學習,繼續(xù)拼搏、再創(chuàng)佳績,以勞動模范的干勁、闖勁、鉆勁激勵廣大勞動群眾爭做新時代的奮斗者;還強調了“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價值理念,并倡導全社會尊敬勞動模范、弘揚勞模精神,讓誠實勞動、勤勉工作蔚然成風。
習近平總書記的回信充分體現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和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階級的方針,充分體現了對勞動模范和廣大職工的親切關懷和殷切期望,充分體現了對勞模精神、實干作風的有力倡導。人民創(chuàng)造歷史,勞動開創(chuàng)未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中國人民將以“實干興邦”的勞模精神繼續(xù)譜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yè)的新史詩,繼續(xù)譜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yè)的新篇章,煥發(fā)出人民創(chuàng)造歷史的強大生命力。在邁向新征程、實現新目標的進程中,需要弘揚勞動的精神價值、唱響勞動的時代贊歌,以拼搏賡續(xù)傳統、以奮斗開創(chuàng)明天。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站在歷史和全局高度,立足世情國情黨情,多次圍繞勞模精神、工匠精神發(fā)表了一些列重要論述。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充分繼承馬克思主義與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的基礎上,開創(chuàng)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新境界,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了強大的思想引領。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勞模精神“豐富了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的內涵,是我們極為寶貴的精神財富”“生動詮釋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我們的寶貴精神財富和強大精神力量”“是偉大時代精神的生動體現”。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建設知識型、技能型、創(chuàng)新型勞動者大軍,弘揚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營造勞動光榮的社會風尚和精益求精的敬業(yè)風氣?!边@些重要論述既強調了勞模精神、工匠精神作為精神財富的重要意義,也凸顯了勞模精神、工匠精神的時代內涵。
勞模精神對于青年大學生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作用
中國夢是每一個人的夢,新時代是奮斗者的時代,屬于每一個人。習近平總書記深情指出,“幸福不會從天而降,夢想不會自動成真”“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世界上沒有坐享其成的好事,要幸福就要奮斗”。這都是習近平總書記在新時代為開啟新征程、實現新目標而向全體勞動者發(fā)出的奮斗召喚。當代大學生可謂生逢其時、適得其勢,他們精力充沛、朝氣蓬勃,處于敢于有夢、勇于追夢、勤于圓夢的最好階段,他們的“成才夢”“創(chuàng)業(yè)夢”“報國夢”必將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斷注入活力。
2016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huán)節(jié),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2014年五四青年節(jié)之際,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深刻闡述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大意義、豐富內涵和實踐要求,并強調,“青年的價值取向決定了未來整個社會的價值取向,而青年又處于價值觀形成和確立的時期,抓好這一時期的價值觀養(yǎng)成十分重要。人生的扣子從一開始就要扣好”。勞模精神作為民族精神與時代精神的重要內容,是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生動詮釋,也是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效載體。勞模精神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都在精神實質上具有高度契合和內在融通的特點:在文化傳承方面,二者均植根于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沃土,成為構筑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的重要基石。在愛國情懷方面,“熱愛國家”是勞模評選的首要條件,而“愛國”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第一個基本理念,二者體現著共同價值導向。在道德提升方面,勞模精神包含的“敬業(yè)、創(chuàng)新、奉獻”品質,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倡導的公民基本道德標準,以及公民德育教育的目標定位具有一致性,都是高校德育的重要內容。在教育導向方面,勞模精神在不同歷史時期都起到了調動社會情緒、整合社會力量,增添人民信心,鼓舞人民斗志的積極作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則是當代中國精神的集中體現,凝結著全體人民共同的價值追求,這兩者都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重要內容,具有共同的文化整合功能和教育導向功能。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榜樣教育具有示范、激勵、導向、調整、自律和矯正等多種功能,在大學生思政教育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是高校加強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徑。高等院校是培養(yǎng)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陣地,將勞模精神融入立德樹人全過程,可以為大學生德育教育提供生動形象的案例,實現潤物無聲、潛移默化的教育效果,對引導青年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勞動價值觀,涵養(yǎng)深厚的勞動情懷,培養(yǎng)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具有積極意義。在高校建立勞模精神引領機制,可以讓大學生有機會近距離接觸勞動模范、感受勞模精神、聆聽勞模故事、觀摩精湛匠藝,充分發(fā)揮勞模先進事跡和優(yōu)秀品質的感召作用,進而引導青年大學生勤奮學習、勤于鉆研、勤勉敬業(yè),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傮w來看,弘揚勞模精神有利于深化當代大學生的愛國情懷,有利于培養(yǎng)當代大學生的敬業(yè)精神,有利于拓展高校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實踐路徑。
