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璇
摘 要:我們從古到今,對于健康的研究是一直存在的。生命在于運動,還是生命在于靜止,一直都是一個備受爭議的話題,對于靜止或是運動,一直爭論不休。在《黃帝內經(jīng)》中體現(xiàn)的觀點,就是“動”。以動靜結合的方式來進行解釋在合適不過?!靶蝿诙痪搿本褪俏闹械闹行乃枷?,也是全書的主旨。在《黃帝內經(jīng)》中論述,形體是需要運動的,但是不能夠太過的勞累,要掌握一定的度。
關鍵詞:黃帝內經(jīng);動靜結合;適度性
一、形體需動
人是需要運動的。人的氣血流通,就好像是水的流通,是一刻都不停歇的。一旦人的氣血不運動了,就好比一潭死水,不僅會發(fā)霉發(fā)臭,還會因為長期的淤積雜物而讓造成極大的損害。在《靈樞·脈度》中就有這樣一句描述:“氣之不得無行也,如水之流,如日月之行不休”。意思就是說人的氣血是不能夠不運行的,就好比是水的流動,就好像是太陽和月亮永遠不停運動一樣。如果水不運動了,那么水就會腐敗變質,也會因為產生大量的淤泥將河道堵塞,造成水災。也可以將氣血的運行比作是天上的日月和星辰,太陽和月亮是不停的運動的。如果它們不正常運轉了,世界萬物也會失去正常的發(fā)展。正所謂“日月不明,邪害空竅——萬物命顧不施”。如果日月星辰這些不能夠正常運動了,那么整個世界也會受到損害,地球上的生命也就會消失。所以說人的氣血運行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氣血正常的運動,才能讓身體健康得到維持,才能保證壽命得以延長。為了讓氣血運行,人就要多運動。適當?shù)倪\動有益身體健康。體育鍛煉,日常生活的料理等,都是對身體健康有益的活動項目。在正常的活動能力范疇之內進行運動,是對人體非常有益的。正常的運動不僅能夠讓人的氣血保持通暢,達到舒筋活血的作用,還能讓筋脈、骨骼、肌肉等得到鍛煉,內臟也會達到一定的鍛煉效果,促進人的身體新陳代謝,讓身體素質得到加強。但是如果過度的進行活動,或者活動的項目超出了人體所承受的范圍,又或者長久的不運動,人過于疲勞或者過于安逸,都是對身體健康有不利影響的?!饵S帝內經(jīng)》中就對過度勞累和過度安逸有過解釋,過勞和過逸二者之間,過勞是最為傷害人身體健康的。所以在養(yǎng)生的范疇之內,需要動靜結合,找到動和靜之間的適度點,才能夠達到“形勞而不倦”的效果。
二、不可過度勞累
運動是一門非常有意思的學問。在我國的古代,學者提出了“形勞而不倦”的思想,在我國古代就有“不妄作勞”的說法,妄,就是胡亂,隨意的意思。這句話就是說如果胡亂的進行運動,違反常規(guī),違反自然規(guī)律,超過了限度的進行勞動或者運動,都是需要被禁止的。過度的勞累不僅傷害氣血的運行,還容易讓筋骨受到損傷,讓精氣神也大打折扣,并且對腎臟部分的功能也會有很大程度的影響,這也是我們常說的過虛體制形成的原因。過度的勞累就會出現(xiàn)氣喘吁吁的情況,流汗、急喘這些情況,就意味著體內的陰精陽氣受到了非常大程度的損傷。只有通過適當?shù)男菹?,減少損耗,補充營養(yǎng),才能夠讓氣血進行恢復。過度的讓體能進行損耗,就會對身體造成非常大的損傷,久而久之,也就會讓身體出現(xiàn)病癥。在《素問·生氣通天論》中就有指出:因而強力,腎氣乃傷,高骨乃壞。意思就是說如果強行的使用力氣,超過身體極限,已經(jīng)達到了人體所不能承受的一個限度,就會讓腎氣造成一定的損傷,腎在腰部,同時也會造成腰部脊椎的損傷。同時也有一種說法,就是 “持重遠行,汗出于腎。