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鵬
摘 要:最近幾年的建筑行業(yè)有了蓬勃的發(fā)展前景,隨著社會改革和進步,同時也為了適應現在社會的需要,許多建筑的高度也在逐漸增加,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無論是辦公還是住宅,眾多建筑隨處可見,涉及的種類多,而且還有人口密集和設備多的優(yōu)勢,同樣問題也隨之而來,如果在建筑過程中,沒有對建筑的抗震結構進行詳細的分析和設計,如果地震來臨,那社會將是一片慘淡的景象,還會帶來無法估計的經濟損失,危害社會居民的財產和生命安全,所以建筑設計在建筑中是十分重要的。本文筆者根據工作實踐經驗對建筑設計在建筑抗震設計中的作用進行了分析探討。
關鍵詞:建筑工程;抗震設計;作用
1 現階段建筑抗震設計中常見問題
1.1 建筑高度超過建設規(guī)定
在我國,對于建筑的高度也進行了詳細的規(guī)定,各建筑施工單位應該嚴格按照國家的相關規(guī)定進行建筑施工,但是有很多建筑企業(yè)自身存在很大的問題,為了更大的經濟利益或者一些其他的原因,在這個過程中沒有按照國家的相關規(guī)定限制建筑的高度,這就直接導致了很多建筑出現了超高的情況,這就直接導致了建筑抵抗外力的能力下降,一旦發(fā)生地震,這些超高的建筑很容易發(fā)生變形和破壞,直接降低了建筑本身的抗震能力。
1.2 地基選擇中的問題
現在的城市之中,各種生活資源在逐漸的減少,并且呈日益緊缺趨勢,一些房地產商正是看準了這一趨勢,在建筑過程中不按照要求進行建筑的選址,只考慮到建筑的商業(yè)價值,俺沒有對建筑周圍地區(qū)的環(huán)境和土壤進行詳細的分析,也沒有充分了解地質的抗震能力,我國對建筑的選址也有相關的要求,一定要選擇開闊、平坦、地質堅實,均勻的土地作為建筑的基礎,避免在地震多發(fā)區(qū)建設房屋。
1.3 材料選取中的問題
在建筑過程中建筑材料是建筑的基本條件,并且對建筑的抗震能力有十分重要的影響,并且有些地區(qū)屬于地震高發(fā)區(qū),在這些地區(qū)進行建筑時更加需要的是嚴格和謹慎,這目前我國的建筑之中,所選擇的原材料主要是鋼筋和混凝土,這種建筑材料經過多年的實踐驗證,如果在建筑過程中如果出現不合理的設計,這會直接導致建筑的直接變形和扭曲,如果僅僅采取小剛度鋼框架方法,不僅說起作用有效,但是會加重建筑的負擔,采取相關措施提升混凝土筒剛度以及完善其伸臂結構,通過建設加強層來達到增強其側移能力。
1.4 強度不足的抗震設防烈度
社會在逐漸進步,傳統(tǒng)的建筑結構設計已經不能滿足現在社會的需要,很多居民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國的技術進展相對緩慢,在建筑的設計安全標準中,在抗震方面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我們要采取科學有效的方法進行合理的抗震設計,如此一來能夠在強制規(guī)范情況下切實有效地提升建筑抗震性能。
1.5 工程師缺乏實際工程經驗
我國是一個發(fā)展中國家,科技水平有限,很多方面還存在許多不足,有待提高和發(fā)展之中,在地質地震等等方面,研究的還不是非常透徹,尤其是在建筑方面的抗震性能力,在很多情況下,無法準確的預測出地震的來臨,并且對地震形成的原因也不充分了解,在這種情況下,我國人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必定在危險之中,其間接造成我國抗震設計的發(fā)展滯后,沒有一個統(tǒng)一規(guī)范的設計理念,在建筑設計方面,達不到預期的抗震目標。當前在我國,雖然有很多抗震方面的設計師和工程師,但是對于建筑的抗震問題始終缺乏實際的考量,僅根據數據固有參數進行施工,在設計方面十分欠缺。
2 提高建筑抗震設計措施
2.1 科學合理的選擇建設位置
