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艷閩 楊上影 韋永圣 沈競
摘要:MOOC自發(fā)展以來,對我國高等教育產生了重要的影響。本文通過分析MOOC教學資源設計中存在的問題,以理查德·邁耶(Richard E.Mayer)所著《多媒體學習》一書中多媒體學習理論為理論基礎、多媒體設計原則為指導,對中國大學MOOC網(wǎng)的“‘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教師個人知識管理”MOOC教學資源進行了設計與開發(fā),建立了基于多媒體學習理論MOOC課程教學資源設計模式,優(yōu)化教學效果,促進課程的發(fā)展與應用創(chuàng)新,以期對現(xiàn)有的MOOC的設計和開發(fā)提供有益的參考。
關鍵詞:多媒體學習理論;MOOC;教學資源設計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識碼:A 論文編號:1674-2117(2018)18-0099-04
● 引言
為進一步推動我國在線開放課程建設與應用共享,促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推動高等學校教育教學改革,提高高等教育教學質量,教育部于2017年開展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認定工作。[1]在課程建設初期MOOC教學資源的設計是一個極其重要的環(huán)節(jié)。而研究調查表明,MOOC的教學資源現(xiàn)今存在如下問題:忽視視頻的教學設計;忽視文檔和富文本起到的輔助學習的作用;隨堂討論的學習交流氛圍不足和缺乏針對性反饋;缺乏明確合理的評價方式。[2]針對以上問題,筆者以理查德·邁耶(Richard E.Mayer)所著《多媒體學習》一書中多媒體學習理論為理論基礎、多媒體設計原則為指導,對中國大學MOOC網(wǎng)的“‘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教師個人知識管理”MOOC教學資源進行了設計與開發(fā),并建立了基于多媒體學習理論的MOOC教學資源設計模式。
● 多媒體學習理論
理查德·邁耶在認知主義學習理論的基礎上提出了三個假設:①雙通道假設。人們對視覺表征和聽覺表征的材料擁有單獨的信息加工通道。②有限容量假設。人們在每一個通道中同時加工的信息數(shù)量是有限的。③主動加工假設。人們進行主動學習,具體包括注意新進入的相關信息、將所選擇的信息組織到一致的心理表征和將其他知識與心理表征進行整合。理查德·邁耶通過大量的教學實驗證實了上述的假設,繼而提出了多媒體認知學習理論的模型。該理論揭示了多媒體學習的認知過程。
在多媒體學習認知理論模型中,通過言語和圖像來呈現(xiàn)材料,靜態(tài)的圖像或者動態(tài)的圖像經(jīng)過眼睛(視覺系統(tǒng))、打印的文本或講解經(jīng)過眼睛(視覺系統(tǒng))或耳朵(聽覺系統(tǒng))進入感覺記憶,從感覺記憶中選擇語詞與圖像在工作記憶中加工,組織語詞與圖像分別形成言語模型和圖像模型,進而將言語模型、圖像模型與先前知識進行整合。多媒體學習的認知理論模型如圖1所示。
● 多媒體設計原則對教學資源設計的指導意義
多媒體設計原則有認知原則、空間鄰近原則、時間鄰近原則、一致性原則、通道原則、冗余原則、個體差異原則。[3]多媒體設計原則對MOOC教學資源的設計有一定的指導意義,能提高MOOC的教學資源的質量,帶動學員的學習積極性。其具體細節(jié)要求如下:
①視頻要將關鍵的語詞與圖像組合呈現(xiàn)學習內容,增強學習者學習興趣,降低學習難度,幫助學習者更好地理解知識。[4]②制作教學視頻時,視頻要聲畫同步。③課件文本對應的語詞與圖像要相靠近。④在設計內容時避免無關信息出現(xiàn),減少外來認知加工,促進學習者學習。⑤視頻采用“動畫+解說”組合方式,以聽覺形式代替視覺形式呈現(xiàn)語詞材料,將認知負荷從被過度使用的視覺通道轉移到未充分利用的言語通道,以此來管理必要的認知加工。[5]⑥在制作課件和文檔時,要刪除重復的屏幕文本以免造成信息冗余。[6]⑦針對不同起點認知水平的學習者設計相對應的學習內容。
● 基于多媒體學習認知理論的MOOC課程教學資源設計模式
筆者將教學資源(視頻、文檔與富文本、隨堂討論、考核)與多媒體學習認知理論的三個假設和多媒體設計的原則進行對比分析,建立了基于多媒體學習理論的MOOC教學資源設計模式(如圖2)。
1.視頻
(1)視頻設計要遵循使用價值高、適合傳播、內容相對獨立、信息量不大的原則。[7]同時,風趣幽默、富有情感的教學語言也具有吸引力。因此,視頻的制作要結合教學內容、教師等特點個性化地表達教學內容,讓畫面呈現(xiàn)生動、有趣且富有特色。
(2)可視化處理包括文字精簡化、抽象概念圖標化、數(shù)據(jù)圖表化、關系Smart化、內容動態(tài)化。文字精簡化,即要求選取關鍵信息作為呈現(xiàn),營造視覺的最簡化[8];抽象概念圖標化是將信息中抽象的概念轉換為圖標的形式,讓其更加形象直觀,幫助學習者有效地接收知識;數(shù)據(jù)圖表化是要將教學內容中含有數(shù)據(jù)的信息轉換成圖表的形式,如柱形圖、折線圖、餅圖、條形圖、雷達圖等;關系Smart化是指教學內容中含有并列、遞進、對比等邏輯關系信息時用PowerPoint中自帶的Smart圖形來表示,如列表、流程、循環(huán)、層次結構等;內容動態(tài)化是指對含有過程性與動態(tài)的信息進行設計,制作出一個生動有趣的動畫。
