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寧遠
摘 要:與普通建筑工程相比而言,大型廠房需要承受較大的荷載,因此,在施工過程中多采用大型混凝土箱基,大型廠房混凝土施工對于抗?jié)B性能、整體性能與抗震性能都有著極高的要求,為了提升整體施工強度,為了避免各種問題的產生,就需要采用整體澆筑施工技術,采用該種技術可以有效提升施工質量,降低裂縫的發(fā)生率,提升澆筑效率,本文主要分析大型廠房基礎混凝土整體澆筑施工技術的應用。
關鍵詞:大型廠房;基礎混凝土;整體澆筑;施工技術
1 導言
實踐證明,在大型廠房建筑施工中來取基礎混凝土整體澆筑技術可以使大型廠房具有很好的抗?jié)B性能、較高的整體性能和極強的杭震性能,以此來增加大型廠房的荷載承受力,提升大型廠房的整體施工效率和質蚤,有效降低裂縫率。
2 大型廠房基礎混凝土整體澆筑施工技術中需要注愈的事項
2.1 溫度應力
為提高大型廠房的整體施工強度,在大型廠房建設中采取整體澆筑施工技術是相當必要的,而大型廠房對混凝土的強度又有著很高的要求,這就需要在澆筑的過程中對溫度應力進行科學的分析,以此來很好的掌握溫度應力的變化情況,對基礎混凝土整體澆灌技術進行有效的控制,從而實現施工的效率和施工質量的有效提高。
2.2 質量控制
把好質量關是確保基礎混凝土整體澆灌技術時效性的先決條件,因此在大型廠房進行施工前,就必須對施工材料、裂縫預防辦法和養(yǎng)護方案、運輸和攪拌等做出提前的準備,并針對各個情況進行及時、科學的分析和控制,以此降低施工過程中所遇到的風險,提高澆筑的技術和質量。
2.3 混凝土澆筑能力
大型廠房對混凝土也有較高的要求,因為不同混凝土的澆筑能力自然也不同,加之大型廣房較強的荷載承受能力也要求在進行基礎混凝土整體澆筑技術前,必須對混凝土的澆筑能力進行科學、仔細的分析,對所使用的混凝土的澆筑能力要有準確的了解和把握,這就需要在正是施工前應對具體的攪拌地點、初凝時間、施工距離、澆筑工藝等進行系統(tǒng)的分析。另外,還應該對運輸設備、攪拌機等進行仔細的統(tǒng)計和計算,以此來分析所有設備是否符合基礎混凝土整體澆筑技術的總要求。
3 混凝土結構常見裂縫與防治措施
(1)裂縫類型大型廠房混凝土結構的常見裂縫有塑性沉降裂縫、溫度裂縫、堿骨料破壞裂縫、塑性收縮裂縫幾種類型。
(2)裂縫產生原因導致混凝土裂縫產生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包括以下幾個類型:第一,施工結構長度大、面積長,導致混凝土結構出現變形;第二,基礎材料的選擇不當,未對水泥的用量與品種進行限制,沒有對外加劑、含泥量、骨料進行科學的配置;第三,在施工時,澆筑與養(yǎng)護工作不恰當。
(3)裂縫防治措施。①做好結構設計工作。在設計結構時,需要對剛度、選型進行科學的控制,在選擇材料時,避免使用細度大、活性高的水泥,避免使用骨料,在使用摻合材料時,需要提前進行試驗,再通過標準后方可使用。②加強施工管理。對于混凝土配比需要嚴格的按照標準進行控制,在拌合時,可以適當的增加減水劑、纖維素、緩凝劑、微膨脹劑,這些外加劑需要嚴格根據標準來添加,控制好混凝土水化熱,避免由于配比問題影響混凝土施工質量。同時,還要控制好混凝土入模溫度與澆筑時間,避免在澆筑時出現冷縫與超振的情況。在施工完成后,需要做好養(yǎng)護工作,控制好內外溫差,防止發(fā)生早期失水與裂縫的情況,一般情況下,可以采用覆蓋塑料薄膜或者蓄水養(yǎng)護的方式來養(yǎng)護,對于體積大的混凝土可以采用噴淋養(yǎng)護法、保溫覆蓋法進行養(yǎng)護。
