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麗
摘 要:磚雕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一種重要的藝術形式,古時候人們古建筑上雕刻山水、故事等具有寓意的圖案,來表達當時的民風民俗。近年來,我國豫西地方的磚雕開始逐漸出土,大多為明清時期的居民建筑磚雕裝飾,融合了南北兩地的文化特色,既具有北方磚雕的恢弘與大氣,又具有南方磚雕的栩栩如生,盡管在色彩上稍顯古樸,卻展露出了莊重與豪放的年代風格。因此,對豫西磚雕藝術的特征與價值進行探究具有重要的意義。筆者從豫西磚雕藝術的角度出發(fā),對磚雕類型以及藝術特征進行分析,并結(jié)合其磚雕的表現(xiàn)題材,探究豫西磚雕的文化內(nèi)涵及藝術價值。
關鍵詞:豫西;磚雕藝術;文化內(nèi)涵;價值
1 引言
磚雕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藝術的瑰寶,最早出現(xiàn)在東周時期,用磚雕來裝飾墓室,直到明清時期,磚雕開始逐漸體現(xiàn)在居民建筑當中,作為墻面裝飾。磚雕作為特殊的藝術形式,引起了眾多研究學者的強烈關注,然而絕大部分的研究學者更加傾向于研究知名的磚雕,例如山西大院、徽派民居等,對豫西磚雕藝術的關注較少。近年來,河南省文物局組織在豫西民間建筑中發(fā)現(xiàn)了大量保存完好的明清建筑群,建筑中的磚雕裝飾格外引人注意。因此,對豫西磚雕藝術進行探究能夠進一步豐富學術研究,填補該方面的空白,具有較高的研究價值。筆者將從豫西磚雕的角度出發(fā),對豫西磚雕藝術的特征與價值進行以下深入探究。
2 豫西磚雕藝術的類型與特征
豫西地區(qū)指的是河南西部洛陽、三門峽等地區(qū),居民建筑沿襲了北方合院建設,加上窯洞等當?shù)孛袼孜幕挠绊?,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窯房院”建筑形式,建筑格局恢宏大氣,不拘一格,但磚雕藝術上卻獨顯細膩,將當?shù)厝宋木露瞩r活地體現(xiàn)了出來[1]。豫西建筑磚雕的類型主要集中在屋脊、影壁、門窗、門楣等部位,其中墀頭磚雕獨具特色,充分展現(xiàn)了當?shù)孛耧L民俗以及磚雕藝術審美。
2.1 屋脊磚雕
豫西磚雕較為常見的類型為屋脊磚雕,按照當?shù)睾显航ㄖ菁沟念愋陀挚梢栽敿毞譃檎?、垂、角脊等多種形式。通過對豫西民居建筑進行觀察不難發(fā)現(xiàn),絕大部分豫西民居正、垂脊會采用磚雕裝飾,建筑規(guī)模越大,磚雕規(guī)格也會相應提升,圖案也更加精美,展現(xiàn)建筑非凡的氣度[2]。屋脊磚雕的類型以花磚為主,紋樣主要以寓意呈祥的植物、走獸為主,大多為高浮雕,雕刻畫面生動、細致、立體,就連植物脈絡也都清晰可見,具有較高的研究價值與磚雕藝術代表性。
2.2 照壁磚雕
照壁磚雕是我國傳統(tǒng)建筑磚雕的主要體現(xiàn)形式,在大型院落中較為常見,用來遮擋部分建筑院落的視線。豫西民居照壁結(jié)構(gòu)較為單一,按照照壁的修建風格分為頂、心、座三個部分。為了提高照壁的裝飾與實用性效果,豫西建筑照壁頂、心、座三個部分會分開精心雕刻裝飾,而后形成渾然一體的照壁磚雕風格,具有較高的審美價值。相傳早在明代年間,照壁磚雕在豫西民居建筑中十分流行,雕刻紋樣、細致程度、形制體量大多跟隨潮流,再現(xiàn)了明代豫西地區(qū)的風土民情,以及居民對安定、美好生活的祈愿。
2.3 門楣磚雕
縱觀我國其他地區(qū)的磚雕藝術,大多集中在建筑大門的裝飾上。建筑大門的裝飾通常代表了院落主人的地位,然而豫西地區(qū)院落大門采用磚雕的形式較少,由于沿襲了北方合院的形式,院落入口較深,采光困難,就算進行磚雕也很難引起人們的注意力,因此對大門的磚雕進行了轉(zhuǎn)移,門楣磚雕以二門為主[3]。放棄對大門的華麗磚雕裝飾,集中在二門門洞上,這種建筑裝飾帶給人們一種別有洞天之感。豫西門楣磚雕通常連帶頂部墻面、門兩邊,各種雕刻元素看似獨立而又渾然一體,形成了具有獨特寓意的圖樣組合。例如,絕大部分的二門門洞頂部會雕刻花邊,門楣兩側(cè)會雕刻畫面,與門洞兩邊石聯(lián)的含義相呼應,具有著達官顯貴、長壽延年等寓意。豫西門楣磚雕每個部分都具有單獨的研究價值,各個部分有機結(jié)合,布局勻稱,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2.4 墀頭磚雕
