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瑩
近年來,影視傳媒類專業(yè)成為高考報考的新寵,大批學生涌向這個學起來有趣味,又可以成為未來市場主力軍的專業(yè)。其中影視類專業(yè)受青睞程度呈持續(xù)上升趨勢,這些專業(yè)主要包括廣播電視編導、戲劇影視導演、制片管理、影視制作等等。大批量的學生涌入,引發(fā)了許多教學中可能面臨的實際問題,如何解決這類專業(yè)的課堂教學,使之與市場需求相結合,達到“學以致用”的實效,值得思考。
影視專業(yè)的學習跟普通文理科專業(yè)有一個顯著的不同,在于必須與實際相結合,并且要有大量實踐機會,失去了實踐的輔助,課堂上的理論教學就形同虛設。下面,筆者就影視類專業(yè)的實踐教學方面提出幾點設想。
開設“走出去”的課堂
媒體作為社會傳播功能的重要體現,已經實現了由官方主體到多元傳播的轉變。而專業(yè)人才的需求轉變也很巨大,一專多能的綜合型傳媒人才是市場的新寵。我們傳媒類高校的人才培養(yǎng)也應該緊緊跟隨市場的腳步,及時調整我們的課程結構與學習方式,培養(yǎng)出可以適應新的市場變化的“多元化”的專業(yè)人才。這意味著,在校內教學過程中,需注重“多元”和“實踐”能力培養(yǎng)。
而傳統(tǒng)教育模式的弊病在于“封閉課堂”,其限制了學生的思維空間和動手能力,也割裂了課程之間的聯系。這種孤立的、片段式的學習容易讓學生陷入固定思維。以至于畢業(yè)之后,這種割裂的知識結構讓他們不適應社會的多元環(huán)境和市場需求。因此,在教學中我們應該建立專業(yè)課程之間的有機聯系,提供一個綜合的校內實踐平臺,讓不同課程有機會“同臺演出”,為學生開設一個能夠“走出去”的課堂。
開展“就地取材”的實訓
為了改善學生孤立封閉式學習的現狀,達到培養(yǎng)“多元化”傳媒人才的目標,我們首先考慮的是在專業(yè)課程設計上體現出課程之間的邏輯聯系,同時,我們也需要讓學生有機會親身體驗這種聯系所能發(fā)揮的實際作用。因此,我們提出“項目與課程融合式教學實踐”。具體含義是把利用、參與或創(chuàng)造一個校內活動作為串聯點,將不同課程“組合”起來,使學生在實踐項目中體驗課程理論與實際的聯系,同時也建立與其他課程之間的融合理解,促進學生主動學習,實現綜合的學習效應。
利用“已知” 創(chuàng)造“未知”
許多學校斥巨資建立實訓基地或者積極簽署實習基地,就是希望建立專業(yè)實踐的平臺?;诖?,我們完全可以著眼校內,主動調配資源,開辟戰(zhàn)場。每一年,各大高校內都會開展各式主題活動。
對于“實操類”課程,這些活動就可成為最好的校內實踐教學平臺。將課程與項目結合起來,可以解決很多課堂教學方面的實際問題:
第一,成為實操類課程的實踐課部分,改善了以往實踐教學散漫空洞的問題。
第二,同一項活動中不同部分的分工,可成為不同課程的實訓平臺,起到了課程融合的作用。
第三,學生參與校內活動,激發(fā)了學習熱情,解決了學習動力缺乏問題。
第四,用活動的實際內容作為實踐教學的引導,可以讓學生以解決實際問題為目的,更加深入主動學習,形成切合實際的理解和應用能力。
第五,在參與活動的實踐訓練中,學生更容易建立團隊合作意識和培養(yǎng)解決問題的應急思維能力。
通過“未知” 完善“已知”
影視傳媒類專業(yè)的人才培養(yǎng)目標幫助學生形成了善于發(fā)現的敏銳思維和結合實際的策劃創(chuàng)意能力,真正符合未來媒體人的要求。在實際教學中,“理論類”課程往往因為教學內容抽象枯燥而影響教學效果。但很多理論課是藝術類專業(yè)的素養(yǎng)基礎,也是實踐的前提,絕對不可忽視。為了改善教學效果,我們可以嘗試將枯燥抽象的理論與校內實際相結合,利用理論課的知識完成對校內活動的再創(chuàng)造。為此,學生可以拿出新活動策劃案,也可以完善和提升已有活動。這是一個更加積極、更具挑戰(zhàn)的教學模式,理論課不再局限于課堂內部,而是通過“走出去”來完成理論課程的實際使命。這個過程,需要教師投入更多的精力進行跟蹤專業(yè)指導,幫助學生走過這個“從無到有”的創(chuàng)造過程。
實行“復合考評”機制
既然我們的課堂教學要打破傳統(tǒng),那么課程考核勢必也要進行相應改革。第一,成績評定的參考不再停留在一張試卷或一份作業(yè),而是注重過程考評,所有學生必須有完整的工作過程記錄;第二,提交的期末考評材料不再單一,而是復合式材料,在期末提交的實踐學習材料中有書面材料和影像材料的結合,過程材料和總結材料兼?zhèn)?;第三,考評大權不再掌握在教師一人手中,而是進行多方面多元化考評。對于最終的課程成績,需結合專業(yè)教師、同學評定、活動實際效果調查、小組自評四個方面來綜合確定;第四,期末作業(yè)不再是按規(guī)定時間收起交給教師就結束,而是將所有期末作業(yè)在課堂上進行深入仔細的分析講解,讓學生們能夠對自己和他人的問題有一個比較明晰的認識,促使他們反思自我和相互學習,也讓他們在接下來的學習中更加有針對性;第五,參與校內活動的實際工作部分還可作為校內其他實踐學分來評定參考,讓實踐學分落到實處,也讓學生在實踐學習中實現“一箭多雕”的實際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