搖體勞苦,汗出于脾”。對這句話進行解釋,就是出汗,就是對腎臟的一種損害,辛勤的勞作,因為身體的過度勞累而出汗,就會讓脾氣受到損傷。舟車勞頓,或者是長途跋涉,如果趕上炎熱的天氣,氣候過于干燥,對腎臟的損傷是非常大的。腎陰虧虛是不能讓身體的骨髓有好的狀態(tài)的,腎氣虧損,會讓雙腿無力,人萎靡不振,也會很難讓身體進行支撐保持站立。久而久之就會形成“骨痿”的病癥。在夏天如果身體過于疲勞,也會出現(xiàn)中暑的癥狀,頭暈眼花,惡心嘔吐是中暑的主要病癥。人過度的勞累,就會引發(fā)身體各種疾病。生病很多時候都是因為用力過度二導致的。凡是如果過度,都會帶來不好的影響,對身體也會產生不良的后果。飲食過度、勞動過度、情志過度,包括興趣過度等,都是有害而無益的。很多疾病的由來,也是因為形勞太過于“度”。要想讓身體保持健康的狀態(tài),就要讓身體有節(jié)制,只有保證一切的飲食習慣和運動習慣都有度,才能讓身體吃得消。很多人認為營養(yǎng)攝入越多,人體越健康。其實不然。很多疾病都是因為過度,如果營養(yǎng)攝入過多,也會對人體造成一定程度的損傷,不僅不會增加壽命,反而會讓健康受損,減少生命的年限。
三、勞逸結合
要想讓身體保持健康的狀態(tài),就要讓勞動和休息都保持尺度。只有適當?shù)倪\動,讓形體得到適當?shù)幕顒?,才能讓氣血通暢,陰陽調和。肝臟的功能也會更加旺盛,讓體質有所增強。適當?shù)男菹?,讓疲勞感得到消除,讓體力和腦力都能夠進行恢復,才能夠讓人的功能正常的運行。所以勞逸結合,就是人身體健康的保證。“形勞而不倦”是對勞動時間的一個規(guī)定和約束,也是對勞動量進行衡量的一個標尺。時間較長的過度勞作,會讓人產生疲勞感,而過度的休息,也會讓人身體受到損害。所以勞逸結合,適當?shù)倪\動,適當?shù)男菹?,才能讓身體機能保持健康的狀態(tài)。我們老祖宗在長期的經(jīng)驗中總結得出,長時間的用眼,就會傷血,長時間的站立,就會傷骨,長時間的行走,會傷筋。任何動作,如果時間過長,對人身體都是有一定損害的。所以提倡勞逸結合,讓身體可以有適當?shù)倪\動和放松。
四、結論
神醫(yī)華佗就曾說過一句話,是對《黃帝內經(jīng)》中“形勞而不倦”的最好解釋:“人體欲得勞動,但不當使極耳。動搖則谷氣得消,血脈流通,病不得生?!边@句話就是告訴我們勞逸結合。在近些年,人們越來越重視身體健康,對于飲食結構以及生活方式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改變。但很多人雖然想養(yǎng)生,但并不會真正的養(yǎng)生,也沒有領悟到養(yǎng)生的真諦。只有讓身體保證勞逸結合,凡事不過度,才能讓身體保持健康的常態(tài)?!饵S帝內經(jīng)》中“形勞而不倦”這一思想,就是讓我們可以適當?shù)倪\動,適當?shù)男菹?,是對養(yǎng)生和防止生病最好的方式。
參考文獻:
[1]施國善,林曉峰.《黃帝內經(jīng)》養(yǎng)生思想研究[J].內蒙古中醫(yī)藥,2013,(34):130131.
[2]吳義春.跟《黃帝內經(jīng)》學健康養(yǎng)生[J].中國老年,2015,(24):1.
[3]李永亮,唐振宇,曹云.《黃帝內經(jīng)》養(yǎng)生方法探討[J].廣西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7,(1):5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