墀頭指的是建筑大門兩邊墻柱的頂端位置,盡管裝飾面積較小,但是處在較為顯眼的位置,因而得到了居民的重視,創(chuàng)造了墀頭磚雕藝術。豫西建筑中,墀頭結(jié)構(gòu)稍有不同,按照磚雕部分可以分為盤頭、爐口、花墩三個部分,三個部分既單獨存在,又渾然一體,通常會形成一幅完整的畫面[4]。其中,爐口是最受到關注,也是磚雕最為注重的部位,通常會結(jié)合建筑主人的意愿與喜好,雕刻代表著院落主人身份的植物、走獸等圖樣?;ǘ瘴挥谲^的底部,承擔著整個墀頭的重量,因此會采用較好的建筑材料,雕刻的方法也會結(jié)合建筑材料的不同有所改變。
縱觀我國各個地區(qū)民居建筑墀頭磚雕的特色,不同的地區(qū)有著不一樣的裝飾風格,大多色彩艷麗。豫西墀頭磚雕更加古樸雅致,不善用色彩裝飾,獨顯出了幾分素雅和特別。至于裝飾圖樣,基本上與我國其他地區(qū)別無二致,大多是民間故事、寓意呈祥的圖樣甚至是文字古訓等,展現(xiàn)了我國豐富多彩的磚雕藝術。受到豫西建筑風格的影響,檐口部分通常有磚雕裝飾,但山花磚雕極為少見。
3 豫西磚雕藝術的表現(xiàn)題材
豫西磚雕藝術表現(xiàn)題材較為豐富,大多圍繞著當?shù)氐娘L土民情、傳說寓言、宗教信仰、書法文字等院落主人的喜好進行雕刻,通過對以上內(nèi)容進行磚雕裝飾,表現(xiàn)出當?shù)靥赜械奈幕瘍?nèi)涵。
3.1 寓意呈祥
豫西磚雕藝術圖樣中,絕大部分與其他地區(qū)別無二致,選擇一些寓意呈祥的圖案,例如石榴、葫蘆、桃子等常見的事物,以及諧音具有良好寓意的動物等,代表著院落主人內(nèi)心的美好愿望[5]。例如,桃子、松等具有長壽的寓意,蝙蝠的蝠諧音“?!贝硇腋0部档取T⒁獬氏榈膱D樣在豫西磚雕中十分常見,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與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
3.2 寓言故事
流傳在豫西地區(qū)的各種寓言、人物與傳說故事,也是磚雕圖樣的選材之一。傳說故事中具有獨特寓意的神仙、各種當?shù)剌^為出名的名人軼事、人們口口相傳的德孝故事,不僅被記錄在冊,同時也被當?shù)鼐用裼么u雕的藝術形式記錄在了傳統(tǒng)建筑中,其中不乏部分感人肺腑的奇人逸事,令人嘆為觀止。同時,財神等傳說中的神仙也有所體現(xiàn)。
3.3 宗教信仰
中國傳統(tǒng)三大儒道釋教派在豫西磚雕藝術中也有所體現(xiàn),為了將宗教信仰等元素添加在磚雕藝術中,大多采用了佛教、道教等具有代表性的圖案,例如佛教的蓮花、金魚、寶瓶等,道教的葫蘆、荷花等。這些宗教圖樣明眼看與其他紋樣別無二致,其中的宗教含義只有在詳細探究之后才能體現(xiàn)。在古代,宗教代表著信仰,添加在磚雕藝術中能夠進一步凸顯建筑的威嚴,同時也能夠闡明建筑主人內(nèi)心的心境與追求。
3.4 鄉(xiāng)土文化
不同的地域有著不同的民俗文化,這種鄉(xiāng)土文化也充分體現(xiàn)在磚雕紋樣中。豫西地區(qū)歷來是尊崇耕種、仕途,耕種是當?shù)厝速囈陨娴奈镔|(zhì)基礎,當?shù)厝擞玫舅氲缺硎疚骞蓉S登,因此在部分建筑的磚雕藝術中能夠看到稻穗的圖案。對于官運暢通等文化表示,當?shù)厝擞脳鳂渖虾镒颖硎尽胺夂睢?,用楓樹枝頭掛著官印表示“掛印”,意味“封侯掛印”,暗指官運亨通。當?shù)鼐用裰衅洫毺氐睦斫夥绞?,用常見的事物景象來表達內(nèi)心的期許,更是體現(xiàn)了當時豫西地區(qū)的鄉(xiāng)土文化,以及人們對仕途的追求[6]。
3.5 書法文學
部分磚雕圖樣采用了書法文學等直接表述的形式,當?shù)鼐用裾堄忻臅翌}字攥寫,而后雕刻在建筑墻面上,彰顯建筑主人的文學素養(yǎng)。通過對豫西地區(qū)建筑圖樣中文字進行分析,大多為一些能夠彰顯出建筑主人氣節(jié)的詩句,具有較高的文學及藝術價值。
4 豫西磚雕藝術的文化內(nèi)涵與價值
