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飛
[內容摘要]:動態(tài)生成的課堂常能生成一些意想不到的新信息。面對課堂的動態(tài)生成,教師一是要敢于放手,為學生營造一個勇于發(fā)表見解的氛圍。二是要及時捕捉學生思維的亮點、錯點和疑點,挖掘其中的教育契機并加以利用,使之成為有效的教學資源。三是要反思教學歷程,升華動態(tài)生成資源??傊?,教師要扮演好學生智慧的守望者、發(fā)掘者、開拓者,真正發(fā)展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
[關鍵詞]:數(shù)學課堂 動態(tài)生成
動態(tài)生成的課堂靈活多變常能生成一些意想不到的新信息、新方法。能否及時的發(fā)現(xiàn)這些新信息、新方法,這不僅需要教師課前精心預設,盡可能估計到課堂教學中可能出現(xiàn)的各種情況和問題,更需要教師扮演好學生智慧的“守望者”、“發(fā)掘者”、“開拓者”,巧妙地運用教學機智,捕捉那些閃動著靈性的生成資源,發(fā)掘其中的教育契機并加以利用,將教學推向另外一種精彩。
一、教師要做學生智慧的“守望者”
課堂就像是塞林格筆下的“麥田”,學生只有在這“麥田”上歡快地奔跑著,新的思維、新的問題才會不斷涌現(xiàn),所以生成性的數(shù)學課堂,應該有民主平等的氛圍,應該以學生為本。
(一)有德的課堂守望者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教師要從自我做起,率先垂范,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整潔的儀表影響人,以和藹的態(tài)度對待人,以豐富的學識引導人,以博大的胸懷愛護人。只有這樣,學生才會“親其師,信其道”,進而“樂其道”。
(二)睿智的課堂守望者
真實課堂的動態(tài)生成具有不可控制性,教師更愿意將課堂生成控制在設定的范圍之內,不敢放手。其實,理想的課堂生成正需要“答錯了”或者“問住了”。因為學生答錯了往往正是課堂生成的契機,而教師被“問住了”往往是課堂生成的生長點。因此教師要敢于為學生營造一個勇于發(fā)表見解、敢于說出想法的氛圍。
(三)耐心的課堂守望者
課堂中生成的東西很多很雜,對于富有創(chuàng)意的思維和方法,教師不拘泥于預設,及時捕捉并因勢利導,給予恰當?shù)狞c撥,促進課堂有效生成。對于片面或錯誤的認知,通過爭論辨錯、反思糾錯等方式引導學生找出問題的癥結所在。
二、教師要做學生智慧的“發(fā)掘者”
由于認知水平的差異,不同的學生對同一個問題有不同的思考,隨時可能出現(xiàn)預設以外的新思維,而這些意外可能就是教學的最佳延伸點。學生忽然閃現(xiàn)的奇思妙想往往是零碎和轉瞬即逝的,教師要善于傾聽,及時捕捉學生思維的亮點和錯誤,挖掘其中的教育契機。
(一)捕捉亮點 激發(fā)靈感
學生的回答中不經意間出現(xiàn)的亮點,是學生思維的頓悟、靈感的萌芽,我們必須及時捕捉和充分肯定,給予恰當?shù)狞c撥和肯定。
案例 已知拋物線y2=8x上一點M到焦點F的距離等于4,求點M的坐標。
分析:設 ,得到關系式 和 ,解方程組即可。也會有學生運用拋物線定義,這時老師就要及時肯定并做好引導。課中更要對兩種方法作一比較,學生會感嘆后一種解法的巧妙而映象深刻。
教學中互動生成是珍貴的,教師要善于捕捉有價值的,使之成為教學的亮點,點燃學生智慧的火種。
(二)捕捉錯誤 正本清源
學生有時會生成片面或錯誤的見解,這也是一種鮮活的資源,教師要積極關注,引導學生去剖析,找出問題的癥結所在,讓這些“錯誤”為教學服務。事實上學生認識上的偏差并不可怕,關鍵是教師要善于發(fā)現(xiàn)“錯誤”的潛在價值,激起學生在正誤矛盾中的思維碰撞,通過示錯——糾錯——醒悟的教學過程促使學生正本清源,優(yōu)化思維品質。
(三)捕捉疑點 撥疑為明
“學起于思,思緣于疑”,學生思維的疑點往往也是課堂生成的誘發(fā)點。郭思樂教授說:我們可以把“問題的提出”也讓學生做。鼓勵學生大膽質疑,以疑帶思,以思促學,不斷促進課堂資源的有效生成。
三、教師要做學生智慧的“開拓者”
面對瞬息萬變的課堂,經驗再豐富、知識再淵博的教師也難免會出現(xiàn)偏差,這就需要教師反思教學歷程,反思動態(tài)生成的成功之舉、“敗筆”之處;反思學生思維的獨到之處、錯誤之源。教師要用“心”執(zhí)教,努力改進課堂教學,讓學習變得快樂,成為一種享受。
總之,生成的課堂才是靈動的課堂,才是有生命力的課堂。在學生出現(xiàn)預設以外的問題的時候,老師要靈活處理,對那些不受課堂條件限制的問題就應該引導學生對新問題進行深入探究,現(xiàn)場解決。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教學資源無處不在,轉瞬即逝的教學資源尤其寶貴。如何更好地利用生成的資源,演繹靈動課堂,關鍵在于教師如何慧眼識珠,如何點石成金,運用教學智慧,演繹未曾預料的美麗生成。
參考文獻:
[1]林青松,林婷.捕捉生成資源,演繹靈動課堂[J].數(shù)學教學研究,2013,(06).
[2]葉國芳.預設誠可貴,“隨意價更高”[J].數(shù)學教學研究,20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