(3)元素設計包括音視頻、文字和動畫、圖片和圖標。對于音頻,背景音樂的音量大小為講解聲音的三分之一,并選擇合適輕快的背景音樂創(chuàng)造輕松的學習氛圍;講解音頻要采用專業(yè)的配音解說,吐字清晰,無噪聲無回聲。視頻要選取高清及以上,即輸出視頻規(guī)格至少為720P或1080P。字體的大小要符合邏輯順序,且設置動畫前,要合理布局材料內容,還要對圖片、圖標、視頻、文字等出場順序進行排版設計。其中圖片和圖標的選取要高清無水印。
(4)版面設計包括版面布局、結構設計、配色三個方面。版面布局要合理,如采用上下布局、左右布局、三分布局、對角線布局等,且要遵循從上到下、從左往右的閱讀習慣。另外,排版要注意文本對應的關鍵詞要與圖像靠近,結構設計上要符合邏輯,分清主次,配色上切勿姹紫嫣紅。
2.文檔與富文本
文檔與富文本滿足的是限容量假設與主動加工假設原則。在MOOC環(huán)境下,文檔的格式為PDF 格式,富文本則是后臺直接在線編輯的文字、圖片、外部資源鏈接的組合。
(1)文檔的選題要遵循使用價值高、適合文檔閱讀、內容相對獨立、信息量大的原則。文檔設計主要是指內容設計,包括文字、圖片、排版。設計文檔時,對課程內容進行模塊化分解時要適度,遵循“高內聚,低耦合”原則,保證文檔的內容向主題聚焦。[9]
(2)富文本在內容選取上主要分為外部的資源鏈接和軟件資源鏈接兩種,要注意是否涉及版權問題,轉載要注明出處。
3.隨堂討論
隨堂討論滿足的是主動加工假設原則。隨堂討論要結合課程的內容、技術、工具、方法,以及原有認知結構等來設計。編寫時要注意語句通順,邏輯清晰,避免學習者對討論的內容產生誤解。如圖3所示,該隨堂討論已經(jīng)給學習者介紹了文獻平臺和相關的使用技巧,通過這個討論是為了讓大家分享更多的資源,實現(xiàn)知識共享的最大化,將本門課程的內容貫穿至隨堂討論。
4.考核
考核分為單元測驗和作業(yè)、期末考核兩種,分別是對教學過程與教學結果的評價。單元測驗和作業(yè)是對單元及整個教學過程的形成性評價,主要以選擇題為主,系統(tǒng)自動評閱,學習者可以馬上得到成績,每次測試有三次機會,以最高成績?yōu)樽罱K成績。而期末考核為總結性評價,是學習者自評、其他學習者互評及教師評價相結合的評價。學習者上交作業(yè)后參與互評活動,教師在發(fā)布作業(yè)時發(fā)布評價量規(guī)。
單元測驗和作業(yè)主要圍繞學習周的內容進行設計,要與課程學習周的教學目標相結合;期末考核內容要圍繞整門課程的教學目標進行設計,還要與MOOC所要達到的教學效果相吻合。
● 結論與展望
“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下,信息的大爆炸,導致碎片化信息增多,想要促進有意義的學習,應該根據(jù)MOOC內容與學習者特征合理布局多媒體資源的組合方式,從學習者認知規(guī)律出發(fā),將邁耶多媒體學習理論融入MOOC教學資源設計中,進而降低學習者的認知負荷,提高學習效率,提高教學資源的制作質量。[10]鑒于多媒體設計原則之于MOOC教學視頻設計有著無可比擬的適用性,用其指導MOOC教學視頻設計與開發(fā),制作出符合學習規(guī)律、認知機制的教學資源,無疑會在相當大的程度上提高課程的質量,優(yōu)化教學效果,促進課程的發(fā)展與應用創(chuàng)新。
參考文獻:
[1]教育部辦公廳.教育部辦公廳關于開展2017年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認定工作的通知[EB/OL].http://www.cajcd.edu.cn/pub/wml.txt/980810-2.html.
[2]唐環(huán)環(huán),陳亞芳,徐曉雄,等.大規(guī)模在線課程教學設計質量調查研究[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7(6):1-7.
[3]理查德·E·邁耶.多媒體學習[M].牛勇,邱香,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 ,1:172-188.
[4]Sandeen C. Assessments Place in the New MOOC World[J].Research & Practice in Assessment,2013(8):5-12.
[5]Mayer,R. E.The Cambridge Handbook of Multime-dia Learning[M].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5.
[6]Mayer,R.E.,Moreno,R..Animation as an Aid to Multimedia Learning[J].EducationalPsychology Review,2002,14(1):87-99.
[7]林雯.微課教學設計的原則與三個關鍵問題探討[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6(6):26-30.
[8]Lior Student. 5 Ways to“Messagize”Your Slides [EB/OL].https://www.td.org/insights/5-ways-to-messagize-your-slides.
[9]張翌,胡秋艷.淺談“慕課”(MOOC)課程制作方案[J].才智,2014(27):27-28.
[10]趙園園.基于梅耶多媒體設計理論的微課程設計研究[D].曲阜:曲阜師范大學,2015.
作者簡介:劉艷閩(1993,9—),在讀研究生,主要研究在線教育研究、慕課微課設計與制作、知識管理。楊上影(1977,5—),通訊作者,高級工程師,碩士生導師,主要研究在線教育研究。