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珍
摘 要:在小學語文課堂中,積極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小學語文課堂煥發(fā)出蓬勃的生機與活力,從而達到我們追求的理想狀態(tài)。良好的教學氛圍應該是建立在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之上的。因此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為學生創(chuàng)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讓學生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提高語文教學的學習興趣。鑒于此,文章主要針對小學語文課堂中如何營造輕松的氛圍進行論述,同時提出了一些具體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 良好 教學氛圍 營造
小學語文是知識學習的最基礎科目,因此,教師要注重小學語文的教學,要利用語文教學為學生今后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而提高語文課堂有效性的前提條件就是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輕松民主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在其中無拘無束地學習,讓學生不再畏懼發(fā)表見解,促進師生共同探討和研究。教師要豐富教學手段,改變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束縛,提高學生對語文教學的學習效率。
一、精心設計導入,營造良好氛圍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唱唱歌,背背詩,這樣,不僅讓學生從課間的活動中進入學習狀態(tài),活躍課堂氣氛,而且能集中學生的注意力,為新課的學習作好鋪墊。如果是借班上課,可以和學生課前談話,如問學生“你叫什么名字啊”“老師想和你做朋友”“你喜歡什么啊”等一些輕松活潑的話題,這樣便能在極短時間內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為新授課作情感鋪墊。例如:在小學語文四年級《記金華的雙龍洞》的教學中,教師讓學生找出文章中最喜歡的句子,然后在小組中進行交流,最后全班進行交流,學生會踴躍的爭先恐后的發(fā)言,如溪水也會時高時低,時斷時續(xù)。寫出山路美、洞口寬大的特點。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始終作為主角,激發(fā)了學生的積極性和探究的好奇心,使學生一直處于輕松活躍的狀態(tài),給語文教學也增添了無窮的樂趣。
二、充分利用想象的天性,提高學習效率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使學生主動學習的動力。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隨時用“興趣”作誘惑,從調動部分學生的積極性到全方位調動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形成“你追我趕”的學習氛圍,這樣才能實現(xiàn)學生自主探究、參與合作的積極性,這就需要教師采用多種教學形式,隨時變換課堂形式,點燃學生的熱情之火。語文的教學大多是通過閱讀來完成的,課文在閱讀前,就會給小學生提供了一個多層次的結構框架,留給學生很大的思考的空間,等待小學生去發(fā)現(xiàn)、填補。這些“空白”的填補正式小學生閱讀活動中不可缺的、被激活了的思維元素,是課文的主人公與小學生之間情感橋梁,我們可以充分的利用小學生的想象力,讓小學生對課文有個性鮮明的理解,逐步深入,進而嘗到成功的快感,內化為自覺地行為。讓小學生在想象中,利用自己被激活的思維填補這一個個“空白”。例如:在講解《跑進家來的松鼠》時,就可讓小學生分組去想象假如自己是只“松鼠”,會想象著干什么?通過熱烈的討論問題,同學們更加深了對課文背景的了解,從松鼠的幾個動作中準確感受松鼠的可愛,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拓寬了學生想象思維的空間。
三、設計情景小游戲,增加師生互動次數(shù)
我國在語文方面的傳統(tǒng)教學是以“老師上課、學生聽課”這樣單方面的傳授方式為主,并且?guī)资耆缫蝗盏夭捎靡粯拥慕虒W大綱和教學內容,即使有時會有一些“課堂提問”的師生互動方式,但對于營造輕松的課堂氛圍來說,并沒有起到太大的作用。因此,對于正處于比較愛玩的時期的小學生來說,綜合課堂教學內容,設計一些情景小游戲,是最能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課堂教學的一種方式。學生的學習內容不應該再局限于課本,老師的教學重點也不應該再局限于單純地講解知識,當今的語文教育更注重于語文實際技能的應用,因此,適當設計一些可以加強學生語言應用能力的游戲。例如:在上《圓明園的毀滅》這篇文章時,可以提前給學生布置預習課文的作業(yè),然后在課堂上找同學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達到營造輕松課堂氛圍的效果。除此之外,還可以采用表演課文中某些片段、學生提問老師回答、學生搶答等方式達到目的。這些小游戲不僅可以增加師生互動次數(shù),培養(yǎng)良好的師生關系,而且可以更好地營造輕松的語言學習氛圍,并且充分給學生表現(xiàn)自己的機會,更有利于課堂教學。
四、提高教學藝術,營造良好氛圍
教學是一門高深的藝術。教學藝術是教師達到最佳教學效果的方法、技巧和創(chuàng)造能力的綜合表現(xiàn),它主要表現(xiàn)在教師對教學過程的把握和教學方法的運用上。在影響語文課堂氣氛的諸因素中,教師的教學藝術是一個重要因素,教師首先應從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放手,應積極培養(yǎng)和保護學生的好奇心、探索欲?!皩W起于思,思源于疑?!惫膭顚W生獨立思考,大膽質疑。同時,教師要善于用自己的態(tài)度、語言和技巧創(chuàng)設一種寬松、和諧和進取的課堂氣氛,使學生思維處于高度活躍狀態(tài),此時,教師也不需擔心教學效果如何。例如,在小學語文三年級《我們的民族小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為學生準備一個民族風情展示會,讓學生找一些各個民族的圖片,然后讓學生之間進行對圖片的點評,最后學生集體選出最具有特色的一張,然后教師給予最具有特色的照片同學獎勵,并頒發(fā)小獎品。這樣既使學生對不同民族有了初步了解,又使課堂變得更加輕松,也讓學生感覺到學生間的信任與平等。
結語
綜上所述,營造輕松自由的課堂氛圍是實施現(xiàn)代化素質教育必不可少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因此,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要與學生形成平等互助的的觀念,要不斷地激勵學生、引導學生,給予學生更大的決策力和更多的表達機會,從而讓學生意識到自己的重要性,實現(xiàn)自我價值。營造良好課堂氛圍的方法很多,需要我們在教學中不斷發(fā)現(xiàn)和總結,相信這樣的教學能把孩子們引入學習的自由天地,讓他們快樂地遨游在知識的海洋里。
參考文獻
[1]廖春燕.建立小學班級語文氛圍提高學生的語文素質[J].新課程(小學),2016(12):158-159.
[2]王艷梅.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營造輕松愉悅課堂氛圍[J].現(xiàn)代閱讀(教育版),2016(04):214-215.
[3]蔡海龍.小學語文課堂提問有效性探析[J].軟件(教育現(xiàn)代化)(電子版),2016(07):112-113.
[4]趙麗琴.師生關系對學生語文學習動機的影響[J].語文建設,2015(08):441-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