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明琴
摘要:在新課改推動下,我國初中教育體系成為了人們高度重視的教育問題,從其現(xiàn)狀來看,初中生物存在許多的教學弊端,其阻礙著課改教育的推進。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提供給學生更為高效的復習環(huán)境與條件,本文將以初中生物復習現(xiàn)狀為切入點,分析提高復習有效性的具體方式。
關鍵詞:初中生物;復習;有效性;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3. 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 - 9129( 2018) 12 - 0262 - 01
1 初中生物教學中復習效率低下的原因
1.1 復習模式陳舊。傳統(tǒng)復習模式下,師生大多采用教師在課上講,學生在臺下記筆記,隨后由學生利用課后時間再度消化知識。這種僵硬的復習模式實際上暴露出來了許多問題。一方面學生沒有真正的參與到復習活動,學生只不過是將教師所講解的知識點再度記憶在筆記本當中,學生仍舊沒有思考知識點與知識點之間的關聯(lián)、知識點本身的含義。如果只是要求學生摘抄知識點,筆者認為抄書雖然比記筆記效率低,但是卻更有機會讓學生能夠串聯(lián)并了解知識點前中后聯(lián)系。陳舊的復習模式必然會限制學生的復習興趣,學生無法主動參與到復習過程卻需要承擔重大的付息壓力[1]。教師不擅長調動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與主動能力導致學生今后在激烈的社會競爭中,將會缺乏思考能力和學習能力,最終遭到社會的淘汰。
1.2 過度重視學案內容。學案是知識點的凝結和統(tǒng)一,雖然學案中的內容可以代表教學的大致框架。但需要意識到的是,學案本身的問題是比較僵化和狹隘。筆者發(fā)現(xiàn)很多教師在生物復習中都將學案作為了主要載體,漠視了復習過程中的解析和思考過程。用學案代替課本與板書[2]。學生在學案的指導下復習過程中看似有系統(tǒng)、有流程,但是這種過度重視學案的復習方式卻限制了學生的拓展思維能力。學案忽視了學生之間的不同,沒有辦法展開對應的針對化教學。學案只能為學生呈現(xiàn)教學材料,卻并不能調動與發(fā)展學生的學習思維。
1.3 忽視了學生思考能力培養(yǎng)。如果學生缺少明確的復習目標和有效的復習方法支持,只是一直追隨著教師的想法參與復習過程,沒有重視反思的價值和反思的需要。那么學生的知識體系就會出現(xiàn)不完整、不系統(tǒng)、不健全的問題[3]。很多學生實際上在考試中都曾經表示,在課堂上真的能聽懂老師在講什么,可是在考試的時候就會忘記許多細節(jié)。這一問題正式學生沒有反思知識、反思問題含義的體現(xiàn)。如果學生沒有辦法做到知識的吸收和內化,自然就無法保障學生的復習有效性。
2 提高復習有效性與效率的方法
2.1 重視實驗教學,活用教學學案。學案實際上就是對生物知識熱點、重點內容的總結,所以說學案實際上是有著自身應用的價值的。但教師絕不能過度依賴學案,否則很有可能會出現(xiàn)本末倒置的問題。教師應注重利用學案與例題幫助學生歸納和總結知識。如學習蛋白質功能知識點的時候,教師可以通過引導的方式讓學生自行舉出物質結構如染色體、抗體、性激素、淀粉酶、血紅蛋白、胰島素等等。由學生自行分析這些物質哪些包括蛋白質。由實例分析的方式總結和思考問題,遠比死記硬背獲得的復習效果更好。當然為了進一步提高復習有效性,教師還要應用實驗教學方式。這不只是因為中考中有著大量的實驗類試題,同時也是因為實驗能夠切實幫助學生加深對知識點記憶。學生在親自實驗的過程中,可以幫助學生穩(wěn)扎穩(wěn)打獲得基礎知識,提高復習效率。
2.2 學會制作知識框架圖。教育工作的本質就是將知識傳授給學生以后,讓學生形成自己的學習能力和應用能力。也就是說教育的主體是學生,教師應當留出足夠的空間和時間給學生。因初中生物本身內容很多,所以如果教師從頭帶領學生復習到尾顯然并不科學與現(xiàn)實。但如果教師不帶領學生復習,那么學生的學習有效性又得不到保障。每一個學生對于知識點的把握能力都是不同的,為解決這一問題,教師不妨將初中生物中的知識點支撐知識框架,當然教師也可以要求學生自行制作自己掌握與理解的知識框架。由學生自行說明自己會哪些知識,哪些知識比較生疏。隨后教師就可以展開針對性教學,提高學生的復習效率。
2.3 重視反思過程.了解學生情況。不論是做什么事情,反思都是一種很好的習慣。反思能夠幫助學生總結與惠顧學習過程,是提升復習有效性的重要手段。教師需要幫助學生掌握反思方式,在反思的過程中消化與組織知識,形成屬于學生自己的知識體系與知識網絡。這樣在學生解答問題的時候就可以憑借自身系統(tǒng)化、條理化的知識網絡去應對考試問題。在結束習題訓練后,教師必須第一時間就帶領學生進入反思流程。反思該習題考察的內容、知識點、能力,自己為什么會錯等等。該過程還能夠幫助學生提升問題分析、思考、解決能力。
當然為了檢驗學生的復習狀態(tài),教師還要定期檢查學生的反思情況。通過改編錯題的方式以及跟蹤訓練的方法來獲知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實際情況。教師在批改學生錯題的過程中有必要整理與歸納學生的錯題,通過定期的考核來反復訓練和檢查學生的反思效果。尤其是知識難點和知識重點。教師應帶領學生一同分析錯題原因,幫助學生完善和內化自身知識體系,形成更完備的問題解決能力,樹立科學的學習素質和科學的學習思維。
結語:初中生物實際上是一門非常富有趣味性的學科,教師應將工作的重心放在學生復習積極性、主動性的調動上。結合學生情況設計與應用學案,發(fā)揮學案和實驗教學啟發(fā)學生思維,活化學生學習能力的目的。通過實踐過程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記憶與理解水平。在反思的過程中優(yōu)化與完善學生的素質與能力,全面提升復習有效性,保障學生的成績和能力能夠讓學生取得更好的考試成績。
參考文獻:
[1]楊麗芹.初中生物復習教學中對學生的思維訓練[J].中國校外教育,2016,03:105.
[2]于轍.初中生物復習的點滴思考[J].求知導刊,2016,05:109.
[3]賈麗莉.淺談初中生物課堂復習教學方法[J].學周刊,2018,20:115 - 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