從以上分析中能夠看出,豫西磚雕藝術具有特殊的文化內(nèi)涵以及較高的藝術價值。從本質(zhì)上來看,磚雕的形式與內(nèi)容進一步傳達了中華傳統(tǒng)文化思想,讓人們能夠更好的了解當?shù)氐娘L土民情,同時也進一步推動了現(xiàn)代“符號”審美語言的發(fā)展,為后續(xù)的研究提供了更有價值的材料與信息。
4.1 宗教思想的表達與傳承
(1)儒家禮儀文化的表達。豫西為中原地區(qū),歷來受到儒家文化的影響,禮儀文化具有強烈的代表性。磚雕藝術中對禮儀文化的呈現(xiàn),讓當?shù)氐娜寮椅幕諊訚夂瘢M管經(jīng)過了時代的變遷與歲月的洗禮,但依然能夠體現(xiàn)出對禮儀文化的表達與傳承,同時也展現(xiàn)了當?shù)氐淖诮趟枷搿4u雕藝術中規(guī)中矩,建筑風格與磚雕類型嚴格按照禮制規(guī)格的要求進行。例如,建筑磚雕圖樣中的含義要與建筑主人的身份相符,不能過高或者過低,有失威嚴。
(2)道教思想的體現(xiàn)。河南省為道教的發(fā)源地,豫西地區(qū)作為到老子的居住地,具有較為濃厚的道家氣息。磚雕藝術中,對道教思想的體現(xiàn)也值得考究,許多建筑的磚雕圖樣中都能夠找到道家的代表圖案,表達了人們當時對道教思想的追捧,具有較高的宗教價值。
(3)佛教思想的融合。明清時期佛教傳入我國,深受社會居民的追捧,開始逐漸向中原地區(qū)滲透。明朝時期佛教與建筑裝飾的影響還并非十分明顯,直到清朝時期,各種文化思想的流入,佛教思想開始逐漸與道教、儒教等進行融合,進入到人們的生活中。豫西地區(qū)作為我國多個朝代的政治中心,宗教思想在日常裝飾中的體現(xiàn)尤為明顯,因此在磚雕藝術中也不難找到佛教的蹤影。能夠看出,磚雕作為中華傳統(tǒng)文化與藝術的一種形式,融合了多種宗教與思想,營造了更好的生活氛圍,加強對文化思想的體現(xiàn)與傳承。
4.2 加深了解豫西地區(qū)的世俗風情
磚雕藝術不僅僅是人們思想與宗教信仰的體現(xiàn),更多地展現(xiàn)了當?shù)氐娘L土民情,從磚雕圖樣入手能夠更好地追尋豫西地區(qū)的歷史文化,了解當?shù)氐娘L土民情。從總體上看,大部分的豫西磚雕圖樣都具有神秘性色彩,在神秘性色彩的背后是深遠的寓意,代表著人們的追求與向往,同時也體現(xiàn)出來了歷朝歷代豫西人民積極耕種與生活的態(tài)度。
4.3 推動“符號”化審美語言的發(fā)展
從現(xiàn)代藝術角度來看,磚雕圖樣是一種圖形與符號,與語言類似,固定的圖樣有著固定的表達含義,從“符號”語言的角度出發(fā),能夠更好的探尋其中的文化思想與圖樣含義。如今,研究學者們對歷史圖樣的“符號化”研究已經(jīng)更加系統(tǒng)化,磚雕類型與圖樣,進一步推動了符號審美語言的發(fā)展。
5 結(jié)論
綜上所述,磚雕藝術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藝術形式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豫西磚雕藝術盡管研究資料較少,卻依舊具有較高的探索價值。磚雕藝術是豫西居民智慧的結(jié)晶、文化思想的體現(xiàn),也是日常生活期望與情感的表達。筆者從豫西磚雕藝術的角度出發(fā),對磚雕類型以及藝術特征進行分析,并結(jié)合其磚雕的表現(xiàn)題材,探究豫西磚雕的文化內(nèi)涵及藝術價值,豐富該方面的研究資料,為更多的磚雕藝術研究學者提供借鑒。
參考文獻:
[1] 張念偉.中國古建筑磚雕的美學價值研究——以徽州磚雕為例[J].美與時代(城市版),2017(6):15~16.
[2] 陸楊.中國磚雕的發(fā)展史[J].戲劇之家,2016(23):288.
[3] 韓巖巖.中國傳統(tǒng)磚雕藝術淺析[J].黑河學院學報,2016(5):183~184.
[4] 陸葦.中國磚雕藝術的傳承史略探析[J].現(xiàn)代裝飾(理論),2013(2):120.
[5] 劉顯波,郭慧玲.傳統(tǒng)磚雕藝術的歷史價值及其發(fā)展前景展望[J].科教文匯(上旬刊),2011(2):120~122.
[6] 孫雅華.磚雕藝術的歷史與現(xiàn)實價值初探[J].內(nèi)蒙古社會科學(漢文版),2001(S1):9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