弘揚勞模精神,激勵大學生爭做新時代的奮斗者
中國勞動關系學院是全國總工會直屬、與教育部共建的普通本科院校。學校以研究勞動科學、培育勞動英才、弘揚勞模精神為使命,經過近70年的發(fā)展,已經成為在工會和勞動關系領域學科門類最齊全、最完整的大學。1992年,按照黨中央從優(yōu)秀工人中選拔干部、培養(yǎng)跨世紀后備人才的要求,中華全國總工會在中國勞動關系學院(當時為中國工運學院)創(chuàng)辦勞模本科班,從全國勞動模范、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和全國先進工作者中遴選學員。26年來,學院為600余名勞模提供了學習深造機會。經過4年的系統學習,他們進一步堅定了信念、豐富了知識、增長了本領、拓寬了視野,逐漸成長為知識型、技能型、創(chuàng)新型勞模。
2010年,教育部下發(fā)《關于組織開展勞模進校園活動的通知》,要求高校廣泛開展勞模進校園活動,引導廣大青少年學生學習領會勞模精神。多年來,中國勞動關系學院充分發(fā)揮“勞動模范和大國工匠在校園”、勞動學科體系較為完整的優(yōu)勢,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將勞模教育與人才培養(yǎng)有機結合,形成了特色校園文化,取得了顯著成效。進入新時代,學校加大勞模精神的弘揚力度,構建更完善的引領機制,用勞模精神唱響新時代的奮斗之歌,激勵大學生爭做新時代的奮斗者。
一是強化思想引領。把勞模精神融入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過程,利用多種渠道、多種形式宣講勞模精神。完善勞模黨支部和學生黨支部共建機制,實現勞模學員和在校學生共學、共建、共進步。既要大力宣傳社會中的勞模事跡,更要深入挖掘高校校園里的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德高望重的老教授、獲得杰出成就的教學名師、取得重大突破的科研骨干等,都是校園里的“勞?!?,可以經常邀請他們給青年大學生講座,講述自己的求學經歷和一路走來的心路歷程,通過一個個身邊勞模的事跡,引導大學生深刻領會勞模精神、堅定理想信念、培育奉獻精神、立志成長成才。
二是注重日常交流。高??善刚堃恍爸R型、技能型、創(chuàng)新型”的勞?;蛳冗M工作者擔任兼職班主任、兼職輔導員或德育導師,定期開展“勞模伴我成長”“我心中的勞模”等主題黨團日活動,創(chuàng)造勞模與大學生的交流機會,增強大學生對勞模精神的認同感和親近度。通過大學生與勞模的現實交往,在為大學生樹立學習榜樣的同時,讓大學生感受到勞模作為普通人的苦甜酸辣和情感世界。這樣一來,勞模的形象將更加豐富、更加立體,勞模形象也就會變得可親可愛可敬,從而使勞模精神不再遙遠、更具感染力。
三是講好勞動模范故事。勞動模范是優(yōu)秀勞動者的典型代表。每一位勞動模范模,既能折射出時代變遷對一個人命運的影響,也能反映出家庭、單位、社會等多種因素的綜合作用。通過有意識、有針對性的故事講述,可以獲取更多無法在事跡材料中得到的信息,從而能夠更加全面、深入、細致、準確地了解勞模的成長歷程及優(yōu)秀品質的形成過程。高校應積極響應教育部“勞動模范進校園活動”通知要求,堅持舉辦“勞模大講堂”“大國工匠進校園”等主題多元、形式多樣的活動,定期邀請全國知名勞模、大國工匠到學校為廣大青年學生做專場報告,現場分享勞模身上的精彩故事,當場展示精湛技藝,使大學生產生可知、易感、能學的積極情緒,進而產生崇敬勞模、學習勞模,崇尚勞動、熱愛勞動的情懷,為青年大學生成長成才提供強大精神動力。
四是創(chuàng)新實踐育人。實踐教學是理論學習與實踐技能相結合的育人過程,有利于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學生潛能,持續(xù)提升大學生應用知識、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的能力。在高校弘揚勞模精神時,可結合所開設專業(yè),聘請與專業(yè)密切相關的勞動模范或大國工匠為實踐導師,建設一批具有勞模特色的教學實踐基地。每學年利用寒暑假或教學實踐周帶領大學生到勞模所在單位進行社會實踐,體驗勞模的成長環(huán)境,探尋勞模的成長歷程,聆聽勞模同事講述勞模故事,在真實環(huán)境中親身感受勞動模范的奉獻精神和創(chuàng)造精神,激發(fā)大學生奉獻社會和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的熱情。
五是營造濃厚氛圍。在高校校園文化建設中,建立勞模文化展示機制,在櫥窗、教室、走廊、餐廳、圖書館等學生出入頻繁的地方,以圖片、實物、文字、視頻等多種形式展示我國各行各業(yè)勞動模范和大國工匠的成長故事、非凡業(yè)績,使勞模精神融入學生日常學習生活,生動自然地傳播勞模精神、工匠精神,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引導大學生培育深厚的勞動情懷,塑造“崇尚勞動崇尚創(chuàng)造”的新時代勞動價值觀?;诖髮W生是網民重要組成部分的實際,可以充分運用新媒體技術讓勞模精神活起來,利用官方微信、微博、網站等廣泛傳播勞模故事,鼓勵大學生積極參與互動、搜集或拍攝身邊勞模的鮮活素材在網絡上展播,增強勞模精神的時代感和吸引力。
“歷史承認那些為共同目標勞動因而自己變得高尚的人是偉大人物;經驗贊美那些為大多數人帶來幸福的人是最幸福的人?!眲谀>袷菍崿F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重要力量。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yè)需要依靠一代又一代中國人的辛勤勞動、接續(xù)奮斗來實現。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我們應以習近平總書記的回信精神為指引,進一步弘揚勞模精神,用勞模的先進事跡和優(yōu)秀品質感召青年大學生勤奮做事、勤勉為人,激勵青年大學生以敢闖敢試的勇氣、激蕩自我的智慧、舍我其誰的擔當,勇做新時代的見證者、開創(chuàng)者、建設者,以飽滿的奮斗熱情、昂揚的拼搏斗志,爭先做新時代的奮斗者!
參考文獻:
[1]習近平.習近平給中國勞動關系學院勞模本科班學員的回信[N].人民日報,2018-05-01
[2]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文件匯編[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0).
[3]習近平.在同全國勞動模范代表座談時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3-04-29
[4]習近平.慶?!拔逡弧眹H勞動節(jié)暨表彰全國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大會隆重舉行[N].人民日報,2015-04-29
[5]習近平.在烏魯木齊接見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先進人物代表向全國廣大勞動者致以“五一”節(jié)問候[N].人民日報,2014-05-01
[6]封華.以勞模精神推進大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研究[J].東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