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碧軍
摘要:古詩詞教學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占據(jù)的位置至關重要。隨著新課改的漸漸貫徹與進一步深入,初中語文的教學方法和理念都發(fā)生一定的變化。在此背景下,在教學實習環(huán)境中搜集真實的資料,調(diào)查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的教學現(xiàn)狀及教師教和學生學存在的問題,探索古詩詞教學的新路徑具有現(xiàn)實意義。針對以上情況,本文從教學現(xiàn)狀調(diào)查,古詩詞存在問題以及為初中語文古詩詞的教學探求新的路徑三個方面進行探索。
關鍵詞: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
一、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現(xiàn)狀分析
在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現(xiàn)狀分析中,主要運用文獻分析法,聽課觀察法和課下談話法。通過對當今的教學現(xiàn)狀進行分析,以期在以后教學中可以得到應用,對我們的教學加以改進。
1、文獻分析法是通過網(wǎng)絡信息與圖書館館藏等資料,對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等相關資料進行搜集與分類,加以整理,可以得到一些前人的研究成果。借此能查找出與本文相關的非常多的教學實例,加以運用。
2、對于聽課觀察法,我們在聽課時,觀察老師的教學,并對教學作各方面的記錄。而且,通過記錄學生與教師的互動情況以及表情和去發(fā)現(xiàn)問題。這為了解初中語文古詩詞的教學現(xiàn)狀提供了重要的信息。
3、課下談話法是利用在課間休息時,親自對教師和學生進行交流,收集和古詩詞教學有關的信息。通過與老師交流得到,很多老師會對教學作恰當?shù)母膭?。有很少的教師會完全依?jù)教學大綱教學,比較死板。在與學生的交流中,發(fā)現(xiàn)除了非常少的一些學生學習古詩詞是因為熱情外,非常多的初中生是因為應試原因。同時,任課教師也會影響他們學習古詩詞。
二、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存在的問題
1、古詩詞在教學中受應試教育的嚴重影響。在當今教學中,很多學校的教學都是依照大綱要求進行教學。通常只按照試卷中出現(xiàn)考試題型進行針對教學和背誦默寫。只要學生在考試時能不丟分,老師一般不愿讓學生花更多的時間在古詩詞學習上。貌似很多學生筆記記得非常多,看似收獲很大。但其實是以應試為目的,這樣下去,不僅老師教得沒有激情,學生學得也無趣。這也喪失了古詩詞教學原本的目的。
2、教學方法概念化。在古詩詞教學中,一些教師不把古詩詞作為學習的出發(fā)點,卻把背景、詩句翻譯、表現(xiàn)手法、意象等作為概念介紹給學生。學生盲目的進行吸收,經(jīng)常把這些概念化的東西當做結論死記硬背。一首很好的古詩詞卻被拆分的雜七亂八,美感全無。這與“微言大義”境界相比相差巨大。這樣的教學方式降低了學生對古詩詞的情感把握,體現(xiàn)不出古詩詞的美。
3、教學主體單一。 “一切為了學生的終身發(fā)展”不能將古詩詞教學排除在門外。但許多老師還繼承了原來的教學思想。在教學時一直是 “一言堂”。這種教學,使原本有血有肉的古詩詞變得毫無生趣?!疤铠喪健钡姆绞酱蟠蠼档土藢W生體會古詩詞美的機會。
4、教學路徑程序化。很多老師在古詩詞教學方法很陳舊,一直使用老五步的教法。今天,多媒體已經(jīng)發(fā)展成一種比較成熟的輔助教學工具。但許多語文教師卻依然采用很多程序化的教學方式。這讓課堂變得乏味無趣,學生會慢慢失去學習古詩詞的興趣,離美麗的古詩詞世界遠去。
5、學生學習動機缺乏。確實,古詩詞對人的影響或許很慢與不明顯。因此,很多初中生認為古詩詞的學習是沒有意義的。同時,初中生容易受外界因素影響。他們更喜歡在閑暇時玩游戲。學習古詩詞只是為了應付考試,更勿論古詩詞學習的積極性了。
6、學生學習能力不足。古詩詞的句子通常很難理解。這使得學習古詩詞必須付出相當多時間。但學生在學習時還是依靠老師課上課堂教學。也缺乏對課外古詩詞的積累學習。當碰見課堂上沒有講過的古詩詞,就顯得無能為力。因此學習古詩詞的自我滿足感很低。這樣長期養(yǎng)成的習慣導致初中生古詩詞學習能力很差。
三、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新路徑
1、教學過程的細化:將“精讀”改為“教讀”,老師只傳授學習的方法。將“略讀”改為“自讀”。讓學生利用老師傳授的方法進行自學。我們要力求規(guī)避在教學時將全部課都上成教讀課,應該把自主權歸還給學生。
2、教師提升的要求:有人說過,想要給學生一碗水,自己必先有一桶水。初中語文古詩詞展現(xiàn)出的教學現(xiàn)狀和老師自己古詩詞的能力高低有著密切的關系。依據(jù)教材和要求的改變,老師也要改變自身教學的方式。
3、教讀教學新思路:教學中,我們要把學生當做主體,回歸到課本當中。比如,在對《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這首詩學習時,有些學生會將“寄”字誤寫為“記”。教師可以先讓學生預習,使得學生加強對題目的理解。老師也可以對學生進行引導和補充。告訴學生這首詩是李白聽聞好友王昌齡被貶謫到龍彪時,李白在遙遠的地方寫這首詩寄給好友。最后來說明“此寄”是指這首詩,而不是和一些游記文章相同的“記”。
4、立足于詩詞情感:我們追求作者、教師、學生三者各自的情感的融合與內(nèi)在統(tǒng)一。希望學生能夠深入課本,與作者進行全方位,多層次的自由對話。如在實際中學生可能產(chǎn)生不同的理解:“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边@句詩表現(xiàn)的是作者內(nèi)心的些許悲傷情感。作者送朋友回京,此處別離后,不知何時再見。這種學習,可以使學生的情感得到升華。
5、立足于詩詞語言:有人說 “每個漢字都像一張充滿感情向人們訴說著生活的臉”。如今,“重背誦,輕誦讀”的問題非常嚴重。想要從根本上改變解決這種問題,必須意識到誦讀是古詩詞學習中能夠有效記憶古詩詞最方便的途徑之一。
6、立足于詩詞背景:在學習古詩詞時,首先要消減學生與古詩詞的時代代溝,消除學生對古詩詞晦澀、枯燥的偏見。要“知人論世”,讓學生知道作者的經(jīng)歷和歷史背景。作者簡介這些知識的介紹對學生掌握和研究古詩詞有著非常大的效果。
參考文獻:
[1]李媛. 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現(xiàn)狀及新路徑探索[D].河南科技學院,2018
[2]張守英. 核心素養(yǎng)視域下的初中古詩詞教學研究[D].山東師范學院,2018
[3]黃靜. 中學古詩詞教學中的典故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