4 大型廠房基礎混凝土整體澆筑施工方式
(1)建立好控制標高網在澆筑混凝土之前,需要標準好控制線,高度以0.5m為宜,對于標高控制桿間距,需要將其控制在3到5m間,再將其連接為控制網。這一流程完成后,即可開展施工,在進行施工時需要按照從遠到近交叉施工的方式進行,控制好混凝土澆筑間隔帶距離。同時,還需要控制好接搓的時間,施工流程需要按照混凝土泵送入模、混凝土棒振、振搗、混凝土整平、混凝土壓實、二次抹壓、覆蓋塑料薄膜、養(yǎng)護的方式進行。
(2)混凝土的振實對于大型廠房版面混凝土需要采用振動板進行振搗,在振搗完成后需要應用平板振,在振搗接搓位置需要采用交叉澆筑方式進行振實處理。在這一過程中,需要控制好相關的接搓時間,避免出現施工冷縫。
(3)攪拌與運輸質量的控制在攪拌混凝土之前,需要先采用試驗的方式確定具體的出機溫度與攪拌時間,在攪拌過程中,需要實時測定砂含水率,同時,保障澆筑點的固定性,在每個澆筑點中需要設置好兩臺運輸車輛。為了保障混凝土的澆筑質量,在澆筑時需要使用平面化管理模式,對相關的材料工具與澆筑現場進行專門的管理,讓各種工序可以得到順利的進行。同時,還要控制好混凝土布料寬度,防止覆蓋層混凝土發(fā)生凝結,如果發(fā)現澆筑發(fā)生泌水情況,需要在第一時間進行解決。
5 大型廠房基礎混凝土整體澆筑施工技術的實施辦法
5.1 建立完善的控制標高體系
控制標高是指在混凝土整體澆筑之前,應對控制線高度和標高控制桿間距按照標準進行標注,一般控制線的高度為0.5m.標高控制桿間距為3m--5m,并且據此組件科學、合理、恰當的控制網。只有在這一流程圓滿、順利的結束后,才能開始施工。需要指出的是,在施工的過程中,要注意方式方法,按照由遠及近交叉澆筑的方式和標準,循序漸進的進行,做好對混凝土澆筑間隔帶距離的有效控制。
5.2 控制接搓時間
接搓時間的有效控制在整個澆筑技術中的意義是非凡的,因為只有對接搓時間進行很好的控制,確保振搗的順利完成,以此來促進振實的處理得當,進而防止施工冷縫等情況的發(fā)生。
5.3 做好攪拌前的試驗,確保攪拌質量
在混凝土的攪拌之前,應對具體的出機溫度和攪拌時間進行仔細的實驗,以此來確保出機溫度和攪拌時間帶到有效的控制,保證其符合施工標準,具有科學性、合理性。另外,還應堅持在攪拌的過程中,對砂含水率進行及時的測量和評定,以此來控制和提高澆筑點的粘性和固定性,加強對混凝土澆筑質量的監(jiān)管,保證各施工環(huán)節(jié)和各施工工序都能有章程和標準可依,杜絕相關問題的發(fā)生,使得施工順利的進行。
6 結語
總之,大型廠房基礎混凝土整體澆筑技術可以有效降低裂縫的發(fā)生率,提升施工的質量和澆筑的效率,但在實際施工過程中還應嚴格的按照施工標準進行澆筑,規(guī)范施工程序,這樣才能使整體澆筑技術發(fā)揮其自身的作用和優(yōu)勢,把好大型廠房建設的質量關。
參考文獻:
[1] 杜昌寶,張旭林,李曉陽.大面積配筋的混凝土耐磨樓面整體澆筑施工技[J].建筑施工,2016(10):1364~1366.
[2] 李維.工民建施工中混凝土澆筑施工技術實踐探究[J].福建質量管理,2016(1):236.
[3] 李勝.大面積框架結構梁板混凝土一次整體澆筑施工[J].門窗,2015(8):100.
[4] 田超.大型廠房基礎混凝土整體澆筑施工技術[J].門窗,2015(7):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