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輝
書法教育不僅能夠幫助學生寫出一手好字,更有利于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文字素養(yǎng)。而今我國很多學校忽視了書法教育的重要性,無論是師資投入還是教學方法都亟待改善。鑒于此,本文詳細探究了書法教育的現狀,并針對性地提出解決辦法。
1 書法教育現狀調研分析
1.1 政策不完善,書法教育重視程度有待提高
我國歷史上的每個朝代都非常重視書法,而到了新中國成立以后,我國教育行政部門對書法的重視程度不高,沒有針對書法制定切實可行的政策及實施方法,導致書法教育無法獲得發(fā)展,而隨著信息時代的來臨,書法教育變得越來越弱。雖然教育部明確規(guī)定中小學教育應納入書法課,并應該同體育、美術、音樂等一樣享受二級課程的對待,但是關于書法課的師資要求、課時安排、考核評價等內容,相關條例并沒有明確規(guī)定。在應試教育的背景下,很多中小學為了升學率而肆意取消和擠占與考試無關的書法課,久而久之,書法教學逐漸消弭。
1.2 師資不足,教學方法落后
良好的師資隊伍是確保書法教育順利進行的基礎保障?,F階段,我國中小學書法教育普遍面臨著師資短缺的問題。少部分開展了書法教育的學校中的師資來源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讓語文老師或美術老師兼任書法老師,二是在社會上聘請寫字較好的人來校兼職。無論是在校老師還是社會人員,他們都沒有接受過系統(tǒng)且專業(yè)的書法培訓,書寫能力也參差不齊,教學方法更是千差萬別。語文老師很有可能會把書法課當做生字教學課,美術老師可能會把書法課演變成為美術課,有書法特長的社會人士可能會有一些書寫技巧,但是在教育方面就無法保證了。一個書法老師不僅要有系統(tǒng)的專業(yè)知識和寫字技能,同時也要有教育學、心理學相關的教學基礎,且有一套適用于學生發(fā)展的教學方法。很多書法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會拿前人比較好的楷書字帖出來讓學生進行模仿,并告訴學生多練習就自然會寫了。這種方法倡導勤學苦練,一定程度上能提高學生的書法水平,但是枯燥無趣的重復練習模式很容易讓學生厭倦,進而放棄書法練習。
2 關于書法教育的改進策略的思考
2.1 完善政策,提高書法教育重視程度
地方政府及教育部門在普及書法教育中起著主導作用,要快速且深入地推進書法教育。地方政府、教育部門、學校都應該轉變思想,深刻認識到書法教育的重要性,并結合地方教學實際情況出臺書法教育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強調書法教育對于學生日后成才的深遠意義,同時,法規(guī)中應對書法教育的課程量、教育程度、師資力量等指標進行明確。有條件的地方政府可以適當撥款,幫助學校添置相應的硬件設施,如投影儀、多媒體設備、筆墨紙硯等,一方面彰顯相關部門對于書法教育的重視程度,另一方面也調動學校及老師對于書法教學的積極性。
2.2 強化師資力量
一方面,可在師范類大學中增設書法專業(yè),不僅培養(yǎng)學生專業(yè)的書法技能及理論修養(yǎng),同時也培養(yǎng)他們牢固的書法教學能力,讓他們有扎實的專業(yè)技能,也有專業(yè)的教學能力,為書法教育儲備優(yōu)秀的后備力量。另一方面,可以對學校已有的書法老師進行定期培訓,該方法能夠在短期內改善學校的書法教育師資隊伍,例如聘請專業(yè)的書法人士對書法老師進行授課和培訓等,讓他們的專業(yè)知識能夠更上一個臺階,更好地為書法教學服務。也可以定期在教研組中開班書法研討會,讓書法老師在互相探討和借鑒的過程中共同提高。
2.3 尋找多樣化的書法教學方法
老師應改變以往的灌輸式教學模式,可以讓學生自行理解書法學習的訣竅,并給予他們足夠時間進行討論和研究,讓他們在自我探索的過程中,逐步了解寫每一個筆畫的方法、力度,逐步感悟我國漢字的力與美。讓學生自行探索和討論,不僅避免了反復練習的枯燥性,讓書法課堂變得更有趣,同時也逐步培養(yǎng)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使他們對書法知識的理解更加深刻,以便于更好地掌握書法知識。與此同時,為了進一步激起學生對于書法學習的興趣,老師可以將學生分成小組進行書法學習和探討,定期舉辦書法小組比賽,在榮譽心和好勝欲的驅使下,學生一定會更加努力地學習書法。而分組學習的方式,一方面讓學生在強烈的集體榮譽的召喚下,更加認真地練習書法,另一方面改變了以往毫無競爭的學習模式的枯燥性,讓書法學習更加有趣和生動。除此之外,可以針對現階段的書法教育設置一套行之有效的考核評價體系,比如老師的書寫水平、課堂紀律等都能夠作為書法教學的評價標準,以此促進老師不斷改進書法教學方法。
3 結論
綜上所述,應試教育讓國人不太重視書法教育,導致書法教育相關的政策法規(guī)及理論研究發(fā)展滯后,學科體系不太完善,也缺乏科研成果。即使有的學校開設了書法教育課程,師資力量的匱乏也導致教學無法取得效果。同時,教學方法的滯后性也導致了書法教育課堂效率極其低下。為此,教育部門、學校以及老師都應轉變思想,充分認識到書法教育對于學生的深遠影響。地方教育部門應根據地方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法律法規(guī),對書法教育的課程數量、課程教學計劃和內容等進行嚴格要求;學校應增強書法教學師資力量,引進專業(yè)書法老師,也可以對學校已有的書法老師進行培訓;老師應探索多樣化的書法教學方法,寓教于樂,讓學生在輕松、有趣的課堂氛圍中牢固掌握所學知識。最終提高書法教育的普及程度,也對中華文化進行了有效傳承。
(作者單位:江蘇省海門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