我國對建筑的規(guī)定都是經過詳細的分析和研究的,所以在建設前,一定要綜合考慮周圍的環(huán)境以及抗震能力,要站在安全合理的角度思考建筑問題,不要一味的被利益沖昏頭腦,而讓廣大居民用戶在有巨大安全隱患的建筑下生活,在建筑的選址中地質要符合建筑要求,有一定的緩解地震能力,建筑的周圍也不能有威脅建筑,如:石油、汽油儲存設施、變電站等等,另外,建筑的高度一定要符合國家的標準,不要私自做決定進行加高,才能提高建筑的抗震能力。
2.2 改進結構設計方案
作為建筑,建筑抗震結構的設計一定要符合國家的相關規(guī)定,達到應有的建筑要求,另外空間調整能力也是必須要具備的,所以在建筑結構設計方案之中,需要注意延性作用,防止建筑的主體出現變形的情況,降低危害的概率,保證建筑的穩(wěn)定性,每個地區(qū)的地震橋度差異也不同,在設計過程中,要考慮到不同地區(qū)的地震強度,從而進行詳細的分析和設計,必要的情況下可以進行有效的改進,全面提升建筑整體的抗震能力,同時還要對建筑縱向重力作用和剛度展開仔細考慮,有效確保受力平衡和提高剛度,對于建筑的核心關鍵部位,在設計過程中一定要更加嚴格和謹慎,大力提高建筑的抗震效果。
2.3 控制扭轉效應
地震的到來是毫無規(guī)律的,所以對于建筑的作用力也有很多種因素,極其復雜多變,分別有水平、豎向和扭轉作用等等,并且地震還有隨時性的特點,設計師或者是研究者都無法預料到地震的到來自己帶來的各種災害程度,這就要求在建筑過程中一定要有嚴謹的抗震能力設計,并高度注意地震帶來的扭轉效應,找到最大的移位部分剛度和最小的移位剛度,提前做好抗震準備,設計好結構移位標準,保證整體建筑設計的同步性,對于一些細節(jié)部分進行仔細的核查,保證建筑的標準性,從而減少地震的扭轉作用所造成的損害。
2.4 研究建筑各層結構設計方案
對建筑進行設計的過程中,結構設計需要預處理環(huán)節(jié),要綜合多個方面進行有效融合,例如:建設選址、地質情況、材料選取、施工技術以及質量檢測等等,作為設計人員一定要具備專業(yè)的技能,同時建設的過程中也要符合科學的設計理念,設計好建筑的基本框架,提高建筑的抗震效果,對于一些設計中的重點以及核心部分,在設計的過程中一定要進行詳細的標注,讓整個設計過程變得更加完善,也會更加清晰明了,每個設計人員之間要進行充分的交流和溝通,遇到一些問題和難題共同想到解決的更好策略,更加完善的建筑的抗震結構設計。
2.5 加強人才培養(yǎng),提高建筑隊伍素質
我國的建筑在發(fā)展之中,雖然發(fā)展的時間較慢,但是缺乏的卻是專業(yè)的建筑設計人才,尤其是抗震建筑方面,我國需要適當建立建筑抗震行業(yè)協會,有計劃的培養(yǎng)專業(yè)人才,實施人才素質培訓工作,才根本上解決問題,提高設計人員的職業(yè)技能和職業(yè)道德。選拔專業(yè)的設計人才,提高設計隊伍的整體水平,通過互聯網平臺學習其他國家的先進抗震設計方法和經驗,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還可以去其他國家進修,提高自身的抗震設計知識,走進實際的建筑工地,對建筑的抗震問題進行實際的考量,充分了解整個施工的進度和過程,增強對建筑的整體設計。
3 結論
總結全文,在本文之中,主要論述的是建筑設計在建筑抗震設計中的重要作用,隨著現在生活的不斷提高,很多建筑的出現也是順應現在社會的發(fā)展,防震設計你要巧妙的融入到設計之中,有效保證廣大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最大限度的排除一切地震給人們帶來的傷害,維護我們共有的和諧家園。
參考文獻:
[1] 王亞勇,戴國瑩.《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的發(fā)展沿革和最新修訂[J].建筑結構學報,2014(6):7~16.
[2] 李金果,李偉建.抗震設計在房屋建筑結構設計中的應用研究[J].四川水泥,2014(12):35.
[3] 康軍.深度探討高層建筑結構體系選型需考慮的相關要素[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5(20).
[4] GB 50011—2010.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