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慈蕓
【摘 要】 作文教學要重視鼓勵學生表達真情實感,重視對學生寫作興趣和寫作習慣的培養(yǎng),引導學生表達對生活的熱愛,鼓勵學生的表達要有創(chuàng)意,對社會關注,對自然親近。提倡作文教學要生活化,在生活中體驗感悟,在生活中積累素材,懂得用生活的內容表達,鼓勵評價要以生活的態(tài)度進行。
【關鍵詞】 小學生;作文教學;捕捉生活;興趣培養(yǎng)
被化為生命的活動的學習形式便意味著要進行生活作文,而演變?yōu)樾撵`體驗生活的成長歷程便是作文的過程。當把體驗的歡樂和痛苦傾注在筆下時,作文就不再是運用語言的學習過程那么簡單了,更是對自己的心靈思辨進行反思、對生活進行審視的過程。在進行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生活化探索時,可以把生活的靈性賦予作文教學,作文教學可以從“生活化”的角度來優(yōu)化,這是十分有現(xiàn)實意義的。那么,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如何在作文教學中使作文教學生活化,從而提高小學生的作文水平呢?下面就結合多年的作文教學經驗,談幾點做法。
一、觀察生活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這是朱熹說的。生活處處有作文,是習作的源頭活水。生活是個啞巴,她不會自己站出來叫賣。誰對生活滿腔熱情,生活就會為他獻出珍寶,生活可是個鐘情的戀人。引領學生發(fā)掘生活的奧秘,觀察奇異的自然現(xiàn)象,為學生的學習習作和生命成長提供了充足的營養(yǎng)和不竭的動力。大自然無奇不有,千姿百態(tài),秋去冬來,云蒸霞蔚,寒來暑往,花開花謝,云舒云卷,鳥語花香,大自然如此多姿多彩,不但要引導學生去認真觀察、感受,還要留心觀察眼花繚亂的購物廣場、造型各異的大橋、大大小小的休閑廣場……讓學生學會重點觀察、細致觀察、聯(lián)想觀察和有序觀察,讓學生去發(fā)現(xiàn)生活的絢麗多彩,從而使生活積累不斷增加。平時針對日常用品的不足認真觀察,開展小發(fā)明和小創(chuàng)造等活動來鼓勁學生設計出新的產品,比如“我是小發(fā)明家”“我是小設計師”“我有一雙小巧手”等;針對社會生活中的不良現(xiàn)象,指導學生以“二十年后的我”或“假如我是一名科學家”等為題寫假想習作,也可以編童話,以“未來的學校”“22世紀的飛機”等寫科幻習作。這樣,學生的創(chuàng)造和智慧的光芒便能得到迸發(fā),便能在習作中創(chuàng)造出新的生活。
二、體驗生活
占據(jù)小學生的主導的是形象思維,但由于小學生的生活體驗相對缺乏,對于自己所記錄過的生活內容十分容易淡忘,這樣就導致寫作的熱情十分缺乏。教師在進行作文指導時,要讓學生置身于自己相對熟悉的生活中,要從學生熟悉的事物開始入手,把學生對生活的點點滴滴的情感調動起來,讓學生在內心中渴望記錄生活,使學生的寫作熱情得到充分的激發(fā),在心靈上引起情感共鳴,有更多的碰撞,這樣寫作,學生的思維能力就能調動起來,從生活中獲取資料,文章的寫作結構和思路便能理順好。
比如,可以設計各種比賽活動讓學生參加,如歌詠比賽、拔河比賽等,教師可以參與并記錄活動的全過程。學生能在比賽過程中獲得全新的競技體驗,有同學們的吶喊聲、喝彩聲和啦啦隊的加油聲等,激烈的活動場景很快就點燃學生的學習熱情,可以把同學的表現(xiàn)和活動過程以及自己的心理活動記錄下來,在寫作時就可以把這些素材用上,自己便又好像回到了比賽的活動當中。在如此的教學氛圍下,學生結合自己的情緒體驗,寫作便游刃有余了。
三、想象性習作
魯迅說過:“孩子常常想到地面下的情形,想到昆蟲的語言,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花卉的用處,他想飛上天空,他想潛入蟻穴。所以說孩子是可以敬服的?!眲?chuàng)新是習作的生命,想象是習作的翅膀。針對學生善幻想、愛想象的特點,寫想象習作可以讓學生無拘無束地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以《假如我是市長》《30年后的聚會》等為題,讓學生寫假設式想象習作;提供幾樣事物,充當文中人物,讓學生構思一個故事,表達自己美好的愿望,寫童話式想象習作;針對言已盡而意無窮的結尾,讓學生大膽構思新的情節(jié),推測故事新的發(fā)展,寫推測式想象習作;還可寫科幻式想象習作。長期如此訓練,學生興致勃勃地寫作,能把潛在的創(chuàng)造力誘發(fā)出來。
比如,扮演生活角色的假設式想象習作指導策略:首先,讓學生走進現(xiàn)實生活,熟悉角色生活,了解角色現(xiàn)狀;其次,解剖角色形象,針對工作職責,分析人物言行,總結角色得失,尋找突破辦法;最后,進入角色狀態(tài),承擔角色責任,完善角色形象,憑借事實說話,挑選重點敘述。
四、形式生活化
學生平時的寫作訓練除了安排寫周記、仿寫片段、作文等形式外,還可以組織全班同學寫“班級日記”,這樣能使學生的寫作興趣得到充分的激發(fā),能讓學生愛上作文的輔助形式之一便是日記了,而作文的延伸和補充的形式之一就是“班級日記”。全班可以分成若干個作文小組,按先后順序排列好,各小組選好組長。每一小組共用一本日記本,可以按各自的愛好來選購日記本,依次輪流寫作。每天由一個人寫,體裁是什么,內容要寫什么,都由當天寫的學生自己決定,任何人都不能加以干涉。后面寫的每個學生在寫之前都要認真閱讀前一位同學的日記,還要寫上自己對這篇日記的看法及值得學習的地方,也可以是“評語”,寫完后,自己也要寫一篇日記進行交流。這樣,每個小組都有同學進行習作。當每個小組的成員都寫完后,就進行評比,把“最佳作者”“最佳習作小組”“最佳讀者”評出來,而感情是否真摯、語言是否順暢、是否富有生活化氣息是評比的重點??梢园褍?yōu)秀的日記推薦給優(yōu)秀刊物發(fā)表。學生如果堅持寫“班級日記”,就能養(yǎng)成隨時隨地記錄生活、觀察生活的習慣,同時,他們的眼睛和大腦也能變得敏銳起來?!鞍嗉壢沼洝笔箤W生感到合作學習的快樂,體驗了成功的喜悅和寫作的輕松,這樣學生想不愛上作文都不行。
總之,創(chuàng)作的唯一源泉便是生活。教師在教學中,只有關注學生的情感和生活,抓住恰當?shù)慕虒W契機,根據(jù)學生的特點與興趣組織相應的活動,讓學生主動走進生活,站在學生的角度去想象、去感受、去發(fā)現(xiàn)、去探索,激發(fā)學生強烈的表達欲望,才能引導學生用真實的生命去擁抱作文,表達自己生命的真實感受。
【參考文獻】
[1]鄭美星.小學作文生活化教學策略初探[D].浙江師范大學,2016.
[2]張開芳.“作文教學生活化的實踐研究”策略初探[J].小作家選刊,201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