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娟
眾所周知,英語作為一門國際通用的語言正在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因此,現在的小學都已經開設了英語教學。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學生的口語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學習英語的基礎。為了學生可以有更好的教師在英語教學中需要加強對于學生的口語訓練。
成功的小學英語口語教學對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語言能力、思維品質、學習能力等核心素養(yǎng)有很大的作用。培育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勢在必行。
1 小學英語口語教學的現狀及原因
口語能力不夠、文化意識淡薄、自主學習思考能力較弱是現階段的小學生在英語對話課堂上所呈現的主要特征。主要的原因是教師對簡單的原始教材的過分依賴,教學方法單一,不善于對教材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把握和使用;課堂語言輸入模式化,學生的思維受到限制,只會套用固定的語言模式。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偏重記憶語法和零散的語言項目,而不會在整體的情景中綜合運用所學語言。學生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他們只是會機械性的思考問題,不重視語言的實踐運用。
2 影響小學生口語表達的因素
2.1 情感因素
由于年齡較小,對學習的情感不穩(wěn)定,而且心理上存在著不同程度的障礙。因此,小學生的學習動機大都源于教學內容是否生動有趣,貼近自己的生活。一旦他們在學習上遇到困難,他們就會失去信心,其心理語言活動,說話的能力也就會受到影響。
2.2 智力因素
隨著學習認知的發(fā)展情況的變化,他們的記憶力、注意力、觀察力、想象力、等等存在著差異,這也會影響他們的口語水平,有的學生智力較好,學習一門新的語言比較快,有的學生則恰恰相反,這也就影響了他們的口語表達。
2.3 語言環(huán)境因素
因為我們是中國人,漢語是我們的主要語言。學生們只有在課堂上學到幾句,一旦他們離開了課堂,基本上沒有機會運用英語來進行交流。所以我們比較缺乏英語語言環(huán)境,學生的口語能力也就會難以提高。比方說一個長期跟隨父母居住在國外的中國孩子和一個補償期居住在國外的中國孩子相比較,前者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明顯的要比后者強很多。因此,一個合適的語言環(huán)境也會非常重要的。
2.4 策略因素
正確的學習方法與策略必然影響學生口語能力的提高。拿小學生來說,由于剛開始接觸一門新的語言,他們對于這門語言會有點失去方向,不知道該如何去學習這門語言,他們受到到母語的影響,可能會用拼音給單詞注音,這會誤導他們對單詞的正確發(fā)音。這種錯誤的方法不僅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而且會讓他們失去對英語學習的興趣。那么說好英語就離他們更遠了。
3 如何培育學生的口語能力
3.1 課前訓練三分鐘
作為一名教師,我們不僅要給學生傳授知識,而且也要鼓勵學生張開嘴說英語,并且從中加以引導和監(jiān)督。因此,我們可以在每次導入新課時,騰出三分鐘的時間讓學生自主進行口語訓練。學生可以和自己的同桌或者前后桌進行英語自由交談。然后以一個星期為周期對他們進行隨機抽查,對于口語有進步的同學我們要表揚他們,當然沒有進步的同學我也會鼓勵他們,讓他們對自己不會失去信心。
3.2 拓展語言空間,創(chuàng)造良好的氛圍
學生是課堂的主體。因此我們應該幫助他們創(chuàng)造良好的氛圍,最大限度的引導每一個學生投入到學習中來,拓展學生的語言學習能力。只有擁有了良好的課堂氛圍,我們的教學質量和效果才會有明顯的提高。比如我們在講talk這種簡單單詞時,我們可以先給學生們播放電影《瘋狂動物城》的節(jié)選,通過電影中小動物的可愛形象吸引學生的興趣,并且讓學生試著用英語說出所看到的小動物的名稱。然后,讓他們用小動物的名稱造句子來加以鞏固。采取這種方法,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自然而然會有所提升。
3.3 加強聽力訓練,培養(yǎng)口語能力
聽是基礎,只有聽得多了,學生才能說得好。顯而易見,想要讓學生說得流利,那就要加強他們的英語聽力訓練。我們在讓他們聽聽力的時候,可以指導學生掌握一定的聽力語言技巧。這就要求聽力材料要具有很強的真實性,如談論時間、地點、天氣、價格、打電話、問路、告別等等。我們可以讓學生在聽的過程中邊聽變模仿朗讀,也可以讓學生針對聽力材料進行口語問答練習。比如我們可以整理一些語言技巧的句型,然后給他們每人打印一份讓他們以兩個人為單位成立一個小組互相之間進行提問回答。讓他們彼此之間進行鼓勵,這樣不僅可以增加他們對于學習的興趣,而且可以更好的提高他們的口語水平。
4 結束
小學英語口語是學生能夠擁有好的口語的基礎。在此過程中教師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所以,在小學英語口語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也要充分發(fā)揮自己的主管能動性,采取正確、靈活多樣的的教學方法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每個人都是會犯錯誤的,因此在學生練習說話的過程中遇到錯誤時,我們應該幫他們點出來,然后進行正確的糾正,來提高他們的口語交際水平。為了孩子能夠有一個好的未來,祖國能夠有美麗的明天,讓我們一起共同努力!
(作者單位:江蘇張家港市梁豐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