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東鋒
摘要:思維是閱讀的核心和主題,它貫穿于閱讀過程。“發(fā)展和促進思維”被列為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組成部分。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的思維品質,構建以思維為核心的閱讀活動,是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途徑。
關鍵詞:小學語文;核心素養(yǎng);閱讀思維;創(chuàng)新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1578(2018)12-0228-01
語言是思維的外殼,思維是語言的內在基礎,語言表達與思維能力密切相關。《語文課程標準(2011)》指出:“閱讀教學應引導學生鉆研文本,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薄八季S的發(fā)展與提升”被列為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內容。越來越多的語文教師意識到思維是閱讀的核心和主題,貫穿于閱讀過程。語文學習是一種閱讀思維的旅程。一方面,可以閱讀單詞,即用詞來解釋意義;另一方面,要清楚地閱讀,就要用思想來表達它們。促進思維是真正閱讀的前提。因此,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的思維品質,構建以思維為核心的閱讀活動系統(tǒng),是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途徑。
1.關注求異思維,聚焦促進認知拓進的內容
學習的發(fā)生是指在學生已有基礎上向未知領域的拓進。這里的已有基礎是指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知識結構、學習策略、情感體悟等各方面的現實基礎。在此基礎上運用同化、順應等將未知領域變成已知領域,就是認知拓進。一篇課文字、詞、句、段,語、修、邏、文,聚焦什么樣的內容最能促進學生語文學科素養(yǎng)的提升?關注學生的求異思維,激發(fā)已知和未知的認知沖突,優(yōu)化學生的思維參與積極性,就可以確定能夠促進認知拓進的文本內容,使學生處于學習的“最近發(fā)展區(qū)”。
2.引發(fā)批判思維,強化學習活動的探究深度
學會學習、實踐創(chuàng)新是學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指標。愛德加·戴爾提出,學習效果在30%以下的幾種傳統(tǒng)方式,都是個人學習或被動學習,而學習效果在50%以上的,都是團隊學習、主動學習和參與式學習。這就要求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延展學生的學習過程,少分析,多實踐,通過一個個“學的活動”去調動孩子們全部感官,將思維引向深入,增強思維的獲得感。
3.訓練邏輯思維,建構路徑清晰的知識圖式
盧梭曾說過:“我們在路上不是像驛夫那樣追趕路程,而是像旅行家似的沿途觀賞。我們心中不只是想到一個起點和終點,而且還想到起點和終點之間相隔的距離?!敝虚g的距離就是學生需要經歷的沿途風景,在這段歷程中教者要致力于學生學習方法的改進,思維方式的改變,讓學生經歷發(fā)現,形成清晰的知識圖式。
語文學科學生學習效果的診斷,通常也是通過測試成績這樣的量化數據分析,如果僅用這一種方式來指導語文教學,顯然與語文學科特點不相符,而且也不能充分了解學生的知識缺陷或思維缺陷,不利于后繼教學。特別是高三語文復習,到最后完全是學生思維能力的比拼?;谝陨显?,筆者認為在高三語文復習中學生思維能力的訓練尤為重要,思維層級提升策略是提高高考語文復習效率的有效措施。
4.激發(fā)創(chuàng)新思維.形成有效遷移的認知結構
閱讀中的思維創(chuàng)新是思維的高級階段,這種創(chuàng)新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一般體現為認知結構的形成,每一課的知識可能只是散落的珍珠,如果能和已有知識相聯(lián)系,通過同化或順應,形成結構化的知識,就形成了美麗的珍珠項鏈;其次就是實際應用技能的掌握與遷移。學以致用能夠使知識與能力相融合,產生積極的體驗,從而感受到學習的意義和價值。
美國教育家達克沃斯認為教學的過程就是兒童研究的過程。教學中一切都要著眼于兒童的發(fā)展,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關注孩子的學習過程。閱讀教學中,探究語言作品的語言形式的過程,具有極強的理性化和邏輯化的特性,這有利于學生多種思維結構的合成。在這個學習環(huán)節(jié)中,教師說得很少,主要是學生自己的閱讀表達,教學從“講述”走向“探究”,知識由“傳遞”走向“創(chuàng)生”。“為什么寫掃路人,要花這么多筆墨寫天游峰呢?”很自然地把情感的人文表達轉向了文章的寫作方法,學生思維的交接點得到融合和延伸,語用技能得到了提升。發(fā)現文中其他的側面描寫——發(fā)現學過的文章中側面描寫——發(fā)現側面描寫的秘密——自己運用側面描寫。探究學習步步深入,而教者在這個過程中則起到了思維助產士的作用。在教師的點撥下,學生的思維不斷地“向青草更青處漫溯?!?/p>
語文課程是學生學習運用語言文字的課程,重在培養(yǎng)學生聽說讀寫等多項綜合實踐能力。而要在實踐中體會、把握運用語文的規(guī)律,就需要思維的發(fā)展,思維力是發(fā)展學生語文學科素養(yǎng)的源動力。
5.結語
高中語文復習是一項“浩浩蕩蕩”的工程,教師要能統(tǒng)籌規(guī)劃,用恰當的方式方法實現高考語文復習的工作,要讓學生在復習知識的同時真正掌握知識,吸收知識,理解知識,同時,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促進高中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提高高考語文復習的效率。
參考文獻:
[1]劉小忠.何為有機關聯(lián)?如何有機關聯(lián)?——從2017年高考語文全國新課標卷Ⅰ寫作題看關聯(lián)思維的培養(yǎng)[J].教學考試,2018(10):51-53.
[2]趙靜宇.高考語文新題型的使用與邏輯思維能力的考查——以2017年高考語文全國Ⅲ卷為例的探討[J].語文教學通訊,2017(Z1):1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